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面两期,我们大体说了一下,额,应该说是畅想了一下伐董各路诸侯建国的国号,这一期我们继续对同时期的其他割据势力的建国问题进行一番深入的、胡说八道的探讨。
本期就先从割据幽、辽之地的公孙家说起吧。
第一位:公孙瓒
公孙瓒是辽西令支人,令支,也就是现在的河北省迁安、迁西和滦县北部地域。公孙瓒祖上都是刺史、郡守之类的大官,但是因为他的母亲出身卑微,所以他成年之后只做得郡内的小吏。然而,公孙瓒却不以此为耻,反而更加发愤图强。本郡的太守很是赏识他,便将自己的女儿下嫁给了公孙瓒。之后,公孙瓒被举孝廉,彻底摆脱了小吏的身份,被朝廷任命为辽东属国长史。
公孙瓒不但有政才,军事能力也很出众。辽东正当边境,乌桓等游牧部落时常入侵掠夺人口财物,令朝廷很是头疼。公孙瓒则组织兵马,对乌桓进行反击,每次都能有所斩获。乌桓对公孙瓒很是惧怕,号公孙瓒的骑兵部队为“白马义从”,不敢和他正面交锋。
黄巾之乱,青州、徐州黄巾军三十余万渡过黄河,想要向幽州发展。公孙瓒率步骑两万,大败之于东光,斩首两万余人。贼军败退之后,想要渡河返回青州,公孙瓒乘其半渡而击,又大败之,斩首数万,俘虏七万,财物兵甲不可胜数。经此一战,公孙瓒名震天下,被朝廷封为蓟侯、奋威将军。
公孙瓒和他的上司刘虞在处理乌桓的事情上政见不合,刘虞主张招抚,而公孙瓒主张剿灭,两人的分歧越来越大,最终刀兵相向。汉献帝初平四年,公元193年,刘虞率先对公孙瓒发动进攻,而公孙瓒此时手中并没有什么军队,形势很是危急。然而,刘虞要求自己的将士在战争中不许损坏民财、不许焚毁房舍城池,导致他人数虽多,但是却迟迟攻不下公孙瓒的大本营。反而是公孙瓒抓住机会,召集精锐勇士数百人,顺风纵火,趁势突袭,击败了刘虞,不久之后,刘虞被俘,公孙瓒彻底掌控了幽州。
公孙瓒起家辽西,主要的活动轨迹都在幽州,所受封的蓟城更是古时燕国的都城,所以,公孙瓒的国号,最合适的便是“燕”。
第二位:公孙度
虽然和公孙瓒同姓,但是这俩人之间其实并没有什么关系。如果非要说,那便是这两人祖上五百年前是一家吧!
公孙度,辽东襄平人,也就是现在的辽阳人。后来移居到玄菟城中,充任郡吏。因为和太守公孙琙的儿子同名且同年,深得公孙琙的信任和赏识,不久之后便成为尚书郎,之后更是被朝廷任命为冀州刺史。可惜没过多久就被罢免了。
不久之后,董卓祸乱京师,董卓的部将徐荣推荐公孙度为辽东太守。然而,公孙度之前便是玄菟郡小吏出身,丝毫没有被当地官僚和士大夫敬重。公孙度到任之后,先是笞杀了羞辱自己的襄平令公孙昭,接着又杀了郡内一批横行不法的地方豪强,初步确立了自己的权威。这之后,他东伐高句骊,西击乌丸,开拓疆土,在显示自己的军事能力的同时巩固了自己的统治。
后方稳定之后,公孙度甚至派兵渡海来到山东半岛,攻下了东莱诸县,并在此地设置营州。
辽东当时还是苦寒之地,战国时属燕国。公孙度建国,最合适的国号自然是“燕”。这一点,在公孙度的孙子公孙渊那里也得到了验证。公元237年,公孙渊自立为王,国号正是大燕,他的年号也很有意思,叫做“绍汉”!绍者,连续、继承的意思,绍汉,就是要继承大汉的光辉。公孙渊倒是好大的口气,只不过,他的大燕只存在了1年的时间。公元238年,魏明帝派遣太尉司马懿出兵辽东,仅仅用了两个月,便攻破辽隧城,杀死了公孙渊父子,公孙渊的大燕就此灭亡。
第三位:陶谦
陶谦,陶恭祖,丹阳人(今安徽省宣城市)。他早年的经历比较丰富,史书中说他“历仕州郡”,做过很多任县令,《三国志》中还说他曾经做过一段时间的幽州刺史。之后他甚至还和董卓成了战友,一起在张温的帐下讨伐西凉的边章、韩遂等人。
汉灵帝中平五年,公元188年。陶谦被任命为徐州刺史。他到任徐州之后,歼灭了徐州的黄巾余党,基本恢复了徐州的秩序。伐董之战陶谦也挂名参加了。之后董卓被杀,李傕、郭汜作乱关中。当时各地方早已各自割据,不在过问东汉的朝廷,只有陶谦依旧每年按时向长安的天子上贡。朝廷对他这种做法十分赞赏,加封他为徐州牧、安东将军、溧阳侯。
不过,这也是他最辉煌的时刻了。之后的陶谦在徐州不理政务、任用小人、远离贤士,致使徐州虽然人口殷富,但是最后在曹操的攻击之下,却不堪一击。后来,在濒临病死之时,突然又贤明了一把,将刘备唤来,上演了一出“三让徐州”的历史名场面,算是稍稍挽回了一下自己的形象。
徐州在战国时属楚,所以陶谦称帝,国号为“楚”是比较合适的。
第四位:孔融
孔融,鲁国(今山东曲阜)人,更是孔子的二十世孙。因为曾在北海国担任国相,所以又被世人称为“孔北海”。孔融在北海六年,修城邑,立学校,举贤才,表儒术,使得北海郡的气象焕然一新。然而,北海郡附近却一直被黄巾军所侵扰。孔融文治有余,但是军事能力不足。一再被黄巾军打败。最后是在刘备的帮助下,才得以守住北海。之后,孔融兼任青州刺史,但是不久之后便被袁绍之子袁谭击败,恰逢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征召孔融入朝为官。后来因触怒曹操,被曹操满门诛杀。
孔融如果称帝建国,那么国号自然不必议论,那便是“鲁”。至于先祖孔子,在当时还只是被汉和帝追谥为“褒尊侯”,即便是到唐宋时期,也只是被追尊为“文宣王”,而在孔融这,至少也得追谥为“圣文皇帝”,庙号也得是“圣祖”、“元祖”,这身份一下子便提高了一大截。
第五位:吕布
吕布吕奉先,在三国的世界里可以说是争议颇多的人物。尤其是罗贯中《三国演义》广为流传后,一方面,吕布作为武力值爆表的人物为后世所追捧;另一方面,也因为其屡次改换门庭,被称为“三姓家奴”。吕布的生平大家已经熟知,便不再赘述。
吕布常说:“大丈夫生于天地之间,岂能郁郁久居人下!”现在他终于没有居于人下,而是开国建业的皇帝,他会如何选择自己的国号呢?
吕布是五原郡九原县(今内蒙古包头)人,但是他对那里并无太多好感,他在刺杀董卓之后被封为温侯,封地温县位于今河南焦作温县,而温县在春秋时属晋国,所以吕布也可建立“大晋”。
再有,吕布最后占据的是徐州,他自然也可称徐帝或者楚帝。
额,其实,现在想来,看着吕布手拿方天画戟坐在龙椅之上,也不算太失和吧!
本期就说到这,喜欢的朋友记得点赞收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