清末1873年,十一月初六当天,浙江陈知府宣布了一份判决书:以「因奸毒毙本夫」,判处葛毕氏凌迟、杨乃武斩立决。
杨乃武和小白菜一案成铁案,似乎必死无疑,捆绑在一起的官员们,都等着看二人行刑的那一刻,唯恐此事再生变故。
他们想的没错,变故的确发生了,这事儿上达“天听”了,而他们这一众人马的命运,取决于这个案子是否能被定死,如果翻案成功,他们将全部倒台。
杨乃武和小白菜的冤案,起因于一个卖豆腐的小人物之死,而如果不是因为这7个巧合事件,这个案子也许不会成奇案。
第一个巧合:杨乃武与小白菜,成房东和租户关系。
杨家在当地世代以种桑养蚕为主,也积攒了许多财富,因此杨父就希望,杨乃武能够考取功名,为杨家光耀门楣。
杨乃武很争气,先是考中了秀才,后又成了举人,杨乃武也算是光宗耀祖了,但也因为他的正直,使得当地的官僚乡绅们,非常看不惯杨乃武,但又因为他的举人身份,以及百姓们的爱戴,谁也拿他没办法。
也正是这一点,导致冤案成立。
案件中的另一个主人公小白菜,原名叫毕秀姑,她的具体身世没有明确记载,目前可以肯定的是,她曾经跟着一个叫俞王氏的女人为生,但这女人很显然不是她的生母。
因为她经常穿着绿裤子白上衣,人也长得水灵,因此大家都称她为“小白菜”。
小白菜18岁的时候,俞王氏为了得到一笔丰厚的彩礼,将小白菜以150元大洋的价格,相当于卖给了豆腐店的帮工葛品连,葛品连就此入赘进了俞王氏家。
后来因为俞王氏家房子不够大,小白菜和葛品连最终离开了俞王氏家,以每月1000文的价格,租住在杨乃武家中。
这才把两个人,联系在了一起。
第二个巧合:丈夫撞见小白菜与杨乃武共处一室,心中有怨却又没证据。
小白菜的丈夫葛品连,是个卖豆腐的活计,白天在豆腐坊工作,晚上才回家,小白菜则在杨家等着丈夫回来,中间这漫长的时间,就给那些爱嚼舌头的人,提供了素材。
没事的时候,小白菜也会在杨家帮工,由于杨乃武有文化,小白菜经常会请教他一些问题,而杨乃武也很友好,并没有其他的想法,只是觉得对渴望知识的人,应该给予自己力所能及的帮助。
然而杨乃武的好心,却屡次被葛品连错误的解读。因为有好几次,他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家后,却发现妻子和杨乃武同处一室,还有说有笑。
这个画面,很显然是被葛品连错误解读了。
关键是,这葛品连心里还挺能憋,他不问小白菜,也不发脾气,只说租约到期后,从杨家搬出去。
那么他这一腔怨气,都往哪儿出了呢?他的亲娘,沈喻氏,这亲娘一听,这还得了,女人不守妇道,迟早得给儿子戴绿帽子,但她又没有实证,所有的不满意,都体现在了生活中的点滴里。
于是,在儿子得病而亡后,沈喻氏又发动了她福尔摩斯的技能,她想到儿子口鼻处流血,脸色发青,越想越觉得不对劲,联系了此前儿子向自己吐槽的话后,她着急忙慌地,一纸诉状,就将儿媳小白菜,告上了公堂。
第三个巧合:沈喻氏将儿子吐槽的话,在女人们中间传开了,小白菜和杨乃武的传闻漫天飞。
一年租约到期后,小白菜和葛品连立马搬出了杨家,但那时候杨乃武和小白菜的传闻,却早就在坊间传开了,大家茶余饭后的话题就是,这两人在家里如何如何,讲的是绘声绘色。
这一切都来自于葛品连的娘,从女人们嘴里出来的每一个字,都能变成一个个炸弹,杀伤力十足。
而这些她们想象出来的画面,都将成为杨乃武和小白菜冤案的证据素材。
第四个巧合:一生员拜访刘知县,将民间传闻讲给了他听,杨乃武的名字也被记住了。
那天一大早,死者葛品连的母亲沈喻氏,拿着诉状交给了刘知县,沈喻氏前脚刚走,一生员迈进了衙门口。
刘知县正准备带队去验尸,途中这生员,将自己在坊间听到的传闻,绘声绘色地讲给了刘知县听,对于这种绯闻事件,是最能激起一个人的八卦心的,与这人的身份倒是关联不大。
刘知县就此,记住了杨乃武的名字。在与同僚聊天中,刘知县又得知此人在当地百姓中的名声极好,却三番几次挡了他们的发财路,因此在明里暗里地提醒刘知县,对此案一定要严查。
所以,在刘知县还未展开调查之前,就已经对杨乃武产生了先入为主的印象,他带着对杨乃武的情绪,吩咐法医工作的仵作开始验尸。
第五个巧合:仵作验尸时,与刘知县的门丁,在死者是否身中砒霜而死的问题上,争吵了起来,这一激动,竟忘记了给银针消毒。
仵作在验尸前已经看过了沈喻氏提交的报告,而葛品连目前显现出来的一些症状,确实与中毒后的症状很像。
所以,进行了一番观察后,仵作直接向刘知县断定,死者是中毒而死,至于中的什么毒,尚不能确定,但根据自己此前的经验来看,死于生烟土的几率较大。
此时,在一旁的门丁激动了,连忙发声说:“什么生烟土,明明就是砒霜!”
