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例“试管婴儿”郑萌珠,被质疑活不过40岁,如今怎样了?

鲁滨逊每日日记 2024-02-26 13:07:17

文丨鲁滨逊的日记

编辑丨鲁滨逊的日记

——●◯前言◯●——

1988年3月,我国首位“试管婴儿”的诞生,代表着我国试管技术开始走向成熟。

于此同时,她的出生也引来了许多的争议。

有的人认为这是医疗技术提高的表现,但还有人却断言她活不过40岁。

现在已经过去36年的时间,那个首位“试管婴儿”怎么样了呢?

本文内信源来自官方媒体(新华社),2019年4月16日发布,但为提升文章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请理智阅读,仅供参考!

——●◯心酸◯●——

说起我国第一个试管婴儿郑萌珠,她的出生之路实在是太过曲折。

上世纪80年代的农村,郑桂珍正面临着人生第一难,新婚的她本以为会和丈夫组建美满幸福的家庭,可是结婚多年来,她却始终没能怀上孩子。

夫妻俩着急不已,采取了各种偏方想要怀孕,但都没有效果。后来他们到县里医院检查,诊断结果却差点击垮了这个农村媳妇。

医生告诉他们,郑桂珍双侧输卵管堵塞,并患有结核性盆腔炎,已经根本不可能有生育能力。

这对于渴望成为母亲的郑桂珍来说,无疑是晴天霹雳,当场瘫坐在医院的走廊里。

自此,她只能接受事实,看着周围人家的孩子一个个出生成长,自己的梦想却永远无法实现。

但是,命运并没有就此放弃郑桂珍。

有一天,郑桂珍偶然听说,在北京,一些医学专家正在研究"试管婴儿"技术,或许这将成为她最后的希望。

于是,这对从农村来到北京的夫妻,开始了去见医生、接受检查的旅程。

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郑桂珍见到了正在艰难攻关的张丽珠教授。

——●◯研究◯●——

1984年,张丽珠教授毅然回到祖国,投身于自己的妇科事业,作为一名海归医生,她在国外已经取得博士学位,享有优异的生活和科研条件。

可自从新中国成立后,她却再也无法安享天伦,决心要为祖国的医疗事业做出贡献。

回国后,张丽珠就职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的妇产科,并成为该科室创始人之一。

在临床经验丰富的同时,她对产科学研究也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

多年的工作生涯让张丽珠看到了无数个不孕不育患者的痛苦。这些病人来信求助,字里行间透露出他们对孩子的无尽渴望和没有孩子的焦虑。

正是这千余封令人心痛的书信,让张丽珠决定要为此出一份力。

然而当时国内尚未有任何试管婴儿的相关研究,连听都没听说过。

张丽珠医生所在的医院,更是人才匮乏、条件简陋,工作环境非常艰苦,刮风下雨房屋进土,就连取卵针都只有一根,还是钝到不行的进口旧货。

但是张丽珠并未气馁,她组织了一个小团队,决心在有限条件下自己摸索。

团队开始了忘寝忘食的研究工作,自己调配培养液,将取卵针反复消毒再使用,一切从零开始。

虽然遭到了不少人的怀疑和质疑,但张丽珠毅然坚持下来。终于,经过长期的努力,他们的研究小有突破,逐渐奠定了一定基础,也是这个时候,郑桂珍找了过来。

张教授见诊后,仍然对郑桂珍的情况表示担忧,她对郑桂珍解释道:试管婴儿技术尚处于摸索阶段,成功率非常低,而且手术本身也存在不小风险。

然而,这依然无法阻止郑桂珍对成为母亲的渴望。

"我就是要一个孩子!就算九死一生,我也愿意尝试!"郑桂珍坚定地说。

面对这位大龄农村妇女的执着,张教授也动容了,最终决定为她尝试这项前景未卜的技术。

就这样,郑桂珍成为了在国内首批接受试管婴儿技术的患者之一。

手术进行了,但过程艰难异常。

——●◯幸运◯●——

研究一开始就遇到了重重困难。医院设备简陋,缺乏先进的超声波和微创技术。张丽珠只能通过开腹手术来取卵,将病人的腹部彻底打开,用取卵针小心地从卵泡液中找到卵子。

卵泡液在取出后只能先放在保温杯中,培养液的温度和酸碱度也得自己根据卵泡液的状态来配制,眼看手术条件如此恶劣,团队成员满头大汗,生怕一个小错误就会酿成大祸。

就这样,他们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失败。

