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仁宗为何留下了好名声,实际上宋仁宗并不是一个好皇帝

清水空流 2022-10-30 09:27:21

宋仁宗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中的第一个庙号是“仁”的君主,12岁登基,23岁亲政。在位42年。如果仔细观察一下宋仁宗在位期间的政绩,几乎是没有任何政绩可言,可以说是乏善可陈。就是他在位期间,对内土地兼并日益严重、“三冗”开始严重,对外增加对辽“岁币”,丢失河西之地,西夏彻底独立。同样赠送“岁币”。宋哲宗在位的时候,苏辙对哲宗说:“要效仿仁宗皇帝”。宋哲宗对此反讽:“参政让朕学仁宗,是让向西夏和辽国增加岁币吗”,苏辙顿时哑口无言。

明代大思想家王夫之对宋仁宗评价就不高,他认为宋仁宗中认“无定志” ,使“吏无适守,民无适从”。说白了,就是朝令夕改。虽然宋仁宗在位期间,几乎集中了北宋所有的名臣贤相,可依旧是农民起义不断,对外毫无建树,就更别说收复燕云了,在我看来,北宋的九位皇帝,真正属于雄主的只有宋太祖和宋哲宗,可惜二人都是英年早逝。都说宋仁宗百事不会独会做官家,宋徽宗是百事都会就不会做官家。这样评价宋仁宗就是因为他平衡政治玩得好。宋仁宗最值得称道的就是他有自知之明,没有瞎折腾,由于没有治国的能力,也只有一味地在“仁”字上下功夫,虽然也玩弄权术,终归是有节制的,也没有过度纵容自己的欲望。

在后世宋仁宗普京这么高,很大程度上就是在于他符合儒家士大夫的所界定的好皇帝的标准。符合封建王朝话语体系下的皇帝标准,如果不按照封建士大夫的标准来界定,宋仁宗 并不是一个合格的君主,对比秦皇汉武差的太远,也不如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宋仁宗的政绩更是一团糟。在接见辽朝使者的时候,赵祯突然语无伦次,手舞足蹈起来,宰相文彦博只好对辽使解释为这是皇帝饮酒过量所致。此时无论怎样来看,都是重大的外交危机。更严重的是,宋仁宗极为好色。

在“庆历新政”的问题上,范仲淹最终失败的原因就在于宋仁宗本人在这件事情上表现出的妥协,软弱,摇摆不定。但此事宋仁宗没有深究,对比后来的王安石变法对宋朝政治造成的恶劣后果,也确实证明了宋仁宗的宽厚。这也就说明了宋仁宗的好名声就是跟官僚士大夫妥协换来的,更确切地说,他的“好名声”都是王安石变法后才出来的,由于新旧两党彼此党同伐异,相互伤害,这些人想起宋仁宗期间的政治“平和”就此硬生生造出来的宋仁宗的“仁”。宋仁宗时代,是北宋的黄金时代,唐宋八大家,六个出现在仁宗时期,这是仁宗政治稳定,文化昌明的体现。

仁宗在位的时候,制度的优缺点都已经彻底体现出来。优点就是经济发达达到巅峰,而缺点就是军事上的日益废弛和冗官的日益严重。宋仁宗对此却毫无办法和举措。万幸的是宋仁宗在位期间还在国家上升期继位的,所以不管怎样,他还是有足够时间去享受一个繁华盛世的,生前身后名声都不错。但他的儿孙们就没有这个运气 了。实际上,宋仁宗就是一个平淡无奇的帝王,却在死后声名越发显著。实在是令人费解。

我是清水空流,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

0 阅读:36

清水空流

简介:历史的守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