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卷静窗下,欣然笔墨间。6首古诗词,有关门的情感世界

荔枝姑娘诗词赋 2024-09-05 20:43:19

顾城创作的新诗《门前》其中有这么一段写得极好:

我多么希望,有一个门口

早晨,阳光照在草上

我们站着

扶着自己的门扇

门很低,但太阳是明亮的

草在结它的种子

风在摇它的叶子

我们站着,不说话

就十分美好

有门,不用开开

是我们的,就十分美好......

每个人总是渴望拥有一个简单而温馨的门口,那里既是生活的舞台,也是心灵的港湾,他可以与伴侣在生活的琐碎中相互扶持,在精神的追求中彼此理解。

这个门口如同在茫茫人海中的一盏明灯,始终照亮他的归途,温暖他的心灵。这种朴素而美好的愿望,早在《诗经》中便有体现,“衡门之下,可以栖迟。”那时的人们以横木为门,以简陋的房屋为家,却也能在其中找到安身立命之所。

正如陶渊明所吟诵的那样,“衡门之下,有琴有书。载弹载咏,爰得我娱。”

在古典诗词中,门被赋予了丰富的象征意义。它代表着家园故土,体现了人们对于家乡的眷恋和情感归属,同时也代表着人们内心的归属感和安宁。倚杖闲门外,笑对青山老。持卷静窗下,欣然笔墨间。让我们一起感受古人笔下的门看世界吧。

酌酒与君君自宽,人情翻覆似波澜。

白首相知犹按剑,朱门先达笑弹冠。

草色全经细雨湿,花枝欲动春风寒。

世事浮云何足问,不如高卧且加餐。

—唐•王维《酌酒与裴迪》

我为你斟酒,愿你饮后能自我抚慰,因人心犹如波涛,反复无常。朋友之间,即使相携到老,仍需时刻提防。若你期待富贵之人来提携你、帮助你,恐怕只会招来他的耻笑。

青青的草色,已被细雨淋湿,欲绽的花枝,却在春风中感到寒冷。世间事如浮云过眼,不值一提,不如卧于山林,尽情进食,珍重身体。

在王维的笔下,朱门代表了富贵豪富之家,这取自于红漆大门的形象。与衡门、柴门不同,朱门并无其他装饰。

然而,王维并非在此展示贫富悬殊的对比,如同杜甫所曾经表达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相反,他是为了安慰他失意的朋友裴迪,提醒他人心险恶不分贫富贵贱和知交深浅。有些人即便相知到白头,仍需相互提防;有些朋友仅仅因为自己先一步进入朱门,就嘲笑那些后来显贵却相识于微时的故友。

这首劝酒诗,是王维写给好友的安慰之语,同时也是他自我心灵救赎的言语。

王维一生中最大的污点,就是在安史之乱中被迫担任了安禄山的伪职,因此遭受人们的指责,甚至差点丧失生命。

若不是他的生死之交裴迪将他在狱中所作的“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僚何日更朝天”之诗呈送给圣上,以及他的亲密兄弟王缙自愿免职以替兄赎罪,盛唐诗坛的辉煌将会失去几分。

经过这次劫难,王维自然认识到了人情的无常和复杂,他选择在半官半隐的生活中寻求救赎与平静。

与王维一样,白居易也感受到了人性的悲凉,他感叹道:“贵贱交道绝,朱门叩不开。”

而崔郊则用“侯门一入深如海,从此萧郎是路人”来描述失去的爱情,表达了进入侯门的深邃如同大海般难以触及,从此与所爱之人成为陌路人的悲凉感受。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唐•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随着暮色降临,山色变得苍茫,路途的遥远愈发显得遥不可及。寒冷的天气中,茅草屋显得更加贫困凄凉。柴门外突然传来一阵阵犬吠声,那是归家的旅人在风雪之夜找到了温暖的避风港。

在历史的长河中,门最常见的表现形式是柴门,这象征着简陋、贫困或安贫乐道的隐逸情感。

刘长卿的五言长城诗中的柴门,体现了门的基本功能,即隔离风霜雨雪。天山远,白屋贫,都反映出柴门的简陋和主人的贫困。尤其在这样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感觉山路漫长,人生凄凉。

