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WI-1000XM2体验:降噪和音质都不妥协,无线降噪的最优形态

两点半 2020-07-28 17:44:51

盼望着盼望着,索尼 WH-1000XM3 来了;

盼望着盼望着,索尼 WF-1000XM3 也来了;

盼望着盼望着,索尼 WI-1000XM…3,不对,WI-1000XM2 终于来了。

众所周知,索尼旗舰级别的降噪产品有着三款型号分别涵盖三种不同的形态:头戴式、真无线以及颈挂式。在头戴式的 WH-1000XM3 和真无线的 WF-1000XM3 相继面世的之后,上一代呼声最高的颈挂式「降噪圈」WI 系列也终于在 IFA2019 亮相,并于 2019 年 12 月正式上架。

虽然在命名上,WI-1000XM2 并没有像 WF-1000XM3 那样直接快进至「3」代的命名后缀,但从其升级的配置来看,它已经用上了这一代索尼降噪家族的标准配置,革新了颈挂式无线降噪耳机的新高度。

从冬天来到了夏天,我终于有机会体验到了这款耳机。

经过一段时间的体验,我发现 WI-1000XM2 不但用上了当代索尼降噪家族的标准配置,而且还对 WI-1000X 的小毛病进行了优化升级。

小巧轻盈的硅胶颈挂式设计

首先要解决的,就是颈挂式耳机的佩戴舒适度。对此,索尼从外观设计和整机重量两个方面去入手改进。

有别于第一代「降噪圈」WI-1000X 的硬质颈挂设计,新一代的索尼 WI-1000XM2 转向了采用软式硅胶材质打造的颈带设计。类似的设计,之前我已经在 WI-C600 上看到过,当时我还亲切地将其称之为「小降噪圈」。

索尼 WI-1000XM2 与后颈贴合的颈带部分,是完全由灵活柔韧的硅胶材质打造而成,能够进一步适应并贴合到用户的颈部,即便是穿着有衣领的衬衣时,要将耳机塞入衣领内也非常轻松。

材质的亲肤感一直向下延伸至主机内壁处,大幅降低了颈部的异物感。硅胶颈带的左右末端是主机和电池的位置,两侧的重量平衡做得非常不错。

因为柔软硅胶材质的加入,要收纳 WI-1000XM2 也变得容易起来,可以放入专属的小巧收纳盒,也可以随意塞入口袋里。

在使用硅胶颈带的设计之余,索尼对 WI-1000XM2 的电池组和芯片等元器件的尺寸都作出了有效控制,相比上一代缩小了近一半左右。随之而带来的,是整机重量降至约 58g 的轻盈水平。

无论是长时间的颈挂,还是随身携带塞进口袋里,它都能够胜任,不会给用户带来任何累赘的感觉。

电源键位置位于颈挂的左侧上方,长按开机,紧接着继续不放大约 6 秒钟左右进入配对模式,单击一下可以通过语音提醒的方式,了解到耳机的电池余量百分比。这个电源键的逻辑还是与前作保持一致。

而颈挂左侧的内侧位置,索尼把 USB-C 接口和 3.5mm 耳机接口放在了此处,充电用的 USB-C 接口表面配备了防尘塞,而与音频线连接的接口,也终于从原来共用数据接口的方式,变为如今的 3.5mm 公对公的设计,便利性得以大幅提升。有线连接的功能也与前作一样,有电没电都能够使用,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颈挂的右侧应该是电池组,所以上边没有其他接口和按钮,仅在上方放置了一个 NFC 一触即连的感应标签。

由于颈挂两侧的主机和电池组尺寸都缩小了许多,所以原来收纳线材的线槽已经被取消了,两根延伸出来的耳机线材也变为了面条线的设计,降低了线材缠绕。同时考虑到收纳的问题,耳塞处还采用了磁吸设计,左右耳塞相互吸附后就可以稳定地挂在用户的胸前。

