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男子垄断东京火葬场,包揽日本人丧事一条龙,每年赚4.5亿

天下战史事 2024-06-23 13:44:06

日本的火葬场让一位中国人垄断了!

在日本一共9家火葬场,其中6家被中国全权掌控,光利润每年就净赚4.5亿。

可以说,中国垄断的这些火葬场开日本殡葬业的先河,就连本首相安倍的葬礼都是这家公司给提供的。

或许,日本人这辈子可能都想不到,他们死的安不安生,都是由中国人来说了算的。

那么这位中国人是谁?为何有如此让人赞不绝口的本事?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中国制造"全包"日本人后事·——»

罗怡文直接"全包"了日本人的后事,这一点令人惊讶。不仅是火葬场被罗怡文控股,就连日本人离世后所需的各种用品,也几乎全部来自中国的生产线。

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棺材和墓碑两大殡葬必需品了。

据统计,日本市场上九成的棺材都来自中国的"棺材之乡"——山东曹县。这里有上百家专门制作棺材的工厂,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每年收入能达4.5亿人民币。

这些工厂在生产过程中,专门针对日本人对棺材的特殊需求做了大量创新。

比如采用易燃的桐木,满足日本火葬的习俗;比如将棺材做成可瞻仰的特殊造型,迎合日本人重视仪式感的传统等。正是这些贴心的设计,让山东棺材在日本市场上占据了绝对优势。

除了棺材,日本人使用的墓碑也几乎被中国制造垄断了。据不完全统计,高达八成的日本墓碑都出自福建惠安这座"石雕之都"。这里的石匠们经过数百年的技艺传承,堪称是雕刻大师,作品不仅畅销日本,在国际上也享有盛名。

有评论戏称"日本人虽生不见中国,但一死就全靠中国制造了"。这番话一点没有夸张,因为2023年前10个月,日本就有超过130万人离世,其中绝大多数人的后事都或多或少地牵扯到了中国制造。

«——·中国制造安排安倍晋三后事·——»

安倍晋三作为日本前首相,生前对华政策强硬,在执政期间多次拱火中日关系,对中国抱有深深的戒心。但命运却是弄人,2022年7月他在一场竞选活动中遇刺身亡,举国为之哀悼。

安倍的丧葬费用高达14.6亿日元,其阵仗之大可见一斑。而让人啼笑皆非的是,主办这场隆重葬礼的竟是一家中资公司——罗怡文掌控的东京博善株式会社。

可以说,安倍这位主将,生前虽对中国充满戒备,但归平之时,后事却全交由中国人主导。

无论是火化他的那座火葬场,还是盛装他骨灰的棺材,亦或是供他安息的墓碑,都来自中国制造。

一些评论调侃说,安倍晋三彻底"成了中国通"。安倍丧葬一事,引发了日本社会一片哗然。

«——·罗怡文-生意人的嗅觉·——»

上世纪80年代,年轻的罗怡文还是一名满怀理想的上海财经大学毕业生。大学时代的商业思维训练,为他未来铺垫了第一桶金。毕业后,他辞去体面工作,奔赴日本留学深造。

作为一名外国留学生,语言障碍无疑是最大的困扰。但聪明的罗怡文迅速发现,同为留学生的中国同胞也面临这一问题。他立刻嗅到了商机:为在日同胞提供一份报纸,解决获取信息的燃眉之急!

这份面向留学生的中文报纸一经面世,便受到了热捧。大量订阅为罗怡文带来了第一桶金。

有了这笔可观的启动资金,罗怡文的目光很快就锁定了家电零售巨头乐购仕。

当时乐购仕正陷入资金危机,罗怡文凭借自身在华人圈内的影响力,成为乐购仕新东家苏宁电器的中间人,并一度出任乐购仕总裁,主导企业改革。

在罗怡文的运作下,乐购仕将业务重心转向了面向中国游客的免税店。

随着2000年代中国游客赴日潮的兴起,免税店的运营模式使乐购仕赚取了可观的转手暴利。那几年,中国游客扫荡日本的景象,背后都少不了罗怡文的功劳。

«——·罗怡文入主日本殡葬行业·——»

