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全国名校模考作文(35)孔子和庄子对生死的看法

小高语文在线 2024-06-26 13:16:44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学者鲍鹏山说:“孔子看到了,一人的生死,牵动着时代和文化。而庄子看到了,一人的生死,无损于宇宙和世界。”

请结合以上材料,明确观点,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指导:

材料中提到了孔子和庄子对于个人生死与时代、宇宙关系的不同看法。

孔子认为一人的生死牵动着时代和文化,这体现了孔子重视个人在社会和文化中的价值和影响。个人的生死并非孤立的事件,而是与时代的发展、文化的传承密切相关。从这个角度可以理解为个人应当积极投身于社会,为时代和文化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个人的价值在与社会和文化的互动中得以体现。

庄子认为一人的生死无损于宇宙和世界,强调了宇宙的宏大和个人的渺小,个人的生死在宇宙的广阔视野中显得微不足道。这并非是在否定个人的价值,而是提醒人们以一种超脱和豁达的态度看待生死,不被生死所困扰,从而追求内心的自由和宁静。

参考立意:

个人与时代文化的交融

从孔子的观点出发,论述个人的生死与时代和文化紧密相连。个人应当有使命感和责任感,积极参与社会变革和文化传承,在时代的浪潮中展现自己的价值,让生命因对时代和文化的贡献而富有意义。

例如:可以列举历史上的文化名人,如孔子、孟子等,他们的思想和学说影响了后世的文化发展,他们的生命价值通过文化传承得以延续。

以豁达超脱之心看待生死

基于庄子的观点,探讨个人应以超脱的心态面对生死。在宇宙的宏大背景下,个人的生死是自然的过程,不应过度执着和恐惧。保持内心的平静和自由,追求精神的超越。

比如:可以讲述一些面对生死坦然自若的人物故事,如庄子本人的思想境界,或者现代社会中一些面对绝症却依然乐观豁达的人物事例。

平衡个人与宇宙的关系

综合孔子和庄子的观点,论述在关注个人与时代文化联系的同时,也要学会以豁达的心态看待生死。在积极投入社会、追求个人价值实现的过程中,不忘以宇宙的视角来审视生死,保持内心的平衡和宁静。

例如:可以从哲学的角度分析如何在追求个人理想与面对生死的无常之间找到平衡,既要有积极入世的热情,又要有出世的超脱心境。

时代中的个人与宇宙观照下的生死

阐述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个人如何发挥作用,同时在面对生死时,如何借鉴庄子的宇宙观来获得心灵的慰藉和启示。

比如:以当今时代为背景,分析人们在追求事业成功和个人成长的过程中,如何应对压力和挫折,以及如何从宇宙的广阔视野中获得对生死的更深层次理解,从而更好地生活。

【优秀作文】一:

《生死之间,价值无限》

生死,是人类永恒的话题。学者鲍鹏山的话语,让我们看到了孔子和庄子对于生死的不同见解。孔子认为一人的生死牵动着时代和文化,庄子则觉得一人的生死无损于宇宙和世界。然而,在这看似迥异的观点背后,我们更应思考的是生死背后所蕴含的价值。

孔子眼中,个人的生死与时代和文化紧密相连。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以其生死谱写了时代的华章,推动了文化的发展。商鞅为变法而死,他的牺牲使秦国走上了富强之路,开启了新的时代;谭嗣同为变法流血,“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他的英勇就义,唤醒了无数国人的觉醒,成为近代中国变革的重要精神力量。他们的生死,不仅是个体生命的终结,更是时代进步的阶梯,文化传承的火炬。

庄子主张一人的生死无损于宇宙和世界,这种观点并非漠视生命,而是以一种超脱的姿态看待生死,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在庄子的哲学中,生死如同自然的四季更替,是一种必然的规律。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轻视生命。相反,正是因为明白了生死的无常,我们更应珍惜活着的时光,以豁达的心态去追求生命的真谛。

当今社会,我们既需要孔子式的担当与奉献,也需要庄子式的超脱与豁达。在疫情肆虐的时刻,无数医护人员挺身而出,他们明知可能面临生死的考验,却依然义无反顾地投入抗疫一线。他们的生死抉择,牵动着社会的安危,彰显了人性的光辉,也推动了时代的进步。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会遭遇种种挫折与困境,此时,庄子的超脱思想能让我们在困境中保持内心的平静,不被生死的恐惧所束缚,以更加从容的姿态面对生活。

生死之间,价值无限。让我们以孔子的担当为指引,积极投身于时代的洪流,为社会和文化的发展贡献力量;同时,以庄子的超脱为慰藉,在面对生死的无常时,保持内心的宁静与坚定。如此,我们方能在有限的生命中,创造出无限的价值。

在这漫长的人生旅途中,无论生死,我们都应让生命绽放出最绚烂的光芒,让每一刻都充满意义与价值。因为,生死虽有限,价值永流传。

【优秀作文】二:

