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奥运会的关注度比欧洲杯高那么多?因为奥运会有中国队啊

马铁评动漫 2024-08-07 08:42:33

2024年6月至8月间,有两项高水平体育赛事接连在欧洲举办,这分别是欧洲杯与奥运会。

细数起来,这两者有诸多相似之处:一是两者的竞技水平均是世界顶尖,精彩程度不遑多让;二是两者举办地均位于欧洲中部,与中国有7个小时左右的时差,中国观众都需要熬夜观看比赛。

然而,两者在中国的热度是天壤之别。近段时间,与奥运相关的关键词屡屡登上中文互联网的热搜,无论线上线下都有关于奥运会的热烈讨论。反观欧洲杯,可以说是静悄悄地开始,静悄悄地结束,除了铁杆老球迷以外,很少有人关注它的消息。

我们不禁要问,这两项赛事为何有如此巨大的热度差别?根本原因在于奥运会有中国代表团参加。这就使它完全超越了体育竞技的层面,上升到了国家竞争力与民族自豪感的高度!

奥运会归根结底是国家竞争力的比拼

批量培养高水平运动员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只有国力强盛的国家才能实现。培养一名优秀的运动员,需要庞大的体育人口、完善的选拔体系、良好的基础设施、优秀的教练团队。此外,运动员的日常训练、营养补充,以及参与国际比赛的费用等,都需要海量支出。因此,观察历届奥运会的奖牌榜,我们不难发现,排名靠前的无不是世界性大国或者区域性发达国家。

东京奥运会金牌榜前十名

让本国的优势项目出现在奥运会中,需要掌握国际奥委会的各类规则制定权。细数奥运会比赛项目的变化可以发现,对于欧美运动员有利的项目,例如田径、游泳,乃至马术,细分项目非常多。而中国运动员的优势项目,如乒乓球、举重等,则被想方设法地消减。为此,中国近年来努力争取国际体育组织的领导地位,为中国运动员在奥运会争取优势。

奥运会客观上与国际对抗密切相关

尽管奥运会一直强调其非政治性,但事实上,政治因素在奥运会中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例如,俄罗斯与白俄罗斯就因为政治原因被排除在外,这无疑是对两国运动员的极大不公。这种排斥行为,正是国际政治对抗在体育领域的一种体现。

此外,在巴黎奥运会中,中国代表团屡屡遭遇不公平对待,例如中国游泳队不仅需要接受高强度的兴奋剂检测,还需要受到境外媒体与运动员的冷嘲热讽。而王楚钦的乒乓球拍被瑞典记者踩坏,也是盘外招的又一例证。

上述事件无不印证着,奥运赛场是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看似平静的比赛背后,其实是大国之间的实力角逐。

奥运会受到举国关注,还因为它在运动员与观众之间建立的感情纽带

对于场外观众来说,运动员夺金可能不会给他们带来丝毫经济利益,但每当奥运健儿在赛场上力压各国运动员,成为世界冠军,或者因为各种因素铩羽而归时,观众们会因为运动员的激动而激动,会因为运动员的流泪而流泪。此时彼刻,观众们在赛场之外感受到的那种振奋与感动是真实而深刻的。

这种情感上的共鸣,正是国人与中国奥运健儿之间的特殊情感纽带,虽远隔万里,依然绵延不断。

到底什么是中国人的奥运记忆?

1932年,洛杉矶奥运会,23岁的刘长春作为中国体育代表团唯一的参赛选手,参加100米与200米短跑比赛。时值军阀混战之际,东北三省又刚刚经历“九一八”事变,刘长春在极为艰难的情况下,孤身一人前往美国参赛。其时,《大公报》为刘长春写下了一段颇为悲壮的践行词:“我中华健儿,此次单刀赴会,万里关山,此刻国运艰难,愿诸君奋勇向前,愿来日我等后辈远离这般苦难!”虽然刘长春在预赛即被淘汰,但他的名字连同那个苦难的时代被国人永远铭记。

1984年,又是洛杉矶奥运会,中国女排3:0战胜东道主美国女排。彼时彼刻,全国观众万人空巷,守在电视机面前观看本次比赛。当女排夺冠之时,多少人欢声笑语,多少人喜极而泣。1984年奥运会,中国奥运健儿共夺得15枚金牌。被国民所铭记的,除了金牌数量,更有一个正在改革开放中冉冉升起的东方大国。

到底什么是中国人的奥运记忆?仅仅是那些金牌和那些获得金牌的运动员吗?不!中国人的奥运记忆,总是伴随着那个时代的家国情怀。

(图片来源网络,侵权必删)

0 阅读:14
评论列表
  • 2024-08-07 11:49

    因为奥运会是中国对抗世界

马铁评动漫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