张丽珠的助手刘平每次都小心翼翼地将卵泡液送入实验室,但在显微镜下,成熟的卵子寥寥无几,张丽珠脸上总是挂着无以言表的失望。

那些早期的实验,他们不得不在很远的北医教学楼进行,后来才在医院二楼的职业病科里简陋地腾出一间屋子当实验室。

接连的挫折几乎让张丽珠放弃了希望,不过最终她还是没有屈服。

直到1987年6月,当张丽珠将郑桂珍推进手术室时,所有人都屏住呼吸,生怕影响到手术精准度。

令人惊喜的是,这次张丽珠得到了四个优质的卵子。

团队立即行动,小心翼翼地完成了体外受精,并培育出成熟的胚胎。

胚胎移植是最关键的一步,因为没有进口的专业设备,张丽珠不得不自己设计了一根特制的管子,将受精卵小心地植入郑桂珍的子宫内。

手术结束后,张丽珠为郑桂珍缝合伤口,将她推回病房开始了漫长的等待。

七周后,婴儿的心跳声终于在郑桂珍的腹中清晰可闻。

神奇的一刻到来了!尽管曾多次失利,张丽珠最终还是成为了"神州试管婴儿之母"。而郑桂珍,也成为了中国内地首例试管婴儿移植成功的母亲。

术后,张丽珠让郑桂珍长期住院,以便医护人员全程监控她的情况。

几个月过去,他们迎来了惊喜,超声检查发现,胎儿正健康发育。尽管早前外界存有质疑,但他们相信这个孩子一定会平安问世。

终于,在1988年3月10日上午8点56分,郑桂珍在北大三院诞下一名女婴。

这个小生命的降临,打破了中国在这一领域的技术禁区,也让张丽珠和郑桂珍两家人喜极而泣。

婴儿被取名郑萌珠,意为"民族的希望"。作为国内首例试管婴儿,她自出生就备受瞩目。

一时间,各界褒贬不一的声音此起彼伏:赞美者认为这是中国医学的一大进步,而质疑者则断言孩子难以长大。

但无论如何,郑萌珠的诞生都是一个里程碑式的事件,标志着中国在生殖医学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那么,郑萌珠后来的生活如何呢?

——●◯打破质疑◯●——

为了消除外界的疑虑,张丽珠团队密切关注着郑萌珠的成长情况,几乎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公布一些进展。

比如七个月开始爬行、一岁会说话、三岁会加减法等等,都不断引发媒体关注。果不其然,郑萌珠的发育状况与普通孩子无异,身体健康、智力出众。

从小到大,郑萌珠就一直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和期望。

她是个敏感的孩子,很快就明白了自己的特殊性。在外面,总有人盯着她看,有人用相机拍她。

谢天谢地,郑萌珠没有因此自卑,反而更加坚强独立,她活泼开朗、成熟早慧,早在一岁就会走路,二岁就能背诵古诗。

即使面对记者们的镜头,她也不再躲避,而是大方展现自己。

在家人的呵护下,郑萌珠一路茁壮成长,顺利考入西安西京学院。毕业后,她的去向也引起了广泛关注。

最终,她选择加入母校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她深知自身的独特身份,希望能通过自己的故事,让更多女性放心尝试这项技术,帮助她们圆梦当妈妈。

虽然仍有人对郑萌珠能否生育表示怀疑,但她很快就在2019年打破了这个疑虑。

当时31岁的郑萌珠在三院顺利生下了一个8斤重的男宝宝,这个孩子被誉为"试管婴儿第二代"。

看着助手刘平怀中的这个新生命,张丽珠不禁想起了那个艰难的起步过程。

就这样,经历了艰辛与质疑,郑萌珠最终以自己的人生证明了试管婴儿技术的可靠性和成熟度。

她见证并参与了这项技术的发展进程,必将激励无数人坚持探索,为造福更多生命做出新贡献。

——●◯结语◯●——

经过张丽珠和团队数十年的努力,如今通过试管降生的新生儿已超过20万人,曾经无法怀孕的家庭纷纷圆梦,拥抱了属于自己的孩子。

如今,张丽珠的接班人刘平已接过教授手中的旗帜,继续前行,每当看到她匆匆的身影,仿佛都能看到曾经那个年轻学生的影子。

她们用实际行动挽救了无数家庭,也拯救了渴望孩子的母亲们,生命的火种因此得以传承,这都是科技进步的结果,也是无数人孜孜不倦努力的回报。

各位读者对此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跟笔者一同交流讨论,最后大家也不要忘了点赞转发哦。
6 阅读:2875
评论列表

鲁滨逊每日日记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