因为如果是吃生烟土,就是自杀,而砒霜中毒,则是他杀,二者性质完全不同。
就这样,仵作与门丁争吵了起来,为了平息二人的争辩,也为了验证二人的观点,仵作迅速将银针插进了死者的喉咙里。
当银针取出来后,果然变黑了。按照仵作的经验来看,这确实就是砒霜导致的中毒。
但其实,所有人都忽略了一点,那就是仵作在验毒之前,并没有用皂角水反复擦拭银针,进行消毒前的准备,也就是这个巧合,为这桩冤案提供了源头。
刘知县为了找到下毒之人,将小白菜抓了起来,并对她大刑伺候。
第六个巧合:葛品连喝的药,实际上不对症,喝错了药,才导致最后暴毙,但他的死状却又与中毒时的症状相似,当时条件有限,葛品连的病被误诊了。
其实,葛品连当时一直有流火之症,也就是一种皮肤病,病发时伴有感冒的症状,人会比较虚弱,有一回出门上工后,旧病复发,倒在了路上。
当时邻居和请来的郎中,都没有查到病因,反而给了进补的方子,结果热补的药一进体内,葛品连更难受了,还开始流鼻血,这其实是“火大”的表现,却被沈喻氏说是死状可怖,报了官。
小白菜被抓到后,刘知县在盘问之下,并没有得到有用的信息,于是便动了大刑,典型的刑讯逼供的方式。
第七个巧合,刘知县的儿子刘子翰,此前曾侵犯小白菜,害怕事情暴露,杨乃武成了最佳的栽赃对象。
小白菜进了牢狱后,他们给她上了拶指刑罚,这个刑具通常被用在女人身上,就是用一根绳子将几根木棍穿在一起,犯人的手指就夹在中间,行刑者向两边拉扯绳子,轻的皮开肉绽,重的手指头都能夹断。
十指连心,这钻心的痛,小白菜在牢狱里,被折磨的不像人样,她万念俱灰,曾试图自杀十几次,却都没能成功。
刘子翰和何春芳担心自己的丑事暴露,便威胁小白菜。而刘子翰的父亲就是刘知县,小白菜为了免受折磨,只好承认是自己毒害了丈夫,并说出自己与杨乃武有染,并于本月初五,给了自己砒霜。
于是,杨乃武和小白菜这桩案子,就坐实了,接下来完善证据链,就够了。
这种种巧合,最终将杨乃武和小白菜,送上了断头台,就等刑部的最后批准了。
然而即使如此,杨乃武仍然没有放弃申冤,他趁着刑部审核的时间里,将自己被屈打成招的证据材料,写了下来,找机会交给了姐姐。
杨乃武的姐姐想到弟弟的冤屈,即刻就进京,将申诉材料呈交给了都察院,告了御状。
但告状之路并不顺利,直到接力棒到了杨乃武的妻子手里,在财商胡雪岩的资助下,她继续留在京城告状,将事情闹大。
当时很有影响力的《申报》,将杨乃武写下的申诉材料,全文刊登再来报刊上,杨乃武本身文笔好,写诉状对他来说更在行,行文逻辑清晰,情感动人,语言尖锐。
新闻一出,杨乃武和小白菜的案子,轰动了大江南北,这下舆论逼得同治不得不将此案,重新审讯,天下一片哗然。
然而参与此案的四个官员,却是朝廷中的滑头,他们明知道案件有蹊跷,却又惧怕背后的力量,因此只做了一件事,那就是“拖”,因为不表态,不站队,就不会错。
就这么拖着,同治驾崩了,案件中被逼供卖砒霜给杨乃武的药店老板,也在牢狱里被拖死了。
也正因为如此,这千古冤案,又陷进了死胡同,审理此案的官员胡学政,顶着巨大的压力,为了让案子完结,逼得杨乃武和小白菜,再次承认事情是自己干的。
杨乃武绝望了,在墙上写下一句话「举人变犯人,斯文扫地;学台充刑台,乃武归天」,接下来,他一心等死。
然而,因为复杂的政治斗争,这场冤案迎来了奇迹的一刻,晚清翁同龢参与进来了,因为他捕捉到了政治风向的变化,他倒向了皇权。
所以,并不是什么慈禧大发慈悲,因为民愤为两个人翻案,没有利益的事情,慈禧又怎么会费劲去做呢?慈禧完全是为了,打压左宗棠为首的江浙派系。
杨乃武和小白菜一案,其实是中央与地方、皇权与官员之间的博弈较量。