主机尺寸得以缩小的原因我觉得还有一点,那就是索尼将电源键以外的操控按钮,包括音量和播放控制按钮都独立了出来,以传统线控的形式,放在了左侧耳机线上。同时,环境声控制按钮以及通话麦克风都放在了这里。

这样做的好处也有两个,一是比起以往通过颈圈内侧去控制音乐和环境声控制,通过线控来操控会更加自然一些,起码眼睛的余光还是能够轻松地看到按钮的位置。

另一个好处就是通话质量得到了非常显著的提升,终于来到了「能用」的程度。

颈挂式耳机相比起真无线耳机有个好处,就是不使用的时候也可以保持挂在颈上,要用的时候,拿起耳塞塞进耳朵就好了。

耳塞腔体部分也一改以往偏向「U 盘」的长条形设计,WI-1000XM2 采用了倾斜式耳塞设计,让耳塞更加深入耳道,在更好地隔绝噪声的同时,佩戴更稳固贴合,行走中也不会意外脱落。而且,耳塞可以舒适稳定地与耳腔贴合,带来了舒适的佩戴感。

音质和降噪都不容妥协

对于索尼颈挂式无线降噪耳机来说,降噪和音质,缺一不可。

正如前文所述,虽然索尼 WI-1000XM2 的命名后缀是「M2」,但实际上,它已经用上了索尼 1000X 降噪家族的第三代配置,WI-1000XM2 与 WH-1000XM3、WF-1000XM3 一样,均搭载了索尼 HD 降噪处理器 QN1。这就是降噪和音质获得提升的根本原因。

这块芯片最早是随着索尼 WH-1000XM3 的发布而亮相的,索尼当时直接在发布会上宣布:「用上 QN1 之后的 WH-1000XM3,降噪效果提升至原来的 4 倍。」

随后,索尼在之后推出的真无线 WF-1000XM3 上推出了更低功耗的 QN1e 芯片,有着相近的降噪效果,但音频处理的上限从 32bit 下降至 24bit。对于真无线降噪耳机来说依然是游刃有余。

但这次,索尼在 WI-1000XM2 上直接应用了 WH-1000XM3 同款的 QN1 芯片,所以理论上是可以实现同级别的降噪和音质解码水平。

比起前作所采用的「S-MASTER HX+降噪控制芯片」方案,QN1 集成了数字降噪处理器、32bit音频信号处理器、数模转换器和模拟功率放大器,以实现高信噪比和低失真的音质表现。同时,WI-1000XM2 采用了蓝牙 5.0 连接,支持 LDAC 和 DSEE HX 数字声音增强引擎。

在降噪方面,除了 QN1 芯片以外,索尼还在 WI-1000XM2 上加入了双反馈麦克风结构,前反馈麦克风位于耳机腔体的外侧,可以收录外部环境的噪音,而后反馈麦克风位于耳机腔体的内侧,可以收录到耳朵里面的反馈声,进一步捕捉到更多且更准确的环境音信息,让 QN1 生成更高精度的反响声波对噪音进行抵消。

在这样的配置加持下,这一代 WI-1000XM2 的降噪能力依然站在行业的头部位置,而且相比起上一代降噪圈来说,M2 的降噪效果会更加自然一些,消去了原来轻微的头部回响,并让整体的降噪强度上了一层楼,存在感会更强一些。

与我之前日常通勤的 AirPods Pro 和 WF-1000XM3 相比的话,WI-1000XM2 的降噪能力是要在这两款真无线耳机之上的,尤其是高频噪音的消噪强度,WI-1000XM2 的优势会非常明显。至于与其他颈挂式降噪耳机相比?不好意思,它们可能要先去问问初代降噪圈同不同意先。

估计索尼对降噪麦克风元件也进行了升级,所以在我打开「环境音模式」时,外界的声音到达耳朵的时延进一步得以降低,而且声音效果更加自然,少了一些机器声,而又多了一些立体感。

