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当时的生产力水平而观察,文景之治在当时已经属于治世

史海撷英 2024-06-03 20:01:06

在正史上,提到文景之治这个时代,大家基本上都是一致好评。尤其是文景之治的缔造者汉文帝,更是被后世称作“三代以下最贤者”。后世很多人都认为,除了上古那些传说当中帝王之外,史书上有明确记载的皇帝里面,就数汉文帝最贤明。而文景之治也被称作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个高峰!这个时代一直是后世很多皇帝的目标。

然而有很多历史爱好者在考证过相关史料之后,得出一个结论:所谓的文景之治其实只是一个虚假的盛世。这个时代最多也就只是饿不死人而已。底层的老百姓,依然活得很难,根本吃不饱饭!

那历史上真实的文景之治,到底算不算一个治世或者盛世呢?

首先,文景之治算不算一个盛世,这点可以争论。但是有一点,绝对是没有争论的。那就是在古代历史上,饿不死人已经堪称一个奇迹了!

别管能不能吃饱,别管吃的是啥,只要大家能勉强有饭吃,能不饿死,这就已经相当困难了。从古代几千年的历史上,绝大多数的时候其实都达不到这个标准。只有少数时代能勉强合格。

以古代的生产力水平来说,能让几乎所有人都饿不死这就是大治之世。能吃得好一点,所有平民偶尔都可以吃顿肉,这就是盛世。而且,不光古代中原地区是这样,其他地方也是这样的。至少在工业革命开始之前,能不饿死人都是一个相当了不起的成绩。即便是到了现代,科技水平如此发达,很多地区还是会存在饿死人的情况。所以,如果按照这个标准来看,文景之治作为治世的水平,肯定是合格的。

但同时,现代很多人对于文景之治的怀疑确实也是存在的。历史上真实的文景之治确实也没有那么美好!即便是汉文帝这样的明君在位,当时的社会依然是有很多不完美的情况。

现代大家对于文景之治的争议主要可以分成三个方面。这个三个方面分别是:贫富差距、普通人的生活水平以及上升通道问题。

如果从客观的角度来说,必须承认在这三个方面,文景之治确实比不上后来的几个盛世。

先说贫富差距。

西汉自从开国开始就一直崇尚黄老之道。直到后来汉武帝罢黜百家之后,才改变了这种局面。在西汉推行黄老之道的时期,只要不杀人放火,不直接违法,国家的管控力度会特别低。而在很多暴利的行业内部,比如说盐、铁、酒这些行业,大家基本处于无序竞争状态。甚至于就连铸币这种事情,西汉政府当时都不怎么管。这直接导致很多可以开采铜矿的富商,把铜矿开采出来之后,完全可以自己铸币。再加上文景之治时期,西汉政府规定的税率特别低。对于那些暴利行业,基本上也没啥制约措施。所以最后,这种无序竞争的状态直接导致了西汉当时的贫富差距迅速拉大。在很多暴利行业,很快就出现了类似于近代的行业寡头。这些行业寡头往往把持了一个县一郡,甚至是一整个地区的相关行业。通过垄断这种行业,获得了极为恐怖的利润。

就比如后来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故事。这个故事的背后,其实展现出来了非常恐怖的贫富差距。

卓文君的父亲卓王孙是当时四川地区有名的冶铁行业大亨。靠着开采和冶炼铁器,他家赚取了相当丰厚的财富。按照《汉书・货殖列传》记载,卓家巅峰时期,家里养了超过八百名奴仆!后来卓文君出嫁的时候,卓王孙光是嫁妆就给了百万钱!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呢?以当时的物价,卓王孙的家产如果折算成金钱,大概可以支撑霍去病组建一支八百人的队伍,并且购买相应的武器装备。然后带着这支军队,霍去病可以去打掉匈奴主力的指挥部,最后被封为“冠军侯”。

而当时的卓家还只是四川地区最大的富豪之一。当时在四川,像卓王孙这个级别的富豪还有好几位。而当时四川在汉朝全境范围内,并不算是最有钱的地方,甚至可以说是相当落后!所以,后世曾有史学家推算,在文景之治后期,也就是汉武帝即位之前,西汉的贫富差距极大。当时西汉百分之九十五的财富,可能只掌握在不到百分之五的人手里。

过大的贫富差距导致上层权贵富豪阶层,生活逐渐开始奢靡。而中下层的平民却有可能连饭都吃不起。这也成了后来大家印象当中,文景之治最大的不足之处。

但问题是,贫富差距过大不能直接证明文景之治就不是一个治世。因为在古代历史上,绝大多数时期贫富差距都很大!如果和后来的几个治世和盛世相比,文景之治的贫富差距确实可能稍大一些。但和其他绝大多数时期相比,这个贫富差距已经算小的了。

而且,后来的几个盛世,因为时间在后面,所以是有前例可以参考的。在后面的几个时代,盛世和治世时期,统治阶层基本上都会重农抑商,会极力压制贫富差距。因为他们知道,过大的贫富差距会导致社会不稳定。但文景之治的时候可以参考的先例并不多。所以,当时的统治阶层也没有可以参考的对象,他们也不知道该如何限制这种贫富差距。单纯看结果,而不看时间,这种比较,其实没多大意义。