虽然免税店业务一度为罗怡文带来了可观收益,但这毕竟是与中国游客热潮相关的昙花一现式商业模式。随着时间推移,中国游客的新鲜劲逐渐消退,免税店的魅力也随之减弱。

敏锐的罗怡文很快意识到,单一的免税店业务难以为继,必须开拓新的赢利增长点。他在日本殡葬行业的商机上嗅到了新的赚钱机会。

殡葬业虽然冷门,但其市场需求是永恒和刚性的。据测算,日本每年约有130多万人离世,而且由于人口老龄化加剧,这一数字仍在不断攀升。可以说,殡葬业是一门永不衰的百亿生意。

罗怡文眼光独到,他发现日本著名的印刷企业广济堂有意出售旗下子公司东京博善株式会社的股份。而这家公司恰好主营殡葬业务,垄断了东京70%的火葬场市场。

凭借多年在日本打拼积累的资金实力,罗怡文连番出手,终于高价拿下了广济堂40%的股权,成为公司最大股东。从而,东京七成火葬场被这位中国人直接接手。

«——·日本人的殡葬习俗给予的机会·——»

殡葬行业之所以成为罗怡文必争之地,关键在于他对日本独特文化习俗有着深刻洞察。

对于生死这种重大仪式,日本人向来极为看重。

他们普遍认为,家中如有火葬场则会给人带来不祥之兆。正因如此,东京这座人口密集的大都市,竟只开设了区区9家火葬场。

除了对火葬场地点的挑剔,日本人在整个殡葬流程中更是讲究至极,对亡者的最后一程无不精心安排、精雕细琢,从丧葬仪式到下葬入土,无一处不体现日本人对祭奠先人的虔诚与敬意。

而在这些繁文缛节中,价格似乎已不那么重要。日本人普遍愿意为死者付出重金,只求最后一程体面端庄、隆重有礼。

敏锐的罗怡文早就洞察到了这一点。他以低廉的价格、高效的服务迅速赢得了日本民众的青睐,将其他老牌殡葬公司渐渐挤出了市场。

同时,日本的人口老龄化问题也为罗怡文的生意火上添淋。据统计,日本平均每小时就有170余人离世,这么高的死亡率造就了殡葬业极为旺盛的市场需求。可以说,这是罗怡文千载难逢的商机。

除了文化和人口的因素,日本狭小的国土面积和资源匮乏,也成为罗怀文掌控殡葬业的一大助力。由于国内缺乏大规模的木材和石料资源,日本不得不大量进口棺材、墓碑等殡葬用品。而这正好为罗怀文从中赚取差价垄断利润创造了便利条件。

所以,日本独特的文化传统、人口结构和资源环境,共同造就了罗怡文在当地殡葬业的一骑绝尘。

«——·中国人依托资源优势插足异国·——»

纵观罗怡文在日本殡葬业的成功之路,不难发现他是如何充分利用本土资源优势,在日本这片热土上生根发芽的。

山东、福建集中了中国最优质的木材和石料资源,这是制造优质棺材墓碑的先决条件。再加上当地民间手艺人的非遗技能,产品质量得以保证。

更重要的是,中国庞大的人口红利带来了足够的规模效应,使得产品价格远低于日本本土同类产品。

一旦抓住了殡葬这个日俱增的永不衰市场,罗怡文只需坐收渔人之利。通过提供价格实惠且仪式感十足的一体化服务,他成功赢得日本民众的钞票投票。

无独有偶,在罗怡文之前,我国的服装、家电等制造业就已在日本站稳了脚跟。殡葬行业只不过是另一个中国制造乘虚而入的例证。

这背后是中国改革开放带来的综合国力提升,也印证了中国制造正在世界范围内赢得认可。

归根结底,日本只是开了个头,中国企业若识时务者,肯定还会在更多领域力挽狂澜,主宰未来。只待我们拭目以待罢了。

0 阅读:1849
评论列表

天下战史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