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岁女孩扬言懒得考清华北大,出成绩后才知,她是真的懒得考

天下战史事 2024-06-23 13:44:08

“其实我也想过上高三考清华北大,但是就是懒。”

这话是16岁高二少女冼奇琪接受采访时说的话。

清华北大是我国的顶尖学府,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地方,此话一出,网友们立刻对她的狂妄言论冷嘲热讽。

可没想到,她的成绩公布之后,所有人啪啪打脸。

原来,她是真的懒。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我就是懒得考清华北大·——»

2020年6月25日,当中国科学院大学公布了最新一期少年班名单时,网友们发现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名字——冼奇琪。

这个女孩才16岁,依然是个高二学生,但却脱颖而出,成功被这个国内最高学府之一的少年班录取。

对于绝大多数高中生来说,能被中科大少年班录取简直是人生的最高殊荣,因为中科大就相当于中国版的“麻省理工”,是无数学子梦寐以求的地方。

而人们关注冼奇琪不只是因为她的年纪,而是在公布结果之前,她就在在采访中公然狂言:"我懒得考清华北大。"这番狂妄的话一出,网上一片哗然,纷纷对她指指点点、痛加侮辱。

有人说她是"白日做梦"、"不知天高地厚",更有人直接开骂:"等着你没考上的笑话!"当时,所有人都认为这无疑是一个目空一切、狂妄自大的少女在说大话。

然而,当冼奇琪最终以663高分的成绩被中科大录取,网友们的口气瞬间就转了过来,原本对她的质疑和谩骂统统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片赞叹和钦佩的声音。

这个看似"懒懒少女"的强大实力不但击溃了质疑声浪,也给自己人生增添了别样的色彩和精彩,从此她就成为了无数励志年轻人心目中的新晋偶像,让世人看到了新一代的自信和力量。

«——·学霸少女的养成·——»

那么,冼奇琪是如何养成"学霸"身份的呢?其实,她的学霸人生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家庭环境的熏陶。

冼奇琪出生于2004年,家境普通,但她的父母都是教师,自然对孩子的教育理念更为人性化。他们从未对冼奇琪施加过严格约束,而是采取了"放养式"的教育方式,给予她充分的独立空间,培养她的好奇心、独立性和自信心。

所以,冼奇琪一直都没有上过任何的补习班,他们给了冼奇琪充足的自我发挥的机会。

在这种宽松环境下,冼奇琪自小就展现出了惊人的数学天赋,三年级时,她就自学完成了小学六年级的所有数学课程。

之后她以出色的成绩考入了广东省数学人才基地——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奥数班,成为全省150名数学少年精英之一。

可以说,从小学开始,冼奇琪就已踏上了区别于常人的学习道路,她从不死记硬背,而是追求自主思考和创新理解,对于她而言,学习就是一种乐趣和动力,并非负担。

她说,一定要形成自己的思路,不要一直被老师牵着鼻子走,这样才能够有新的领悟与理解。

就连上了初高中后,冼奇琪仍在自我超越,高一时她就已完成了高中阶段所有数学课程的自学。

更令人惊讶的是,高二那年她已开始自学大学数学和科研方法,为将来追求更高的学术理想做好准备。

以她的成绩,高考中考上清华北大十分轻松,但是高二这年,她又做了一个决定,不想上高三了,直接参加中科大的考试。

正是凭借着出色的天赋和不懈的努力,冼奇琪才能最终一举被中科大少年班录取,成为广东理科生中的佼佼者,而她备战时间仅一个月,也从侧面证明了她过人的天赋和勤奋。

«——·个性化教育·——»

冼奇琪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教育课,她的成功给我们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个性化教育,即充分发掘每个人独特的个性和天赋,给予自由探索的空间。

正如她父母所做的那样,并非将孩子当成一张"白纸",而是尊重孩子的主体地位,让冼奇琪在无拘无束中自主发现数学这一天赋所在,一旦找到了自己的兴趣爱好,孩子就能全身心投入、勇攀高峰。

通过冼奇琪的例子,我们也看到了天赋与勤奋并重的重要性,她固然是一个数学神童,但仅凭天赋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坚韧不拔地付出和努力,才能最终获得理想的回报。

更令人敬佩的是,面对外界的质疑与非议,冼奇琪不为所动,毅然决然地放弃了常人眼中的"终极梦校"清华北大,转而一门心思冲刺更高的目标——中科大少年班。

这种敢于追求卓越理想、永不自满现状的拼搏品格,正是她能够最终傲视群雄的关键所在。这也再次印证了人生的箴言:只要付出就一定会有回报。

«——·教育内卷化的反思·——»

当然,冼奇琪独一无二的成长经历也引发了人们对当前教育内卷化的反思,在这个追名逐利的大环境下,有多少孩子正遭受透支式的培养?又有多少原本纯真的童年,被无度追求高分的做法所透支殆尽?

一些家长为了让孩子"高起跑线",不惜在各大补习班之间奔波,将家长和孩子的身心健康都置之度外,甚至还有家长把孩子像羔羊般驱赶,让他们每天在应试教育的囚笼里熬到很晚。

我们是否该反思追求分数而不顾孩子健康快乐成长的做法?是否忽视了顺其自然培养孩子兴趣爱好的重要性?毕竟,孩子们的人生还很长,当给予更多自由去探索和发现这个世界的机会。

冼奇琪之所以能成就今天的非凡,很大原因正是父母"放养式"的教育理念,他们尊重孩子的独立性,为她营造了自由探索的环境,让她能自主发现数学的独特魅力,激发出内在的学习驱动力。

可若是把她从小紧紧包裹在应试教育的茧中,又怎能期望这朵待放的蓓蕾最终能绽放出耀眼的光彩?孩子需要阳光和空气,而不是被生生遮蔽。

有些家长的做法简直是一种自我矛盾,他们为了给孩子创造更好的成长环境,反而采取了透支他们的方式,殊不知人生不是一场短跑,而是一场漫长的马拉松。

孩子们需要循序渐进的滋养,而不是追求高分却被生生透支。他们更应该被赋予自由探索的权利,在自主成长中发现知识的趣味所在,培养出好奇心、独立性和自信心。

«——·以健康为本享受生活·——»

冼奇琪的成长经历为我们敲响了一记教育警钟,倡导我们反思当下教育中存在的种种功利主义弊端,从而为孩子营造一个更加自由、健康的成长环境。

只有这样,孩子们才能真正快乐成长,追求内心向往的生活方式,而不是被大人们生生推上一条标准化的应试之路,相比考场上的一纸分数,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才是我们更应当追求的理想目标。

人生不是一蹴而就的短跑,而是一场过程漫长的马拉松,只有给予孩子充足的阳光和营养,让他们循序渐进、自由生长,才能真正开花结果。

所以,对于家长和老师们来说,请放下功利追名逐利的思维,用欣赏包容的眼光审视孩子们的独特个性,让我们为孩子们创造一个自由的土壤,去发现属于自己的兴趣爱好,追求内心向往的生活,而不是片面追求那可有可无的浮华分数线。

只有这样,我们的孩子们才能真正快乐成长,在将来展翅腾飞,用独立的思维和创新理念,为社会的持续进步贡献出自己的绵薄力量。而这,也正是教育的最高价值追求。

参考文献:

上观新闻-《懒得考清华北大?16岁女生考上中国版“麻省理工”!》

中国网-《广东16岁女生考上中科大少年班 高兴称不用上高三了》

冼奇琪百度百科

0 阅读:116

天下战史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