对于刘长卿来说,此时他正因小人的谗言而被贬到睦州司马,经历着人生的又一次风雪。能在芙蓉山逢雪夜宿,已是天涯沦落中的难得慰藉。

因此,当柴门被推开、犬吠声响起的时候,刘长卿知道这所山屋迎来了它的主人,正是家人期盼的风雪夜归人。面对此情此景,刘长卿是被这人间烟火的温暖所感动。

一扇柴门,就这样在犬吠声中分隔开了屋内的家人闲坐和灯火可亲与屋外的漫天风雪。

无论在外漂泊有多么艰辛,风雪有多么猛烈,只要回到这扇柴门小院之内,世界立刻变得安静而美好。

同样描述柴门,王维的“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则展现了他辋川隐居的闲情逸致。

黄景仁的“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则传达了寒门子弟无法尽孝的悲痛哀伤。

露湿晴花春殿香,月明歌吹在昭阳。

似将海水添宫漏,共滴长门一夜长。

—唐•李益《宫怨》

春天晴朗的早晨,桃花正盛开,花瓣上沾满了清新的露水。微风吹过,花香四溢,暗香满殿。月光皎洁,照耀着昭阳殿,夜晚的笙歌不断,热闹非凡。

宫漏里仿佛装满了海水,滴落的声音连绵不断,流淌不尽。在长门宫前,这滴答的声音整夜都没有停息。一切都显得如此宁静、祥和,却又充满了生命的活力和美丽。

李益的笔下的长门并不是一扇具体的门,而是指汉武帝的陈皇后陈阿娇被废黜后居住的长门宫。因为陈阿娇不甘心被废,所以找司马相如花费黄金百斤买得《长门赋》,让长门这一典故千古流传。从此,长门成为后世抒发失宠的宫怨象征,也成为文人士大夫寄寓怀才不遇的重要载体。

李益的这首宫怨之诗,除了描绘长门宫的典故,还添加了昭阳殿的历史背景。昭阳殿是汉成帝皇后赵飞燕的寝宫,成为得宠的象征。在春夜的场景中,有人得宠,花香四溢,月光明亮,笙歌悠扬,春殿上下都弥漫着君王的雨露与恩泽。

而另一边的宫廷别院,没有花前月下的浪漫,没有笙歌漫舞的欢乐,只有如同海洋般的宫漏,滴不完,流不尽。这样的长门深锁,宫漏长滴,锁住了青春与生命,滴尽了相思与绝望。还要残忍地看着它们一点一滴、一丝一缕地从漫漫长夜里消逝,直到香消玉殒。

在如此的得宠与失宠,热闹与清冷的对比中,将这黑夜与人生熬尽,是多么的悲凉啊。

同样地,刘皂的诗句“雨滴长门秋夜长,愁心和雨到昭阳”,描绘了秋雨长滴,此恨绵绵无绝期的情景。而曾经备受恩宠的梅妃江采萍,也被杨玉环夺去了宠爱,“长门尽日无梳洗,何必珍珠慰寂寥。”这些长门比喻下的失宠女子,生命之门已经被禁锢,她们只能如白居易所默默慨叹:人生莫作妇人身,百年苦乐由他人。

怅卧新春白袷衣,白门寥落意多违。

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

远路应悲春晼晚,残宵犹得梦依稀。

玉珰缄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

—唐•李商隐《春雨》

在新春之际,我穿着白夹衣躺在床上,心中怅然若失。幽会的白门已经冷落,我心中惘然不已。透过雨丝,我凝视着远处的红楼,倍感冷寂和孤独。雨滴如珠箔般飘打在灯笼上,我独自归返。

你远在他乡,到了春晚应更加悲凄伤感吧?只有在残宵的梦中,我们才能聚首,那情境依稀空泛。我已经备好了耳环和情书,却不知道如何才能送达;只能寄希望于万里长空,希望飞来的鸿雁能够传递我的思念之情。

李商隐笔下的白门,是金陵的别称,也是男女幽会的代名词。在一个春雨朦胧的夜晚,李商隐怀念着曾经与爱人相会的场所,心中充满着寥落与忧伤。他披着一袭白衣,独自回味着往事,感受着春雨的绵长与多情。这些雨滴落在他内心,成为一种阻隔与追寻的象征。

