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初确立的重文轻武、优待士大夫国策,为何引发了后来的党争?

张苞评文化 2024-02-28 21:34:06

宋代的党争,虽然出现于仁宗庆历新政时期,但是,它的祸根却是由宋初太祖、太宗确立的重文轻武、优待士大夫的国策埋下的。后来经过王安石的变法而加剧,被司马光的元祐更化引爆后,几经反转,且愈演愈烈,由新旧两党最初的政治争论发展到政治恶斗,再由政治恶斗演变升级为政治迫害,最终酿成了靖康之难的惨祸,可谓痛心疾首。

这要从宋初重文轻武、优待士大夫的这一国策,是如何一步步造成了北宋以积贫积弱为特点的社会危机说起。

宋太祖赵匡胤通过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夺取了北周政权。他鉴于唐末五代以来“方镇残虐,人民深受其害”的惨痛现实,同时也是为了防止别人步其后尘,篡夺了他赵家的天下,因此,奉行“文以靖国”的理念,特别制定了重文轻武、优待士大夫的国策。对于士大夫文官们,不但提高他们的薪俸待遇,使之达到了历代最高的标准,还在《太祖誓碑》中明确告诫子孙后代们“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的人!”

在以文代武,提高文官待遇的同时,赵匡胤又将军权都集中收归皇帝的手中。枢密院虽然有调兵的权力,但是不直接统领军队;而统率军队的将领却没有调兵权,使他们互相牵制,最后都直接对皇帝负责。另外还实行“更戍法”,就是将军队轮流换防,使将不知兵,兵不知将。防止将帅在军队中形成个人势力。在军队的布防中,实行的是“守内虚外、内外相制”的原则,主要目的是防备部下作乱以及民众起义,而不是防止外敌入侵。

宋太祖赵匡胤制定的这一套重文轻武的国策,不但得到了他的弟弟宋太宗赵光义的很好贯彻,并且还更进一步进行了发扬光大。他一方面通过亲自书写御书钱“淳化元宝”、主持编撰《太平广记》《太平御览》《太平寰宇记》等典籍,树立其维护文化传统、传播儒家学说道统的形象;另一方面开创了科举考试中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环节,并大规模地扩大科举取士的人数、提高文官的薪俸,培养其在士大夫中的学统地位,以此将宋代崇文的风气推向了高潮。

宋太祖、宋太宗所定下的这一“祖宗之法”,更是被后世子孙奉为不可稍有逾越的雷池,而得到了很好的执行。其结果虽然繁荣了宋代的文化事业,正如陈寅恪先生所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但是,却废弛了宋代的武备,削弱了宋朝军队的战斗力,使得宋朝在抵御外族入侵的历次战斗中,几乎毫无例外地都是以割地赔款了事。

因为军队的战斗力低下,宋朝就不得不用数量来弥补,因此而供养了一支数量庞大、素质低下的常备军。这些兵士的来源,经常是由灾民补充。这是因为朝廷怕灾区民众造反,赈灾的方式就是将青壮的灾民编入军队,以防他们作乱。这不但降低了军队的素质,而且更加加大了军费开支,这些军费最终又转化为愈来愈沉重的财政负担。因为,宋代优礼官僚阶层以及读书人,因此,占有大量土地的王室、官僚以及士大夫阶层,多数都享有特权,而不承担赋税及劳役。因此,这些负担最后都被转嫁给了贫苦的农民,造成贫富分化,而更加加剧了社会危机。

当时的政治家蔡襄就曾经指出:“是天下之物,五分养兵”。除了养兵之外,还要豢养王室、贵族以及中国古代历史上最庞大的官僚机构。这就造成了宋朝兵多、官多,军费和行政费用奇高无比的“三冗”,即冗兵、冗官、冗费现象。

据《宋史·食货志》记载,宋朝经过太祖、太宗两朝的奠基,到了第三位皇帝真宗天禧(1017-1021)末年,国家的财政收支相抵之后,尚有余额;但是,到了第四位皇帝仁宗皇祐元年(1049)已有不足;而到了第五位皇帝英宗治平二年(1065)就已经亏空了157万多缗。两年后,等到第六位皇帝神宗即位的治平四年(1067),国库中留给他的账本,已经全靠发行纸币来填补亏空了。因此,神宗一继位,就迫不及待地推行王安石以理财为重点的熙宁变法。他希望以此摆脱财政困难,缓和社会危机,增加国防力量,最终实现富国强兵的目标。

实际上,北宋内部因为“三冗”而导致的积贫积弱的困境;外部因为契丹、党项等游牧民族的崛起而构成的严重威胁,早在抗击西夏入侵的仁宗朝就已经表露无遗。

当时士大夫阶层内部,以范仲淹为代表的一批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觉悟者,面对这些严重的内忧外患,于庆历年间希望通过一场自上而下的变法来拯救国家。但是,因为官僚队伍中绝大部分的既得利益者,不愿意放弃已有的利益。因此,范仲淹试图通过整治吏治来摆脱危机的庆历新政,最终在官僚们的集体阻扰下夭折了。但是,这次改革却引发了改革派与保守派,即所谓新旧两党之间的论争,这实际上就是北宋党争最初的缘起。

0 阅读:0

张苞评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