不过在耳压处理上,索尼加入了气压优化功能,这项功能对于差旅人士来说非常有帮助,但在日常表现中,耳压的佩戴舒适度还是要比 AirPods Pro 略逊一筹。

单元部分,索尼 WI-1000XM2 采用了圈铁混合驱动单元,使用了索尼自主研发的 HD 混合驱动单元结构,根据索尼官方介绍,其内置的 9mm 动圈驱动单元可以提供强劲有力的低频和清晰的中频,自然清澈的高频则交由前置的动铁单元去展现。

由于改变了单元结构,所以 WI-1000XM2 声音表现也有了不少变化,如果说初代是让中高频站了 C 位,那么这次就应该是让低频和中频站回了 C 位。先要说明的是,此次试听过程我主要是与 iPhone 搭配连接听在线流媒体,包括 Spotify、网易云以及索尼精选 Hi-res 这三个平台的曲目。

索尼精选上不乏一些古典乐和爵士乐,通过这些曲目可以听得到,索尼 WI-1000XM2 的高频表现虽然变得更亮了,但可能由于 AAC 连接的原因,细节处理还是会差了点意思,有种解析力提不上来的感觉。

而在《Closer》这种流行曲目下,低频鼓点带来的冲击力显然要更强一些,虽然人声也会稍微靠前一些,但整体听起来显得更加饱满,是会令人上瘾(tou)的类型,后劲很充足,很适合用来听流行曲目。

但当我将设备从 iPhone 换到 Android 旗舰的时候,LDAC 功能终于得以被激活,除了继承上述的音质表现以外,在无线音源信息量得以提升的情况下,高频部分一下子就变得更清脆明亮,解析力也得到了完整的释放,中低频的量感也获得了提升。看起来索尼 WI-1000XM2 的素质得到了提升,所以也会更挑音源和连接方式了。

比较好玩的是,此次索尼 WI-1000XM2 也支持了 360 RA 的功能,配合索尼精选里的 360 RA 曲目,这种新鲜的环绕听感着实让我感到惊艳。

线材和接口的通用性提升也是此次索尼 WI-1000XM2 的大亮点。升级至 USB-C 接口和 3.5mm 音频接口之后,WI-1000XM2 的兼容性有了很大的提升。根据官方数据,一次充满电可以带来 10 小时的无线聆听续航,在实测表现下,它可以在降噪开启的情况下提供大约 5~6 小时的续航。

而且,索尼 WI-1000XM2 还支持「快速充电功能」,约 10 分钟就可以提供约 80 分钟播放时间。

它依然是「无线降噪最优形态」

要问上一代的降噪圈 WI-1000X 有多火,可能我以前发布过的两条微博可以回答到这个问题:

在降噪耳机刚刚开始盛行的 2018 年,身边的小伙伴已经有不少人都入手了 WI-1000X 这款颈挂式降噪耳机,而在公司部门小组内,更是人手一个的标配。时至今日,通勤时在广州地铁也可以看到有 WI-1000X 用户。

现在考虑蓝牙无线耳机,尽管已经开始将「降噪」这项能力加入到必选项了,依然有不少人首先会去考虑「真无线耳机」类别的耳机产品。真无线耳机最大的好处,就是它没有了线材的束缚,但为此而作出的牺牲,包括了需要充电盒去收纳,充一次电只能用数小时,要记得替盒子也充电,音质可能也一般,而且切记不要把耳机弄丢等等。

少了线材的束缚,却多了许多本不应该出现的无形束缚。

所以,来到了 WI-1000XM2,我依旧抱有原来的观点,颈挂式的它才是索尼无线降噪家族里最优的形态。

凭借着新升级的硅胶颈带外观设计,以及 QN1 芯片加持下的降噪能力和音质表现提升,索尼 WI-1000XM2 由此成为了我眼中目前最好的一款无线降噪耳机。

0 阅读:209
评论列表
  • 2020-07-29 17:13

    可惜的是这货不防水,要是IP68防水就完美了

两点半

简介:我是十三,我对数码体验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