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登修筑匡琦城,断绝了孙吴进取青徐之路

熠彤说历史 2024-06-12 15:03:49

东汉十三州之一的徐州,位于现在江苏省的长江以北,安徽省东部平原,及山东省南部。

徐州南部地势平坦,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

孙吴集团要从江东北伐,有徐州南部广陵郡的邗沟,和扬州九江郡的巢湖两条路线。东边的邗沟可直通淮河,北伐中原更为便捷。

(孙吴后期不从广陵郡方向进攻)

但奇怪的是,三国孙吴集团后期一系列的北伐战争,主要都是针对的巢湖、合肥方向,几乎不再从徐州的广陵方向北上。

这是因为孙策、孙权兄弟,早期在陈登修筑的匡琦城,连栽了几个跟头造成的。

正是邗沟边上的匡琦城,让孙吴几次尝试失败后,彻底放弃了从广陵邗沟北上的企图,从而保障了北方的徐州、青州长期的安宁。

陈登建匡琦城的目的

匡琦城的记载,首现于199-200年孙策派人两攻陈登的匡琦之战,孙策军两次都败了。

“匡”本义指古代盛饭的方形器具,引申为“方正、端正”之义。

“琦”是“美好、不平凡”的意思。

从城名我们大概能推断,匡琦城是一座地基为方形的不平凡之城。

(军事堡垒匡琦城)

匡琦城有着如此强大的防御能力,却没出现在196年袁术、刘备对峙于淮河之战。

可推知,匡琦城当为197年陈登为广陵太守后所建成。

陈登在广陵郡的治所,在射阳县的射阳城,古城遗址位于今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射阳湖镇,西离现在的盐城市射阳县挺远的。

广陵太守陈登治射阳(城)。--裴注《三国志·孙破虏讨逆传》引《江表传》

匡琦城是陈登在古射阳县,即今宝应县境内,择邗沟岸边的军事要道上,修建的一座纯军事堡垒。

(陈登的广陵郡)

了解匡琦城,我们先来理清下陈登建造它的历史背景。

193年,立足淮南的袁术自称“徐州伯”,向徐州南部的广陵郡发起了进攻。

由于下邳相笮融南逃途中杀死了广陵太守赵昱,南徐州两郡国失主,下邳陈氏家族的陈瑀、陈登叔侄勇敢地站了出来,领导南徐州军民对袁术大军进行了近三年的顽强抵抗。

之所以能坚持这么久,下邳陈氏采取了依托邗沟防守的战术,前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陈瑀陈登用邗沟防线抵抗袁术大军)

但后来袁术从邗沟南部越过了邗沟,下邳陈氏野战的短板再次凸显了出来,无法阻止沿邗沟北上的袁术军,丢失了整个徐州淮河之南。

因此形成了196年刘备与袁术对峙于淮河的局面。

197年陈登为广陵太守,他深刻反思了之前失败的教训,需要进一步发扬家族善“造势”防守的战法。

于是,不将郡治所设在邗沟西边的传统治所广陵城,改设到东边的射阳城,继续保留了对抗西边袁术的邗沟防线。并在邗沟东岸要道处修筑起匡琦城,对沿邗沟北上之敌,上了一把琐。

(陈登到广陵时的局势图)

当然,陈登这个加固的防御体系不只为了对付西边的袁术,也为了对付南边的孙策。

就在不久前,孙策派吕范袭灭了屯兵海西的陈瑀,让下邳陈氏蒙受了巨大的损失,这让陈登耿耿于怀,有志于向孙策复仇。

进攻不是这个家族的强项,要慢慢来,但要先确保能防守住不败。

孙策势力在广陵南边,邗沟防线对他们不起作用,新建的匡琦城,就是用来对付他们的不可逾越的堡垒。

(文武双全有胆有识志向高远的陈登)

事实是,匡琦城做到了!陈登做到了!

陈登不但精通水利,之前改道开凿了邗沟西道,而且对筑城术也是很有研究的。

他对匡琦城的择址和建造,极具智慧。

匡琦城的地理位置

广陵郡主要的交通路线是水路。

京杭大运河淮扬段的前身邗沟,连通长江和淮河,纵贯广陵南北。

邗沟由春秋时期吴王夫差组织人力开凿,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一直是南北重要的交通要道。

(匡琦城位于邗沟入樊良湖的南端湖口)

《春秋》哀九年,吴城邗沟,通江淮。杜氏曰:于邗江筑城穿沟,东北通射阳湖,西北至末口入淮,以通粮道。是也。--《读史方舆纪要·卷二十二 南直四》

夫差开凿邗沟时,利用射阳湖缩短了开凿距离,往射阳湖方向绕了一大圈。

淮湖纡远,水陆异路,山阳不通,陈登穿沟,更凿马濑,百里渡湖者也。--《水经注·淮水》引蒋济《三州论》

马濑,白马湖也。--顾炎武《郡国利病书》

后来蒋济劝曹丕枯水季节大规模船队别走邗沟,水路会不畅通时,提到了陈登开凿白马湖所在的邗沟西道一事。

(陈登开凿邗沟西道改道)

陈登选择关要位置筑匡琦城,自然有总扼旧道和西道之功能。

故匡琦城应位于,分出两道的樊良湖南端的邗沟出口处。

匡琦城起到的重大作用

陈登治理广陵不到一年,便百废俱兴,军民都任其驱驰,指哪打哪。

匡琦城也顺利落成。

有了匡琦城和整个广陵郡作后盾,陈登对孙策产生了底气,有了“吞灭江南之志”。

(裴注《三国志·吕布传》引《先贤行状》)

199年趁孙策西征黄祖,陈登派出间谍到江东,授予严白虎余党印绶官职,准备图谋江东。(裴注《三国志·孙破虏讨逆传》引《江表传》)

(孙策兄弟跨不过匡琦城)

而孙策也有趁袁绍官渡之战在即,北上偷袭曹操的想法。(《三国志·孙破虏讨逆传》)

九江郡巢湖的水道,哪有邗沟便捷!

年轻气盛的孙策,没把一座小小的匡琦城放在眼里。

先后两次派出十倍(裴注《三国志·吕布传》引《先贤行状》)于陈登的大军北攻匡琦,第二次还是由孙权为统帅,结果都惨败而归。

(孙)权征合肥,命(张)昭别讨匡琦。--裴注《三国志·张昭传》引《吴书》

孙权赤壁之战后又做了一次尝试,当时陈登已亡,但张昭仍拿匡琦城没有办法。

从此,孙权再也不走匡琦这条路线了,改从巢湖、合肥一线北伐,换来了青州、徐州百姓几十年的太平日子。

(陈登缔造了青徐两州的太平)

总结

陈登建匡琦城,是吸取家族多年失败教训之后的举措,在两次对抗孙策的战争中得到了检验。

或许让他没想到的是,即便在他死后,匡琦城仍是青徐两州的定海神针,让孙吴几乎放弃了从青徐北伐的想法,给家乡父老带来了长久的安宁。

而兴建匡琦城,又是下邳陈氏整个家族命运的转折点。

在此之前,下邳陈氏连连遭受挫败,四处找寻出路;而此城建起后,陈登迅速崛起,不但见证了宿敌袁术的灭亡,还得以割据一方。

不得不说,匡琦城的确是一座不平凡的四方城,名副其实!陈登也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

2 阅读:16

熠彤说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