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11月6日至1949年1月10日,爆发了举世瞩目的淮海战役。两个月期间,解放军参战部队60万人,国民党军先后出动兵力达到惊人的80万人。然而,占据兵力优势的国民党军不仅没有将优势转化为胜势,更是在战役中被歼灭55.5万余人,使蒋介石在南线战场上的精锐部队基本被消灭干净,基本上解放了长江以北的华东和中原广大地区。
《孙子兵法-谋攻篇》指出:“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
从兵法上来说,处于兵力和装备劣势的解放军,是应该避免与国民党军进行决战的,然而淮海战役的结果却是,解放军不仅胜利了,而且取得了完胜。那么这不可思议的结果背后,究竟是什么样的底层逻辑呢?
淮海战役的主要过程第一阶段
1948年11月6日,华东野战军根据中央军委部署,分路南下,拉开了淮海战役的序幕。
1948年11月8日,国民党军中的何基沣、张克侠率部2万余人在战场起义,控制了运河铁桥,截断了黄百韬兵团退守徐州的通路,为解放军合围黄百韬兵团创造了有力的支持。
随后,解放军把黄伯韬兵团分割包围于徐州以东的碾庄地区。经过连续十天的逐村恶战,至11月22日,全歼10万余人,成功击毙兵团司令黄伯韬。同时,中原野战军为了配合作战,出击了徐(州)蚌(埠)线。在短短几天内,攻克了宿县,完成了对徐州的战略包围。
第二阶段
在第一阶段,中原野战军在宿县西南的双堆集地区包围了从华中赶来增援的黄维兵团。在第二阶段,则是对黄维兵团的围歼。
期间,黄维兵团虽然被包围,但其美械装备给中原野战军以巨大威胁。黄维更是准备以四个主力师打头阵,突破中原野战军的防线,然而在执行时,因中共地下党员廖运周的战场起义,错失了突围的最佳时机。
经过激战,至12月15日,全歼敌12万余人,成功生俘黄维,为淮海战役的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
第三阶段
由于黄维被围,徐州不保,杜聿明紧急带领部队撤出徐州。然而,由于粟裕事先准确预判了杜聿明的逃跑路线,将杜聿明团团围住。
此后,为了配合平津战役,对杜聿明集团采取了围而不打的策略,仅以政治攻势瓦解敌人军心。最终在1949年1月6日至10日,经过四天的激烈战斗,成功全歼邱清泉、李弥两个兵团共30万人,俘获杜聿明,击毙邱清泉。
淮海战役创造了60万战胜80万的奇迹。这样的胜利当然离不开广大指战员的浴血奋斗与英勇牺牲,离不开万千支前民工的无私付出。除此之外,还与一系列的政治因素与军事因素有关:
解放军执行了分割包围、集中歼灭的正确战略虽然整个战场的兵力对比是60万对80万,然而每个局部的兵力并不是这样。一直以来,解放军遵循的战斗思想都是“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在某个局部战场,往往以3比1乃至4比1的绝对优势围攻国民党军,从而实现歼灭。
在淮海战役中,解放军总是利用灵活的穿插,将国民党军分割为一股一股的部队,造成彼此不能呼应,兵力优势难以发挥。所谓三个阶段,其实也是将黄百韬、黄维、杜聿明三股部队分割包围再分别歼灭的过程。
因此,国民党参与淮海战役的兵力虽多,但调动失当,难以发挥作用,在某个局部往往处于兵力劣势。
两军指挥系统效率的差异与国民党的派系林立、指令不畅相比,解放军的指挥系统更为高效统一。
淮海战役中,解放军不仅很早就组成了以邓小平、刘伯承、陈毅、粟裕、谭震林为成员的总前委,统一指挥华东野战军、中原野战军两大集团,实现了高层决策的集中统一。解放军从上到下都以最终胜利为目标,形成了强大的合力。这种高效的指挥系统,确保了战役行动的迅速决策和有效执行。
反观国民党部队,虽然名义上由南京国防部乃至蒋介石统一指挥,但实际上分为徐州刘峙与武汉白崇禧两个互不隶属的集团,即使是中央军内部也分为陈诚派与何应钦派。蒋系与桂系的斗争,军队内部的斗争,导致彼此间更乐意看到友军的覆灭而不是胜利。这样的战场配合自然是互相掣肘,内耗极大。
两军战将团队的差异国民党方面,虽然杜聿明、邱清泉等人也是战将,但是战役主要指挥都在刘峙手上,而刘峙又完全执行蒋介石的命令,所以造成很多指令并不适合。此外,像黄维这样的教书先生当个参谋可能合适,然而他却来作为主力部队的一线主官,在瞬息万变的一线,就完全不行了,也最终导致12兵团被合围覆灭的结局。
解放军方面,刘伯承与粟裕均是举重若轻的大将,其他各级将领也能够坚决执行命令,同时又能在实战中灵活应对,发挥出巨大的战斗力。这种差异在淮海战役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国民党军内部遍布我党的地下党员在国民党南京中枢,就有负责制定作战方案的郭汝瑰。在一线,则是守备运河铁桥的何基沣、张克侠,负责战场突围的廖运周。他们的每一份情报,每次战场起义,都对战役走向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何基沣、张克侠直接将黄百韬军团截在徐州之外,廖运周则消灭了黄维突围的希望。
最核心的原因,还是国共两党革命理想信念的差异虽然能从淮海战役的过程中分析出国共双方的各类差异,但更重要的是回答为什么会存在这种差异。难道国共双方的优势与劣势都是天然存在的吗?这还是要从双方的理想信念中寻找答案。
国民党虽然自称信奉三民主义,但实际上更关注个人或小团体的利益,也就是“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种自私自利的观念导致了其在关键时刻的决策失误和内部矛盾。
而共产党一方,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为解放全中国人民而战斗的。全党紧密团结在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具有很强的自我牺牲精神。就像邓小平同志所说:“中原野战军就是打光了,全国各路解放军还可以取得全中国的胜利,这代价是值得的。”
这就是为争取集体利益的共产党与为争取个人利益的国民党之间的巨大差异。这种坚定的革命信念使得解放军在战斗中能够勇往直前,不畏牺牲。
结语综上所述,60万能战胜80万,这不可思议的背后源于解放军出色的战略战术、高效的指挥系统、英勇的战将团队、成功的敌后工作,然而更重要的还是解放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队伍,以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为自己的奋斗目标。这种以人民为中心的革命理念,是国民党军队完全不具备的,也构成了淮海战役胜利的奥秘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