《在生死观中探寻生命真谛》

生死,这一古老而永恒的命题,如同夜空中璀璨的星辰,引发着人类无尽的思考。学者鲍鹏山所言,孔子视一人之生死牵动时代与文化,庄子则觉一人之生死无损宇宙和世界,为我们打开了两种截然不同却又各有千秋的生死观之门。

孔子的生死观,充满了对社会和文化的担当与使命感。他深知个人的生死并非孤立的存在,而是与时代的兴衰、文化的传承紧密相连。正如屈原,投身汨罗江,但其生死却唤起了民众对楚国命运的关注,激发了后人对爱国精神的传承与弘扬。他的离去,成为了楚国历史上的一道深刻印记,牵动着时代的风云变幻。孔子的这一观念,激励着无数仁人志士在生死抉择之际,将个人命运与家国天下紧密相连。“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以其壮烈的牺牲,捍卫了民族的尊严,书写了忠诚的篇章,他的生死,成为了时代精神的象征,推动着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

庄子的生死观,则展现出一种超脱与豁达。他以宏观的视角审视生死,认为在宇宙的广袤无垠中,个人的生死不过是沧海一粟。这种观点并非对生命的漠视,而是一种对生死的坦然接受和对内心自由的追求。正如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归隐田园,在山水之间寻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他看淡生死,超脱世俗的纷扰,以一种平和的心态面对人生的起起落落。庄子的思想让我们明白,在生死面前,不必过度恐惧与执着,应以平和的心境去领悟生命的真谛。

然而,当我们深入思考这两种生死观,会发现它们并非相互对立,而是互为补充。孔子的担当让我们明白生命的价值在于奉献和影响,庄子的超脱则提醒我们在追求价值的过程中保持内心的宁静与平衡。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既需要孔子式的积极入世,以生命的热情去创造价值,推动社会的进步;又需要庄子式的出世心态,在面对挫折与困境时,保持一份豁达与从容。

回顾历史,展望未来,我们应在孔子和庄子的生死观中汲取智慧,以更加坚定的步伐行走在人生的道路上。在生死的长河中,让我们用担当书写辉煌,用超脱拥抱宁静,探寻生命的真谛,绽放出属于自己的绚烂光芒。

生命有限,而思考生死的意义无限。让我们怀揣着对生死的敬畏与思考,在有限的生命里,创造出无限的可能,让每一个瞬间都充满意义,让生死的旋律在历史的长河中奏响永恒的乐章。

【优秀作文】三:

生如逆旅,死如归途

鲍鹏山先生曾言:“孔子见一人的生死,牵动着时代与文化;而庄子见一人的生死,无损于宇宙和世界。”此二言道出了两位圣人对生死的不同见解,而我认为,二者皆有其道理,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方能领悟生死之奥义。

孔子从儒家“仁爱”思想出发,强调人的社会性。在他眼中,个人之生死并非仅是个体生命现象的消亡,而是与其所处的时代、所承载的文化紧密相连。孔子关注个体命运,认为个人的生死是社会兴衰的缩影,是文化传承与发展的一部分。他提倡的“杀身成仁”、“舍生取义”,正是将个人价值的实现与国家社稷、民族大义相联系,体现出一种崇高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这种生死观鼓励人们为追求理想、维护道义而不惜牺牲,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为国家和民族的存亡和发展前赴后继,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和文化价值。

而庄子则从道家“自然”哲学出发,强调人的自然属性和精神自由。他认为,个体生命虽渺小,但在浩瀚宇宙中,生死轮回是自然规律的一部分,不必过分悲喜。庄子追求的是超脱世俗的物我两忘,强调顺应自然,逍遥游于天地之间。他以“鼓盆而歌”的态度面对生死,展现了豁达的人生态度和深邃的哲学思考。这种生死观启示我们,应超越个体生命的有限性,追求精神世界的无限与自由,学会在纷扰尘世中保持内心的平和与宁静。

结合两位先贤的智慧,我们可以构建更加全面、深刻的生死观:生而为人,我们应当珍惜生命,勇于担当,在有限的生命里积极作为,为社会进步、文化传承贡献自己的力量,体现人生的价值与意义。同时,我们也应学习庄子的豁达,认识到生命的自然规律,不畏死亡,以平和的心态面对人生的终点,追求精神的永恒与自由。生如逆旅,我们应怀揣梦想与责任,奋力前行;死如归途,我们应了悟生死,归于自然,以一颗平常心完成生命的最后旅程。

综上所述,孔子与庄子的生死观各有侧重,但殊途同归,都是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洞察与思考。作为当代青年,我们应汲取两位圣人的智慧,既要有“仁以为己任”的责任感,也要有“逍遥游”的超然心态,活出生命的精彩,笑对生死的轮回,成就一番不负时代、不负韶华的壮丽人生。

【优秀作文】四:

