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岁女孩头晕送医死亡,尸检真相令人震惊!

又柔说育儿 2024-03-30 01:42:46

在这个普遍焦虑的年代,打骂成了管教孩子最“有效”的手段,不吼孩子不打孩子的家长几乎不存在。

但是,即使再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家长们在发火动手之前还是要三思,因为你一个小小的举动很可能对孩子的身心造成不可消除的伤害。

01

有多少父母,在被孩子惹毛的时候,会忍不住动手打人?

你们可能会觉得,不就是打了一下嘛,打了长记性,没什么大不了的。

但谁又能想到,你盛怒而下的一巴掌,很可能就断送了孩子的性命!

陕西铜川8岁的小姑娘玲玲,在吃过一袋泡椒凤爪后说头晕想吐,家人迅速把孩子送去医院,结果却是救治无效死亡。

家人们都怀疑是这凤爪有毒,害了孩子。

但尸检报告出来以后,玲玲的父母震惊不已。原来孩子的死和凤爪根本没关系,罪魁祸首是妈妈的一个习惯性动作——打孩子后脑勺!

那天中午玲玲边写作业边看电视,妈妈检查作业时发现玲玲做错了不少,一时生气就打了她的后脑勺。

没成想这一巴掌下去,导致了玲玲颅内挫裂伤,再也救不回来了。

如今,妈妈再后悔,也已经晚了。

事实上,类似的父母失手打死孩子的事件屡见不鲜。

2010年3月,浙江省一个5岁的小姑娘因为念唐诗发音不标准,被妈妈纠正几次无果后,妈妈就用右手殴打了小女孩的后脑,第二天凌晨,孩子身亡。2012年12月,一名8岁男孩因威胁同学要钱,被父亲知道后,用皮带抽打了男孩,导致男孩不治身亡。

......

或许家长们只是一时恨铁不成钢,对孩子动了手,但却没想到,这一番教训,竟让孩子永远的离开了这个世界。

02

太多的惨痛案例告诉我们,孩子身上的这些部位,千万打不得!

后脑勺:人体的呼吸中枢就在后脑勺,打这个部位,很容易引起呼吸衰竭并发症。太阳穴:猛戳太阳穴,很容易导致失明。拧耳朵:容易造成鼓膜穿孔,导致失聪。打屁股:很多家长有一个误区,认为孩子屁股上肉厚,打一打没问题的。但事实上,由于孩子发育还不成熟,打屁股很容易造成孩子脊椎损伤。

03

当孩子犯错时,打骂真的有效吗?

我想请家长们想一下,你们打孩子的时候,是真的想让孩子改正变好,还是纯粹只想发泄自己的怒气?

听一个教师朋友说过一件事,她班里有个同学连续一个星期没写作业,于是便把孩子的家长请了过来。

本想和孩子父亲好好谈谈孩子的问题。

却没想到这位父亲一走进办公室,对着儿子就是一顿拳打脚踢,边打还边骂着:“你这个废物,畜生,我白养活你了!”

朋友好不容易才拉住了孩子父亲,并义正言辞的告诉他:打骂是没用的,不但不能帮助孩子,还会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

但孩子的父亲却坚持认为:“孩子就是得打,棍棒底下出孝子,孩子不打不成才。”

但事实确实如此吗?自被父亲打过之后,那个男孩虽然完成了作业,但都字迹潦草,像鬼画符一般。

朋友说,这孩子,一看就是被打惯了,打对他来说根本就没用。

有研究表明,遭父母打骂的孩子:有9.2%的人产生过轻生念头;18.1%的人想离家出走;8.4%的人想和父母打一架;甚至还有6%的孩子在心里埋下了“复仇”的种子。

打孩子,表面上看是把孩子压制住了,但那只是孩子感到害怕而做出的暂时屈从。

他们根本无法从心底里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也就更无法反省自我,改正错误了。

04

郑渊洁说:世界上最丑恶的武力行为就是大人打孩子,这是恃强凌弱。

那么,代替打骂,当孩子犯错时,家长究竟该如何与孩子沟通呢?下面提出几点建议。

在不攻击孩子人格的前提下,强烈表达不同意的立场

比如,当孩子沉迷看电视而不去写作业的时候,不要说“你赶紧去给我写作业”或者“我怎么生了你这么个不听话的孩子”。

而是说“你一直看电视不去写作业,这让我很生气。”

换一种说法,就让孩子能够明白你的感受,还不至于对你产生敌意。

明确表达你的期望

告诉孩子:我希望你现在就能关掉电视,然后去写作业。

这个步骤是为了让孩子明白你的意图,而不是一味对孩子骂骂咧咧,却说不到点子上去。

告诉孩子如何改正自己的错误

比如当孩子把他的玩具撒了一地却没有收拾,你应该说“现在你需要把玩具全部收拾好,这是你的任务”;

而不是一味的指责“你怎么又把玩具弄了一地,烦死了”。

为孩子提供选择

孩子看电视不写作业,家长可以为孩子提供选择:一,要么现在去写作业,写完就可以看电视。二,你以后再也没有看电视的权利了。

这样做,是让孩子意识到你是认真在和他协商,一般情况下,孩子都会选择对自己有利的一面。

采取行动

在“惩罚”孩子的时候,家长不能“豆腐心”,说出的话一定要做到,否则就会失去威慑力。

比如,孩子继续看电视不理会你的话,就立刻关掉电视,让孩子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再比如,孩子依旧不收拾自己的玩具,就把它们藏到一个他找不到的地方,不许他再玩。

总之,帮助孩子改正不良行为的方法有很多,而打骂是最无效也最愚昧的一种。

从现在开始,放下你扬起的手掌,和孩子一起学习沟通之道吧。

『这篇文章转发给更多需要的家长吧~』

0 阅读:0

又柔说育儿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