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初期,魏国能成为第一强国,既和魏文侯用李悝为相国,进行政治经济改革有关,更由于魏文侯用吴起为将,打造了“魏武卒”这种列国中具备碾压性军事打击能力的军事实力。
魏文侯,任人唯贤,宽以待人、礼贤下士,列国的人才都来谋求个人发展,人才济济,如李悝、翟璜、西门豹、乐羊子、吴起等等,改革的一个重大标志就是,成为了人才净出入国,本国的世族势力没落了。使得魏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实力超群,成为当时的第一强国。
魏文侯去世后,魏武侯继位,世族势力开始抬头。魏武侯的第一任相国田文去世后,公孙痤,武侯的姐夫担任魏武侯的第二任相国。他担心相位不稳,因为西河郡守吴起,威望很高,功劳极大,一直想当相国。为稳固相位,除掉政敌,世族势力的代表向外来人才代表吴起,使出了阴谋。
公孙痤向魏武侯建议把一位公主许配给吴起,来测试他是否愿意长期为魏国效力。在魏武侯召见吴起前,公孙痤先邀请吴起到府赴家宴,让公主故意发怒而轻慢自己。吴起见公主轻谩相国,就辞谢魏武侯不愿做驸马。魏武侯因而对吴起更加起疑而不信任。吴起后来只好奔楚。从此,公孙痤稳居相位终武侯,武侯的儿子魏惠王二代,直到去世,经历了从实力超群到被人吊打的整个衰落过程。
公孙痤巧妙地挑起了武侯和吴起本来就脆弱的信任关系,使得吴起进不能施展其政治抱负,退因信任缺失,很难在军事上再有大的建树。因为当时吴起认为遇见了重大机遇窗口期,魏国的发展应向西,暂时不是向东以及在三晋内部消耗实力(魏国后来还真是这么搞的,导致霸权衰落),秦国地利当时已经被魏国占尽,秦国也刚好陷入内乱,进攻秦国一马平川,灭绝秦国很容易。但武侯和公孙痤没有这样的见识,搅黄了此事,三十年后,秦国缓过劲,实行了变法,成为魏国的劲敌。
吴起当时的重点精力是军事上灭秦,精力重点不在相位。但对于私欲很强的世族势力代表公孙痤和公主而言,个人利益才是第一位的。魏武侯给人的感觉是,愿意做驸马,成为小团体成员才能得到任用,这样文侯时期,任人唯贤的基本国策已经被武侯改变,流入的人才很难有所作为,像改革家商鞅、鬼谷子的高足孙膑、庞涓(打手,只负责带领魏武卒,没有什么决策权)等等,后来都试图在魏国发展。魏武侯开始,后期的魏国,世族势力当家,成了净人才流出国。
世族势力主要是私心太重。公孙痤很能识别人才,他早发现吴起是军政全才,威望太高更不想叫他再立新功。但还伪装成道德高尚,比如说惠王时,公孙痤带兵打了一场大胜仗,惠王要赏赐他,他却假装不要,说主要是吴起训练的“魏武卒”实在是太强大了,另外就是将领很用心,君主赏罚严明。中庶子卫鞅,当个小官,拜在公孙痤名下,才能存活,直到公孙痤临死前他才肯举荐举荐这个人才。私心太重,情商极高,很会做人。
吴起奔楚,这位超级军政全才,历史给了其军事上的表现机会,使他能和孙子并称孙吴,本来在深入变法上,能和卫鞅齐名,但确没表现机会。离开魏国地界后,吴起停车对着魏国方向下跪叩拜大哭,是哭魏文侯的知遇之恩、哭当前魏国改革倒退,世族势力抬头,还是为前途和命运而哭,也许只有吴起本人知道。
吴起去了楚国,在楚悼王的支持下实行变法,也许是命运,变法不到一年,楚悼王死了,吴起遭到了世族势力的清算。即使吴起的变法时间很短(卫鞅在秦孝公支持下,持续二十年),变法仍然大大增强了楚国的实力,楚国在战国后期成为了列国中的重要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