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常说,人到了35岁,便会迎来中年职业危机。
据说在单位里,老板现在最喜欢骂的就是35-45岁这一拨人,因为他们上有老下有小、有房贷车贷,怎么骂都行,绝不敢轻易离职。能力不见涨、体力不如前,很多35岁以上的职场人,甚至正在被00后后来者居上。
然而,这些处境,其实不是年过35岁最大的悲哀。最大的悲哀,是工作这么久了,还深信以下这4种底层思维。
01我年纪大了,拼不过年轻人了
所谓的中年职业危机,危机最大的来源其实并不是年龄,而是自己认命——打心里觉得自己年龄大了,就拼不过年轻人了。
不得不说,到了一定的年龄,因为身体状态的原因和家庭的束缚,确实很难像年轻人一样不管不顾去拼搏了。然而,职场的打拼,并不总是身体素质的比拼,而更多是思维和能力的比拼。
在职场上,我们过往的经验和能力的锻炼是无可替代的财富,我们应该以此为底气,不断学习、进步,让自己始终保持竞争力,而不是因为年龄轻易否定自己。
02只要我工作干得好,一定能被看到
许多年来,很多人一直在默默埋头工作,相信着只要工作出色,终有一天会被赏识和提拔。
然而,事与愿违,我们可能会发现工作再出色,也并非能保证被看到。职场竞争激烈,升迁机会并不是只靠工作表现就能得到,更需要积极的沟通、人际关系以及自我推销能力。
我们需要主动争取机会,做出了贡献需要适当表功,主动让领导和同事们真正认识到我们的价值。同时,还要处理好跟领导的关系,靠近权力圈子,让自己有更多机会被看见。
03只要我在单位待得久,总会被提拔
年岁渐长,我们渐渐萌生了一种侥幸心理,认为在单位待的时间越久,就越有可能被提拔,认为公司可能会更多顾及“老人”的旧情。
然而,实际情况是,公司是一个利益单位,提拔向来注重员工的能力和价值贡献。如果在公司待久了,能力不见涨、体力不如前,资历再老也不会被提拔,甚至可能还会淘汰。那些发展壮大了,淘汰原始草班台子的公司案例数不胜数。
所以,真正的长久之道,是持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贡献,让自己在公司里有被提拔的价值,而不是将职业生涯的希望寄托于公司的“念旧情”。
04我不是没本事,只是没发挥的机会
这是一种典型的“怀才不遇”思想,自古以来人皆有之。
职场中,我们常常对自己的能力过于自信,认为自己有很大的潜力。即便当下能力不足,有时候也会安慰自己是因为没有得到拓展能力的平台和机会。
然而,平台和机会从来都是要自己争取的。你今天的样子是你过去五到十年的累积,你未来的样子又取决于今天的你做怎样的努力。
所以,不要总是去抱怨上天没有给你合适的机会,而是要多反思自己在过去是否真的足够努力,自己未来想要过什么样的生活,自己现在又是否足够努力。
结语:
年过35岁的我们,不应该让这些底层思维束缚了我们的发展。
相反,我们应该正视自己的不足,不断学习、进步,主动争取机会,展现自己的实力和价值。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职场上拥有持续竞争力,实现自身的职业价值和人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