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吴地:67、苏州拙政园的历史故事

弓长历史 2024-04-11 16:18:34

拙政园是苏州古典园林的代表作,为中国四大名园之一,1961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它建于明代,至今已有五百多年历史。它历经沧桑,几度兴衰,多次分合,屡易其主,演绎了许多令人感叹的故事。

一、王献臣购地拙政为园

明正德四年(1509),王献臣辞官回到了老家——苏州,在今苏州东北街购买了一块200多亩的闲地,经吴地著名书画家文徵明等人设计,在原大弘寺寺址基础上,拓建为园。其园当时"多隙地,有积水亘其中。"他就掘沼为池,堆土为山,"稍加浚治,环以林木″,建成后"有堂一,楼一,亭六,轩、槛、池、台、坞、涧之属二十有三,总三十有一″。他不是真想辞官,实是迫不得已。他虽然从小勤学,二十四岁就中进士,曾继父业为御史,也曾努力奋斗,但屡遭构陷,几涉险地。他觉得自己太拙太笨,实在不适为政。他想到晋代潘岳《闲居赋》中有"筑室种树,逍遥自得。……灌园鬻蔬,以供朝夕之膳,……此亦拙者之为政也″之句,就取园名为"拙政园″。这既是自嘲过去拙于为政,又安慰自己今后在此浇水种菜,闲居逍遥,亦是拙人可为之政。

王献臣朝堂为政自称拙,实不拙。园中闲居几十年,直至七十多岁寿终,他又称拙政,实际亦不拙。但他拙在教子,没教育好儿子。他死后,不肖之子与人一夜豪赌,竟将园输给了徐氏。王献臣辞官退隐,虽躲避了身祸,一生安然,但却家败于子,一家之业拱手送给他人。对此,他可能没有预料到。

二、陈之遴修园极尽侈丽

赌博赢得拙政园的是苏州贵公子徐少泉。他家居此五世而衰,拙政园也因此荒废、出卖,分为多园。崇祯四年(1631),徐氏将园东部十余亩荒地卖给刑部侍郎王心一,王在此营筑成"归田园居″。清初,徐氏西部部分地由钱谦益购得、建房,安置爱妻柳如是居住,留下了一段才子佳人的风流韵事。顺治十年(1653),徐氏将西部低价卖给同宗徐灿、陈之遴夫妇。徐灿是富家小姐,其曾祖父为建造留园的徐泰。陈之遴为大学士,正志得之时。为此,两人精心修葺此园,极尽侈丽。园内种植宝珠山茶三四株,花色鲜妍,江南仅见,最为时人称道,吴梅村为此作长歌题咏。可惜,好景不少,在外做官的陈之遴在购园多年后获罪,被发配至边远之地。徐灿一路追随陪伴。可惜陈之遴不仅至死也未见到修建侈丽的拙政园,园还被官府没收,先后成为驻防军府、兵备道行馆、苏松常道署。

三、李秀成合建忠王府第

拙政园为官府衙门时,康熙南巡时曾游此园。后多遭变化,几易其主。乾隆初年,园中部归太守蒋棨,修缮成"复园"。西部归太史叶书宽,修缮成"书园"。后又属程、赵、汪、查等姓。嘉庆二十五年,中部园地又成"吴园"。咸丰十年(1860),太平军进苏州,忠王李秀成以吴园及东部藩宅、西部汪宅合建成忠王府第,拙政园再度合一,归属王府。

见山楼,李秀成曾在此处理公务

四、新中国修建拙政园林

清军攻占苏州后,园中部作价入官,为巡抚行辕。1871年,江苏巡抚张之万入居吴园,过一年改为"八旗奉直会馆″,园仍名拙政园。1877年,园西部归富商张履谦,改成"补园"。民国时,汪伪江苏省政府设在此。抗战后,一度成为国立社会教育学院校舍。解放后,曾由苏南行署苏州专员公署使用。1951年11月拙政园划归苏南区文管会时,园中建筑多残破,文管会于是筹资按原样修复,并连通中西两部。1952年竣工后正式对外开放。1955年重建东部,1960年9月完工。虽然园内所存建筑大多为太平天国及其以后修建,然明清旧制尚在。清以前尚存元代大弘寺遗物"天泉″古井,明代遗构倚虹桥,明代文徵明手植紫藤(在现忠王府内,现存忠王府土地原属拙政园)。至此,东、中、西三部重归一体,拙政园以新貌面对世人。1992年,园中部以南住宅,辟为苏州园林博物馆。这部分住宅建于清代,主要建筑为康熙年间遗构。

天泉亭

倚虹桥

紫藤花

拙政园建前,园地一带曾有不少名士宅第等,如:三国时陆绩、东晋时戴颙、唐时陆龟蒙、宋时胡稷宅第。在元朝时曾建有大弘寺,张士诚时建有驸马府等。自明朝王献臣购地建拙政园至今,园或因家道衰落而易主、荒废,或因新主修建而亮丽,或因官府没收而作衙门,或用作会馆,或成为校舍,或一园分多园,或多园合一园,历经沧桑迭变,其背后蕴藏着许多或喜或悲的感人故事,令人慨叹。

0 阅读:17

弓长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