那时候,小皇帝光绪刚登基,皇位尚不安稳,孤儿寡母的局面,使得朝廷局势变得微妙起来。加之当时江浙一带的地方,被曾国藩和左宗棠创建的湘军把持,湘军的势力,朝廷自然是忌惮的。
所以慈禧想到,可以借助人物的案件,敲打敲打下地方官员,灭灭他们的威风,杀杀湘军的锐气,让他们明确自己的定位,看清谁才是大王。
只能说,杨乃武和小白菜的运气太好了,几次波折下,案件从地方转移到了中央,刑部接手了。
有老佛爷撑腰,刑部的官员提出要「开棺验尸」,但事情毕竟已经过去三年了,尸体也腐烂了,能验出来吗?葛品连的棺材被挖出,贴上封条,在众目睽睽之下,被运进了京城。
为了服众,负责验尸的仵作是京城首屈一指的荀义和连顺。当棺材被撬开时,一股浓烈的腐臭味冲了出来,令人作呕,在场的人都捂住了口鼻,静待仵作的结果。
「葛品连确系无毒,因病而死!」
听到这句话,一旁的刘知县面色铁青,整个身体都不受控制地颤抖着,他知道自己死定了,但按大清律例,年过七十的老人可以花钱赎罪,但刘知县不可,在流放途中死亡。
此前审理此案的18个人中,六个人全部革职,已经去世的按察使不予追究;
仵作沈祥杖责八十,判刑两年;
门丁沈泉杖责一百,流放两千里;
葛品连亲娘沈喻氏,杖责一百,判刑四年,可交钱赎罪;
前面提到的刘知县的儿子刘子翰与小白菜有私情,查后并无此事,刘知县之所以要坐实杨乃武的罪证,单纯就是看他不顺眼而已。
浙江官场这一堆人翻了车,都是因为翁同龢这个社稷大臣,而慈禧才是本案中,受益最大的那个人。
杨乃武和小白菜被无罪释放,虽然已经被证明是清白的,但在道德上,由于小白菜与杨乃武同桌而食,同处一室读书,小白菜被杖打80大板;杨乃武不知避嫌,被打一百大板,被革除的举人身份,永久不得恢复。
清末四大奇案中的第一冤案中,最惨的,还是两个当事人,而他们却是被利用的底层百姓。
杨乃武出狱时,已经37岁了,一条腿被打残了,家里为了他倾尽了家财,日子过得也是一贫如洗。
当时《申报》看上了杨乃武的才华,招聘他做了编辑,这段时间里,他又重建了生活的信心,可惜后来因一篇文章,得罪了某位高官,为了不连累报社,他最终辞职,选择从商。
经历了这个案子后,杨乃武对于官场早就不抱有任何信心了,也不打算再入官场。因家中有种桑育蚕的技术,他便将全部精力,放在了养蚕上,后来还培育出一种优良的品种,并以自己的名字命名。
杨乃武死的时候74岁,晚年还算幸福。
再看小白菜的后半生如何了。
出狱后,小白菜作为一个女人,清誉早就毁于一旦了,大家都唯恐避之不及,不想跟她扯上什么关系,觉得晦气。
小白菜蓬乱着头发,独自走在人来人往的街上,周围的人都向她投来异样的眼光,她颤抖着,看着残废的十个指头,对这人间失去了所有的眷恋。
她来到了一座寺庙面前,佛最终接纳了她,小白菜伴着青灯古佛,了却了一生,75岁圆寂。
那么很多人会问,为什么杨乃武后来发迹了,没有帮助小白菜?我有几点想法:
第一,杨乃武因小白菜的话而入狱,尽管小白菜是在被胁迫和逼供的情况下,作出的事情,但杨乃武仍无法原谅一个曾经诬陷过自己的人;
第二,杨乃武与小白菜,本就没有过多的交情,单纯的房东与租户的关系,只是因为案件,而将两个人的命运联系在了一起,他又出于什么立场,而去帮她呢?
第三,如果杨乃武出狱后,又帮助了小白菜,也许在有心人眼里,又会生发出什么事故来,这三年的无妄之灾,让杨乃武变得更加谨慎,一步走错,害得是一家人,他又怎会再为一个本不相干的女人,去冒风险?
所以,小白菜最好的归宿,就是佛堂。对于小人物来说,保住自己的性命,远远比争一口气,来得更重要。
END
如果您有其他不同意见,可以留言讨论。
本文引用图片全部来自网络,若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