李商隐在诗中用“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描绘出一种朦胧凄迷的氛围,与下文的残梦难续、锦书难寄巧妙地呼应。他所思念的人是谁并不清楚,但可以通过红楼的夜雨和白门的寥落意象感受那份求而不得的怅惘、哀怨与凄迷。

李商隐的命运与此相似,他一生陷入牛李党争无法自拔,既追求爱情自由,又在现实碰壁后向令狐绹求助,寻求谅解与支持。在一次次的失望与追寻中,不断感受着白门的阻隔和红楼夜雨的冷清。

世间有许多痴情之人,愿意为白门驻足,如徐凝的“香死博山炉,烟生白门柳”,以及陈完的“莫忘白门分手处,绿杨残照乳莺啼。”

宿昔朱颜成暮齿,须臾白发变垂髫。

一生几许伤心事,不向空门何处销。

—唐•王维《叹白发》

从前朱颜变成了年迈老人,转瞬间黑发变成了小孩。一生中经历了多少伤心的往事,没有出路可通往空门。

就像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所描述的,“看破的遁入空门,痴迷的枉送了性命。”当贾府这座巨大的树木倒塌时,贾宝玉选择了进入空门寻求解脱。

同样寻求解脱的还有王维,他的生命在外人看来如同开挂一般,21岁就状元及第,成为诗、乐和画坛的新星,晚年更官至尚书右丞,风光一时。

但对王维来说,他也有伤心的往事。他初入官场时,因下属擅自使用专供皇帝享用的舞黄狮子,而受到牵连被贬为济州司仓参军。在安史之乱中,他又无奈地做了安禄山的伪官。

与他感情深厚的妻子刘氏也英年早逝,王维此后“丧妻不娶,孤居三十年”,看透了生死悲欢。

有着佛学慧根的王维,一生时隐时仕,空门成为他无法摆脱的心灵归属之地。

当他走到水流尽头的地方,就坐下来观看云起的变化。最终,王维以自己的方式,成为了一代诗佛。

晚年向佛的白居易,也曾与鸟窠禅师交往:空门有路不知处,头白齿黄犹念经。

对于古代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来说,“空门寂寂澹吾身,溪雨微微洗客尘”,是他们忘却尘世悲欢的出路。

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

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

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

幽映每白日,清辉照衣裳。

—唐·刘昚虚《阙题》

山路上被白云隔断,仿佛尘世之外。春光如同清澈的溪流,源源不断,悠长流淌。不时可见落花随水漂流而来,飘散着淡淡的香气。

闲静的荆门,默默面对着曲折的山路。柳荫深处,隐藏着读书的斋堂,古朴而宁静。每当太阳的光线穿过柳荫的幽静,那清幽的光芒便洒满衣裳,犹如一道温暖的光芒。

这里,仿佛是尘世的另一端,远离喧嚣,唯有自然与宁静共舞。每一个细节都散发着诗意,每一刻都充满了静谧与和谐。这是大自然的馈赠,也是心中那份宁静的追求。

在这广袤的人世间,总有一扇门,无论贫穷或富贵,无关世俗常理,只关于个人的宁静和悠闲,这扇门叫做闲门。

刘昚虚笔下的闲门,位于山林之间,浮云之上,青溪旁,落花中。这扇闲门,阻隔了尘世的喧嚣,拒绝了世俗的打扰,同时迎接着白云青山、溪水花香。

最妙的是那柳树深处的读书堂,它展望曲径通幽,展望书海的诗香,使门更显悠闲,使心更显宁静。

这样的超脱世俗,就像刘昚虚本人在正史中的生卒年不详,但他仍有15首诗被收录在《全唐诗》中。严羽在《沧浪诗话》中,将他与王维、韦应物等人并称为“大名家”。

在同样的闲门前,刘长卿在寻找隐士未遇时也曾驻足,看到“白云依静渚,春草闭闲门”。

皇甫冉也曾心生向往,“何事闲门外,空对青山老。”

王随更是欢喜,“闲门半掩庭花落,啼鸟一声烟树深。”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