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立
李 立,曾用名李国华,1908年出生于江西省永新县三湾村。1926年参加农协会,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中共宁冈县委常委、少共县委书记、中国工农红军六军团民运部部长、红二方面军民运部部长、湘鄂川黔少共省委书记,参加了长征。全民族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共中央党务委员会科长、中央直属机关党委书记,八路军南下支队政治部副主任。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共鄂东区委书记、中共中央组织部干部科科长、中央土改工作团晋绥工作分团团长、中共河南南阳地委书记。1949年起,任江西省委委员、省委交通部部长,吉安地委书记兼军分区政委,河南省委委员,洛阳市委第一书记,河南省委书记处书记,中共中央中南局组织部部长,贵州省委副书记,贵州省省长,中共西南局委员等职。是第五届、六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共第九届候补委员,第八次、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特邀代表。2006年在北京逝世。
本文作者张涛
张涛,江苏铜山人。1930年3月生。1946年参加革命。1949年随军南下到江西,曾任吉安地委委员、地委宣传部副部长兼第一任《井冈山报》总编,江西省文化局第一副局长(主持工作)、省文联常务副主席等职。是全国第四、第五届文代会代表。
地委书记为《井冈山报》命名
——忆1949年首任中共吉安地委书记、老红军李立
张 涛
2004年金秋,我重访了46年前曾在这块红土地工作过的永新县,并重游了著名的《三湾改编》的革命旧址。当在三湾枫树坪看到曾领导《三湾改编》的毛泽东同志半身铜像时,想起了用自己工资积累捐助建立这座铜像的老红军李立同志。他是三湾人,是1927年10月在毛泽东同志领导秋收起义部队到达三湾村进行改编时参加红军的,随之上了井冈山,参加了土地革命和历次反“围剿”斗争,并参加两万五千里长征,经过千难万苦到达陕北延安。随后又参加了抗日斗争和解放战争。1949年党中央分配他回到江西工作。同年6月,江西省委分配他担任中共吉安地委书记。在南昌我第一次见到了李立同志。他当时40来岁,中等身材,清瘦黝黑的面庞,身着土布军装,脚穿一双草鞋,仍像当年红军的打扮。
1960年,毛泽东主席接见河南省委领导李立(左二)等同志。(图片来自网络,下同。)
同年6月底,李立同志亲自率领分配在吉安地委的南下干部,从南昌徒步向吉安进发。一路上,李立同志给大家讲井冈山斗争的故事,介绍江西和吉安一带的风情和习俗。一路行军有说有笑,平易近人。当行军到达峡江水边时,由于向南进军的二野四兵团和四野十五兵团的部队人马多,沿途大小村庄都几乎驻满了,水边小镇的民房也挤满了军队。于是,李立同志选择了一座旧戏台和大樟树下作为宿营地。他和大家同样和衣露宿天地。当半夜从峡江对面山上传来了隆隆的炮声,李立同志起身说:“这是我军的炮声,敌人溃败,峡江县解放了!”
李立同志非常俭朴,身着一套旧军装,天气炎热时,解开扣子,几乎打赤膊。他和大家开玩笑说:“南方可比北方热,要注意防暑和长痱子,地方机关人员天气太热,打赤膊也行,不过进城可要注意军风纪!”
