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胶东民间,黄县(现龙口市)人一向有“擅经商”之称。而当地历史上的丁氏家族,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
黄县丁氏,系出琅琊(丁氏),明初由沂州日照县之南沙河迁至黄县(据族谱及县志)。至清康雍乾年间,丁氏家族逐渐崭露头角,既积攒起雄厚家资,又陆续摘得科举功名,遂跻身黄县望族行列。丁氏故宅(或称丁氏庄园)就是其家族地位的直观体现。
关于丁氏故宅的历史,《龙口市志》有详细记载,称:丁氏发迹后,征召邑内外能工巧匠,在黄县城里营建豪华宅第,规模之大,遍及北巷、辛店、北关和十字街等处。其堂号依次称爱福堂(大份)、履素堂(二份)、勤业堂(三份)、师俭堂(四份)、保素堂(五份)、宝俭堂(六份)、惜福堂(七份)。这七大份共有房屋700余间,分布于北巷和辛店两村。解放后,保素堂曾改建成北巷学校,学校以西为勤业堂。1985年8月,当地将保素堂、勤业堂和复修之后的爱福堂、履素堂4处故宅辟为博物馆。1996年,丁氏故宅入选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
根据《龙口市志》介绍,丁氏故宅均系清代府式组群布局,具有我国北方典型的封闭式设计风格。其中,爱福堂、履素堂两处宅第南北毗连,坐落于北巷街北部路西,因街道南北走向,故大门并列东向。主要房屋座西朝东,两处各有房屋6座和若干厢房,各分五进院落,每进院落都是“四合院”格局。房屋排列次序是由东向西,前为两座厅堂,倒厅和大厅;后为宅居,两侧有更道贯通。保素堂的宅第,坐落于北大街西部路南,因街道东西走向,故大门北向。庄园内的房屋座向和规模虽有所不同,但都具有均衡对称、前后贯连的设计特点。整个建筑群,墙壁高耸,房屋高大,庭院深邃。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以步行游览视角到丁氏故宅参观,很难直观感受到总体的建筑布局。接下来这组图片就带大家换个视角,通过航拍俯瞰的方式,感受一下丁氏故宅的好风光。图片拍摄者为曲寓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