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人物志,每天发布历史类文章。您可以点击关注,并在本文下方留下您宝贵的评论和意见。
1976年10月的一天,毛岸青和夫人邵华一起在武汉相继寻访了毛主席生前在这里的足迹,武汉军区司令部的一名参谋拿着相机记录下了两人的行程。
结束游览的当天,为了让第二天便要离开武汉的毛岸青夫妇能够拿到照片,这位参谋和同事一起连夜将十几个胶卷洗印出来。天亮时,照片便被洗了出来。有几张照片里的毛岸青,不经意间摆出来的姿势、动作和他身穿军装魁梧的身材,身上能看出几分毛主席的影子。
2007年3月23日,毛岸青在北京病逝。原本,人们以为他的离开会相当平静,但事实并非如此。消息传出后,不少人陷入了沉思和哀伤之中,因为他们想到了毛主席。
毛主席这个名字是足以牵动所有中国人情感神经的一个存在,因此,当毛岸青去世后,虽然他生前并没有什么叱咤风云的功绩,甚至更多时候他只是低调、安静地在家里生活。但他的去世,不只惊动了中央领导,全国人民都掀开了对毛主席时代的记忆。
毛岸青去世后,人们猝然惊觉,作为共和国开国领袖的儿子,大家对他却十分陌生,甚至很多人并不知道他长什么样子,不知道他做过什么工作,有什么经历。
其实,仔细一想,让人感到陌生的又岂止是毛岸青一人呢。
毛主席的两个女儿同样为人低调,只在纪念毛主席的重要日子或一些红色活动中才会现身。因为毛家的后人时刻谨记着毛主席“夹着尾巴做人”的教诲。
毛岸青和哥哥毛岸英的童年生活十分凄惨,他们在大街上乞讨过,也卖过报。后来与父亲取得联系后被送到了莫斯科留学。自此,他们的生活才渐渐好了起来,并获得了读书学习的机会。
然而,毛岸青曾因幼年时脑部受伤,身体一直不是很健康,毛主席一直牵挂着这个儿子。
毛岸青和毛岸英兄弟俩从小一起长大,感情十分深厚,他们还留下了一张难得的合影。照片中的毛岸英坐着,微微抬头看向站着的弟弟,眼神里满是对弟弟的疼爱和喜欢。毛岸青则看向镜头,身体却向哥哥倾斜,表情十分放松,可见他对哥哥的依赖。而两人谁都压不住笑意的嘴角更是凸显了兄弟情深。
1951年,毛岸英牺牲的噩耗传回,听闻噩耗后,毛岸青伤心不已,精神受到刺激,病倒了。毛主席心疼地说:“他苦啊。”短短三个字,却满是毛主席对儿子的心疼。
1957年春,为了让毛岸青有更好的环境休养,毛主席建议儿子可以去“青岛住一段时间”。不久后,毛岸青便启程来到了青岛。在青岛居住期间,毛主席还曾来到这里看望儿子,关心他的病情和生活情况,父子俩聊得十分开心,毛岸青还提到了自己的母亲杨开慧。
后来,毛岸青又来到了大连疗养。毛主席同样多次写信关心他的病情,并叮嘱他一定要配合医生治疗。在安静的环境中,毛岸青的病情也逐渐好转起来。
这一时期,除了与父亲通信往来之外,毛岸青还经常给邵华写信,邵华是嫂子刘思齐的妹妹。两人很早之前便因为哥哥和嫂子的关系认识,但由于毛岸青长期疗养,两人有一段时间并没有太多联系。
随着毛岸青和邵华的通信更加频繁,两人在字里行间的交往中也多了一丝温情。
不久后,毛主席也听说了两人往来的消息,他还在给儿子的信里,关心起了两人的交往:
“听说你同邵华通了不少信,是不是?你们是否有做朋友的意思?邵华是个好孩子,你可以同她谈一谈。”
在毛主席的鼓励下,两人加强了对彼此的了解。
1960年1月,张文秋带着女儿邵华一起来到了大连,邵华和毛岸青在这一时期确立了关系,分别时两人都有些不舍。
得知两个孩子心意的毛主席,主动找到张文秋,问起了她的意见。张文秋高兴地表示:“只要孩子们愿意,我没有意见。”
毛主席点点头,笑着说道:“我们是亲上加亲呀。”
同年6月,毛岸青和邵华在大连结婚。这一年,毛岸青37岁,邵华22岁。
毛岸青性格内敛,喜欢安静地待在家里读书。而年轻的邵华却比较活泼,喜欢外出散步,并酷爱摄影。
于是,毛岸青经常被她拉着在各个地方拍着留念。
这张照片是身穿一身黑色衣服的毛岸青,坐在大海旁的礁石上,双手放在膝盖上,紧紧盯着镜头,却面带笑容,可以看出,这一时期的毛岸青无论在生活还是在精神上,都是十分平静、幸福的。
这张照片是两人婚后不久在大连海边拍的。照片里的毛岸青一头三七分的黑色短发,身穿白色上衣,年轻帅气,看起来神采奕奕。一旁的邵华留着又黑又粗的麻花辫,身穿白色短袖和一条黑色裙子,手腕上还戴着一块手表,看着镜头笑得十分开心。整个人看起来很有气质。
镜头前的两人,身后是蓝天白云和大海,脸上洋溢着微笑,足以看出两人新婚的幸福生活。
邵华虽然比毛岸青小,但她却无微不至地照顾着丈夫的生活,从不曾抱怨。为了让他外出运动,邵华经常陪着丈夫一起外出参加舞会,或每次要他陪自己外出散步。
散步时,毛岸青总要伸手挽着她。在那个年代,邵华一开始并不习惯在大街上有这样的肢体接触,觉得很不好意思。
在苏联长大的毛岸青却不以为然,他笑着对邵华说:“我们是夫妻。”
就这样,邵华不再有意见了,渐渐地,她也习惯了两人一起挽着外出散步。
在邵华的精心照料下,毛岸青的身体状况渐渐好转,两人于1962年回到了北京生活。他们也曾在生活中有过矛盾和冲突,而毛主席在得知情况后,也曾写信给邵华,虽然内容不多,但字里行间渗透着毛主席深沉的父爱。
1970年,毛岸青和邵华的儿子出生,毛主席亲自取名新宇。此后,一家三口相亲相爱,过着平静的幸福生活。
一家人虽然十分低调,但每逢毛主席诞辰或逝世纪念日,毛岸青和邵华总要带着儿子来到毛主席纪念堂瞻仰毛主席遗容,祭拜毛主席。此外,夫妇俩从儿子小时候起,便经常带着他寻访毛主席生前的足迹,参观、游览各个革命老区。他们以实际行动让儿子了解毛氏家族,承担起毛氏家族精神传承的重任。
参考资料:《中国测绘报》2015年第18期、党史天地2015年27期、《人民网》、健康必读2014年12期、凤凰资讯报2014年6期、今古传奇·人物版2021年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