1949年7月16日,我军胜利解放了吉安市。进城后,吉安地委对外名称为吉安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李立为主任。1949年7月20日《吉安日报》创刊,同年10月根据省委指示停刊。我分配在地委宣传部,几乎天天都能见到李立同志。当时刚解放,百废待兴,他日夜忙碌,十分艰苦。
李立同志1952年调离吉安,曾任河南省委工业书记兼洛阳市委书记,中共中央华南分局组织部长、贵州省省长、全国政协常委等职。李立同志现已9旬,但他当年的平易近人、艰苦朴素、深入基层、联系群众、为人民谋利益的好作风,深深地留在我的记忆中。他还有许多鲜为人知的秩事,更为令人难忘。
晚年时的李立
从《南征散记》到《四十八天》
1949年7月16日,吉安市被我军解放,我们进城后,在军管会统一领导下,进行接管工作。我在接管敌伪报纸《民治日报》资料室时,在清理书籍中,发现一本由香港群众出版社出版的《南征散记》,作者写的是佚名。但周立波为这本书写了前言,叙述这书用日记体记载了中共领导的三五九旅南下支队1944年11月从陕北延安出发,长途跋涉,向江南进军,并已到达湘赣边界,准备建立粤赣抗日根据地,后被国民党重兵包围企图消灭这支人民军队,在王胡子(王震)、王首道的领导下胜利突围重返中原的事迹。我被这生动的故事所吸引。该书用日记体叙述南下支队高级将领王震、王首道、王恩茂等行军、作战等生动事迹,忠实地记录了这支人民军队艰苦奋斗、浴血奋战的故事。
后来,我拿回这本书详读,一天被李立同志发现,他饶有兴趣地捧读起来,越看越有劲,于是他对我说:“这本书很像我当时写的行军日记!”还向我介绍了这段斗争历史。1944年11月,他亲自参加了南下支队,王震为司令员,大家叫他王胡子。王首道任政委,王恩茂为政治部主任,他是政治部副主任,一路行军、作战都在一起,所以能了解该支队高级将领的战斗生活。李立同志回忆说:“我当时是用土纸写的日记,一共记了四十八天。后来部队突围北返,路过武汉,清理行装时我把这些日记一起打包寄放在武汉八路军办事处,以后什么人送到香港出版不得而知”。
过了一段时间,我建议李立同志写信给北京有关单位询问,恰好找到了周立波,他给李立同志回了信,并说明了出版经过。周立波当时是南下支队的宣传科长,他在清理南下支队留在武汉八路军办事处文件时,发现了这些日记,他感到很珍贵,文字朴实、简练,个别地方稍加修饰后交给在香港我党地下工作人员,在一进步的群众出版社出版,以宣传我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为民族解放而英勇斗争的事迹。周立波说因当时日记没有留作者姓名,便用了佚名字样。接到回信,李立同志非常高兴,并回信感谢。对方回信提出由李立补上两天记事,共四十八天。建议再版书名为《四十八天》,经过补正后,由北京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四十八天》的作者署名李立。
李立同志虽是工农出身的高级干部,几十年来革命生涯的锻炼,他很喜爱文学和写作。除《四十八天》外,他还出版了一本书《最后一条船》,叙述英勇红军抢渡天险大渡河的故事。一位从三湾走出来身经百战的老红军,用血与汗写下了珍贵的历史事件,是对后人进行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最好的精神食粮和最重要的教材。
1950年,李立和师哲陪同苏联汉学家费德林(前)上井冈山。
建国后陪一位外国人第一次上井冈山
建国后,第一个登上井冈山的外国人是前苏联的汉学家费德林院士。那是1950年5月,经中央批准同意苏联汉学家费德林来华上井冈山进行考察,并经周恩来总理同意派师哲同志(曾给毛泽东、周恩来当俄文翻译,后任中央编译局局长)陪同,从北京来到吉安。
江西省委决定由吉安地委书记李立亲自全陪前往井冈山,并专门配备了随行工作人员和警卫人员,备了四匹马。从吉安出发,经泰和、遂川县,从藻林、堆前、大汾、黄坳沿山区小路登上天险的硃砂冲哨口,那时没修通公路,只有一条拾级而上的羊肠小路。当到殊砂冲哨口时,登山小路十分狭窄,坡度很大,一边靠山,一边临百丈深涧,别说骑马,就是单人行走都要十分小心,稍不细心就要滑倒掉入山涧,后果不堪设想。李立同志通过师哲婉言相劝,这段山路不能骑马,只能步行。可是,身体高大的费德林不听劝阻,仍骑马登山,走了一段,实在难行,一匹马突然马失前蹄,一下跌入百丈深涧。费德林虚惊一场,才领会了李立同志诚恳相劝的好意,也亲身体会到殊砂冲真是“一人当关,万夫莫入”的天险隘口和从东边进入井冈山的必经关卡。
经过行洲、土岭、下庄到达茨坪。当时,茨坪只是一个原始的小山村,靠山有十余栋土筑民房和小店铺。区政府设在一栋祠堂中,费德林、师哲和李立等就住在此处。李立同志亲自陪他们参观了茨坪、大井毛泽东、朱德同志的旧居和红四军军部及工农兵政府等旧址,又带领费德林、师哲参观了桐木岭、双马石哨口及黄洋界保卫战等旧址,召开了当地老红军、老赤卫队员的座谈会。当年井冈山乡苏维埃政府主席、解放后任井冈山区政府副区长柳辛林、大井乡老暴动队员邹文楷、邹文耀及老红军宣传员罗冬祥等,用亲身经历向费德林介绍了当年毛泽东、朱德同志率领红军开展武装斗争,建立苏维埃政权和实行土地革命的情况,用山歌唱出了“爹亲娘亲不如共产党亲,千好万好不如红军好”的热爱党的深情,用生动事实说明“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的道理。
