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的话题与胶东历史区划有关,这次要介绍的区划名称为“柴棚社”,是清代莱州府掖县的辖区。
在明清时期,掖县实行“乡、社”制(另有四关四隅),县下设乡,以乡领社。至清代中期,共设有七乡、八十三社。柴棚社具体属于神山乡管辖。
看到“柴棚”这个名称,莱州当地的朋友应该很快就会联想到现在郭家店镇的柴棚村。那么,两者之间是否有关联呢?这个问题的答案是肯定的。清代掖县的“柴棚社”,指的就是现在的柴棚村以及周边区域。
关于“柴棚社”的具体管辖范围,《四续掖县志》标注道:“(民国时)柳行、柴棚、埠上三乡旧为柴棚社。”而根据记载,民国时的柳行乡共辖十村,分别是于家河、柳行、鞠家、薛家、上仲家沟、下仲家沟、朱家庄子、盛家、圈杨子、小黄泥沟(乡公所设在柳行村)。埠上乡共辖九村,分别是洼里曹家、埠上、院上、山上赵家、锥头(嘴头)、塔耳头、段家、小疃、七十里堡(乡公所设在洼里曹家村)。柴棚乡共辖九村,分别是柴棚、张家、王家、陈家、咬狼沟、孙家、大黄泥沟、罗家、连夼。按此计算,清代的柴棚社共管辖二十八个村庄,实际上跟上世纪后半段的“柴棚乡”比较接近(辖29个行政村,31个自然村,后合并至郭家店镇。)
(▲上世纪九十年代柴棚乡的区域示意)
在这众多村庄当中,柴棚村之所以能成为“社名”,应该与其位置相对居中并且较早形成集市有关。清代《掖县志》收录的“在乡十四大集”中就提到了柴棚村的集市(农历的三、八)。此外,当地的元岭庙会也在掖东南区域很有影响。
“柴棚”这个地名具体有何由来?《莱州市地名志》的记载是:“明初,崔姓由海庙孙家迁此建村,为避风寒,用柴木搭棚居住,故取村名柴棚。”这个解释基本就是“柴棚”的字面含义,是否准确,暂时未见详细考证。
在清代掖县众多的社当中,柴棚社属于位置比较偏远的一个。这里处在掖县、莱阳(现在是莱西)、招远三县交界,附近低山丘陵众多,旧时对外交通存在不少制约。尤其是从柴棚向北经连夼翻越“南天门”到达三元、驿道的道路,在历史上长期只能步行,一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才正式通车。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柴棚片区虽然位置相对偏僻一些,但当地的“牛市”却很有特色,号称胶东地区最大的黄牛集散地。每逢交易期间,不少客商慕名赶来,也称得上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