生死之间,时代与宇宙的交织

生死,是每个人都要面对的话题,也是哲学思考的永恒主题。鲍鹏山学者的观点,深刻地揭示了两位古代先哲——孔子与庄子,对于生死截然不同的看法。孔子认为,一个人的生死关乎时代与文化的命运;而庄子则认为,个体的生死对宇宙和世界并无实质性影响。这两种观点,看似矛盾,实则蕴含着深邃的哲理。

在孔子的视界里,人的生死被赋予了厚重的社会与文化意义。孔子所倡导的儒家思想,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个人在社会中的责任与担当。一个人的生死,不仅仅是个体的事件,它更是一个时代文化的缩影和体现。一个人的成长、奋斗与凋零,都与其所处的时代背景和文化环境息息相关。因此,当孔子说“一人的生死,牵动着时代和文化”时,他是在强调人的社会性和文化性,以及个体生命对时代文化的影响与贡献。

与此相反,庄子则从一个更加宏大、超脱的视角来看待生死。他认为,从宇宙的角度来看,个体的生死微不足道,不会对宇宙和世界造成任何影响。庄子的道家思想,强调的是与自然和谐共处,顺应自然法则。在庄子看来,生死是自然规律的一部分,人应当顺应这一规律,而非过分悲喜或抗拒。因此,当庄子说“一人的生死,无损于宇宙和世界”时,他是在倡导一种超脱世俗、顺应自然的生死观。

这两种观点,各有其深刻之处。孔子的观点,让我们看到了人的社会性和文化性,以及个体生命对时代文化的贡献。这激励我们要积极投身于社会,承担起自己的责任,为时代和文化的发展贡献力量。而庄子的观点,则让我们认识到生死是自然规律,无需过分悲喜。这教会我们要以一种平和、超脱的心态来面对生死,不被世俗所累。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将这两种观点结合起来。在面对生死时,我们既要认识到个体的生死对时代和文化的影响,也要以一种平和的心态来接受生死是自然规律的事实。这样,我们既能为社会和文化做出贡献,也能在面对生死时保持内心的平静与超脱。

综上所述,孔子和庄子关于生死的观点,虽然角度不同,但都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这两种观点并非相互排斥,而是可以相互补充。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结合这两种观点,以一种全面、平衡的态度来看待生死。这样,我们不仅能更好地理解生死的本质,也能更好地面对生活的挑战与变化。在生死之间,我们既是时代与文化的参与者,也是宇宙与自然的见证者。

【优秀作文】五:

宇宙与个体:生死观的哲学对话

在浩瀚的宇宙中,人类不过是沧海一粟,个体的生死似乎微不足道。然而,学者鲍鹏山的一番话,却让我们重新审视个体与时代、文化乃至宇宙之间的关系。孔子与庄子,两位古代哲学家,用他们独特的视角,为我们描绘了不同的生死观。

孔子认为,一个人的生死,能够影响整个时代和文化。这并非夸大其词,而是基于对个体在社会中作用的深刻理解。孔子生活在春秋战国时期,那是一个思想碰撞、文化交融的时代。孔子本人,就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言行影响了无数人,甚至塑造了一个时代的文化风貌。他提出的"仁"、"礼"等思想,至今仍深深影响着中国人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而庄子则看到了个体生死的另一面:无损于宇宙和世界。庄子的思想,更倾向于道家的自然主义和宇宙观。在他看来,宇宙是无限的,个体的生死只是宇宙循环中的一个小小环节。庄子的这种观点,并非否定个体的价值,而是提醒我们,要超越个体的局限,从更广阔的视角去看待生死。

这两种看似对立的观点,实则反映了生死观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孔子的观点,强调了个体在社会和文化中的重要性,鼓励我们积极参与社会生活,为时代和文化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而庄子的观点,则提醒我们,要有一种超脱的心态,认识到个体的渺小,同时也要看到个体与宇宙的联系。

在现代社会,我们应该如何理解和把握这两种生死观呢?首先,我们应该认识到,个体的价值不仅仅体现在对社会和文化的影响上,更体现在对自我价值的追求和实现上。我们应该像孔子一样,积极投身于社会生活,发挥自己的才能和智慧,为社会的进步做出贡献。

同时,我们也应该学习庄子的超脱和豁达。在面对生死、得失等问题时,我们应该有一种平和的心态,不被眼前的困境所困扰,而是从更广阔的视角去看待问题。这样,我们才能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实现内心的平静和自由。

此外,我们还应该认识到,个体与宇宙的关系是相互影响的。虽然个体在宇宙中显得渺小,但每个人的行为和选择,都有可能对周围的环境产生影响。因此,我们应该珍惜自己的生命,同时也要尊重他人和自然,努力维护一个和谐共生的世界。

总之,孔子和庄子的生死观,为我们提供了不同的思考角度。我们应该结合现代社会的特点,既要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发挥个体的作用,又要有一种超脱的心态,认识到个体与宇宙的联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有限的生命中,实现无限的价值。

0 阅读:0

小高语文在线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