然后,是普通人的生活水平问题。

根据目前的相关史料可以得出结论:文景之治时期的汉朝普通百姓,生活水平确实不太高。就比如说晁错在《论贵粟疏》当中提到:“今农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不下二人,其能耕者不过百亩,百亩之收不过百石。四时之间,无日休息。”

晁错这个上书基本上符合现代的考古发掘。也就是说,当时一个五口之家,至少有两个以上的人,需要服劳役。同时,这个家庭就算拼了命种一百亩地,也只能产出一百石粮食。换算成今天的单位,大概就相当于是亩产六十斤左右。这样算下来,一个五口之家,一年拼了命耕种,最后也就只能得到六千斤口粮。而一个正常的五口之家,每年光是口粮,就至少需要三千斤左右。这样算下来,汉朝百姓的生活水平真的很差。想要吃肉,估计一年也没几次。

而且,这还是最理想的情况。赶上洪涝或者旱灾,粮食一旦歉收,普通人连吃饭都成问题。这样的生活水平,不管怎么看,似乎都有点太低了。

反观后面的几个盛世,就比如说唐朝的开元盛世,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就要好很多了。比如孟浩然就曾经写诗“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从这句诗里就能看出来,唐朝很多平民百姓逢年过节的时候,偶尔也是可以杀只鸡解馋的。

和文景之治时期相比,唐朝百姓的生活水平明显就高太多了。所以,通过这种对比,很多人认为,文景之治和后来的几个盛世相比水平实在太差。至少,老百姓的生活水平那是完全没法比的。

对此只能说:这种差距确实是存在的。但同时,这种差距更多可能是来自于生产力的发展。

因为近代历史比较特殊,所以往往会习惯于把鸦片战争以前所有的中国古代史全都放在一起思考。在很多人的印象里,秦朝和清朝没什么大区别。这其实是错的。

实际上,从秦朝到清朝,这期间虽然没有出现工业革命,但生产力其实一直在缓慢发展。缓慢发展,不是没有发展。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其实至少存在四次生产力大幅提升。第一次提升就是在西汉时期,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大范围推广。这次提升,直接让后来西汉的粮食产量翻倍了。第二次提升则是东汉时期造纸术的出现。纸出现之后,直接导致知识传播的成本大幅降低。而随着知识可以大范围传播,人们对生产技术的理解也上了一个大台阶。第三次提升则是在宋朝的时候。随着经济重心南移,南方很多大城市人口数量激增。当城市化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南宋的手工业开始大幅发展。这直接从根本上导致宋朝之后的很多手工业商品,价格大幅降低,人们的生活质量大幅提升。第四次提升则是在明末清初的时候。随着玉米和土豆的传入,粮食亩产量大幅增加。而粮食产量增加之后,普通人的生活质量自然就大幅提高了。

而经过上千年的发展之后再进行比较的时候,就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尽管文景之治时期号称是大治之世。但是当时的粮食亩产量只有六十多斤,普通人的生活水平极低。反倒是到了清朝的时候,到了康乾盛世时期,清朝的粮食亩产量已经可以超过三百斤。所以当时老百姓的生活质量,要远高于文景之治时期。正是因为这种比较,很多人断定,清朝的康乾盛世,含金量远高于文景之治。

如果单从对比结果的角度来看,这个结论确实没毛病。但问题是,这种比较直接忽略了时间问题。把两个相隔一千八百年的朝代忽略技术进步,直接进行比较,这种比较本身就是不公平的。如果真要进行比较的话,至少也得在同等生产力条件的情况下,来进行比较。所以,这种差距并不能说明文景之治就不如后来的几个盛世。

最后被诟病的,则是文景之治时期没有上升通道。

很多人都知道,汉朝是直到汉武帝时期才建立了察举制。而在汉武帝时代之前,在文景之治时期,普通百姓基本上是没有上升通道的。一个阶层相对固化的时代,很难称得上是一个治世。

反观后来明清时期,即便是一些昏君在位时期,科举制人家也玩得很顺。即便是普通百姓,也可以通过参加科举考试,直接做官。而且,这种考试相对公平。就算是王侯将相的儿子,在进行考试的时候,也基本没法作弊。对此只能说,这依然是一种忽略时代背景的比较。

虽然对于现代来说,汉朝和明清时期都是古代。但这两者中间差了一千多年。文景之治虽然没有上升通道,看似阶层固化。但是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已经算是很好了。而且,以当时的生产力条件来说,也没办法大规模搞科举考试。

总的来说,如果忽略时间背景的话,后面的几个盛世,老百姓的上升空间和生活水平确实有可能比文景之治时期更好。但这并不能证明文景之治就不是一个治世。如果真要比较的话,得把生产力水平拉到同一个水平线之后比较,这才有意义。

而在西汉前期,在铁制农具和牛耕都还没有被大范围推广的状态下,汉朝政府能够确保绝大多数百姓都尽量有饭吃,这已经是一个奇迹了。从这个角度来说,文景之治被称为治世,肯定是一点毛病都没有的。

0 阅读:12

史海撷英

简介:历史不在神坛,也不在地狱,将一切历史拉回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