李立同志当年亲自参加了井冈山的斗争,他用丰富的史实向费德林介绍了毛泽东同志领导中国共产党和英勇的红军,创建井冈山农村革命根据地的伟大创举的重要意义,用生动的史实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当时进行的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坚持党的领导,建立工农政权,进行武装斗争,走从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星火燎原,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伟大实践。李立同志说:井冈山是人民军队的集聚点,井冈山是工农政权的奠基点,井冈山是星火燎原的点燃点。井冈山的革命精神是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艰苦奋斗、坚韧不拔、不怕牺牲,去夺取胜利。毛泽东同志从秋收起义,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扩大苏区,创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领导英勇红军和江西人民粉碎敌人的五次“围剿”,到进行二万五千里长征,开展八年抗战,进行三年解放战争,终于推翻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这是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同志把马克思主义原理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创举,是非常正确的革命实践。
费德林听后频频点头,并不时提出一些问题,都得到完满的回答。费德林最后说:“毛泽东同志有句名言: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回到井冈山考察,了解了许多中国共产党人革命实践和经验,说明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是血肉联的,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为人民谋解放,为人民谋利益,从而得到人民的拥护这是一条真理。”后来有传,中国刚解放,斯大林对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同志创建井冈山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有所质疑,派中国通费德林前来井冈山考察。百闻不如一见,费德林这位外国人在李立同志陪同下第一次上井冈山,所见所闻,不得不为井冈山斗争的英雄事迹所折服。
1995年,李立给三湾乡赠送的毛泽东主席铜像。
《井冈山报》要永远宣传井冈山精神
从1949年7月20日《吉安日报》创刊,到《群众报》及《井冈山报》都得到第一任吉安地委书记李立同志和地委的重视和支持。在1950年9月,吉安地委拟将《群众报》改名,当时曾拟了几个报名,如《大众报》、《吉安农民报》和《井岗农民报》等。最后,地委宣传部部长张进同志拿到地委会议上讨论时,大家认为《大众报》全国已有《山东大众报》、《湖南大众报》和《盐阜大众报》,不要重名了。李立同志说:“我们立足于井冈山地区,这是毛泽东同志创建的第一个革命根据地,我们在这里工作十分光荣,报纸名就叫《井岗山报》,不要叫《井岗农民报》,眼光要看远些!”于是地委决定从1950年10月起把《群众报》更名为《井岗山报》,并由地委宣传部长张进(后调任江西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江西省文联副主席、华南工学院党委书记)题写了报名《井岗山报》。到了1951年10月,《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出版,毛泽东同志在书中《井冈山的斗争》一文中,井冈山的“冈”字没有山字头,后来写了一个报告向党中央办公厅请问,答覆应统一和“毛选”一致。于是想请毛主席题写报头,正好当时任中央内务部长曾山同志来到江西吉安视察工作,就以地委的名义写了一个报告,托曾山同志返京后代陈。没多久,得到回复,由建国后曾首任江西省委书记的陈正人同志题写的《井冈山报》报头,即现在的报头,已沿用了54年了。
在改名为《井冈山报》时,李立同志多次对我说:“井冈山是革命摇篮,富有光荣传统,《井冈山报》要有井冈山的特色,要永远宣传井冈山精神!”五十多年过去了,历届《井冈山报》的编采人员都秉承这一精神,竭尽全力办好《井冈山报》,宣传井冈山精神,与时俱进,鼓舞人们奋勇向前。
李立作为特邀代表参加党的十六大时留影
和李立同志阔别已50多年了,他已逝世,艰苦奋斗的一生,有许多闪光的事迹,我上述的回忆只是沧海一粟。李立同志不愧为一位坚强的老共产党员、老红军,为人民作出了奉献,但在人生征途中也曾有坎坷,但他心宽似海,平静如山,得以健康长寿,欢度晚年!(本文或原发于《新闻天地》,现经推荐者同意转发于本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