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2年以来德国的日子就不太好过。2023年11月27日根据报道,德国联邦统计局上周末公布,德国第三季度GDP比第二季度下降0.1%,同比去年下降0.8%。三季度比二季度还惨。早在今年的9月份,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经济前景展望》报告里就说了,德国可能是今年唯一陷入经济衰退的主要发达经济体。
自家形势不好,别家立马高潮。英国《经济学人》杂志就把德国比作了“欧洲病夫”,彭博社也写了标题是“(欧元区:)病人不再是意大利人”的报道,还说意大利总理梅洛尼访问德国的时候“可以昂首面对……,因为意大利经济前景比德国更好一些。”这些媒体的态度,跟小时候的解密狗梗着脖子跟爹妈说“他才考了59分”可谓是不约而同。
那么问题就来了,为啥德国的表现这么差呢,啥时候才会有起色呢?观众老爷们大家好我是解密狗,本期视频解密狗就跟观众老爷们聊一聊这个小问题,长按点赞按钮,咱们马上发车!
10月,民意研究机构Forsa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71%的受访者预计德国的生活水平将持续恶化,62%的人选择“最主要的原因是德国面临经济危机”。说德国大部分老百姓对未来没啥信心并不算夸张。有人就采访了德国的一个中产家庭,男主人是汽车公司的工程师,女主人是老师,工作都挺不错的是吧?一家人税前月收入6000欧元左右,税后不到4000,在德国算中等。因为根据德国经济研究所的调查,夫妻税后5550以上,就是德国前10%的水平。这对儿夫妻就很焦虑,说房租涨到了一月1500,水电交通孩子教育这些固定费用每月1200,挣4000就得先刨了2700,还不包括吃饭。即便如此他俩算不错的,毕竟还有17%的德国人贫困线附近挣扎。所以德国经济首先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成本上涨。
成本上涨这个事儿的原因,观众老爷们也都知道得七七八八。德国超过一半(55%)的天然气都得靠俄罗斯供应,自这条腿不太好使之后,那能源价格肯定是飙升啊尤其是过冬之前。比如2022年9-11月,德国的能源价格同比上涨就超过了40%。能源一涨,那成本就几乎都涨,物价也就跟着涨呗,所以2022年,德国通胀率达到了7.9%。当然,这么个大事儿上德国说了也不算,姑且算是不可抗力,但弃核这个骚操作可是德国人自己干出来的。
今年4月德国就把核电站全关了,绿党和日本在这个事儿上可谓是“居功至伟”。有好些个老百姓也是,纯属为了反对而反对。比如有个农场主主张拆了他家附近的核电站,理由是核电站飘出来的水蒸气太多太大,把它的牛都吓得不吃草了。由于反对的声音是越来越大,所以早在2002年,德国就颁布法令,说最晚到2022年,所有的核电站都得关闭。直接把当时还没当上总理的默克尔气得放了狠话,说如果她要是上台,那就一定要废了这条法令。等她上台以后还真就兑现了,顶着各方压力硬是把核电站运行时间延长到了2035年。
但是人算不如人祸,2011年,日本福岛核电站出的幺蛾子很快引起了德国国内巨大反响,反核浪潮已经无人可以压制,默克尔被逼无奈,只能做出“全面退出核电”的决策。核电站都关了,进一步推动了能源价格的上涨,顶了半天实在是顶不住,德国又只能重新启动几个早就关了的火电厂。相当于绿党和部分老百姓嚷嚷了几十年的环保之后,反而更不环保了。“放空炮”又一次实锤。
成本不是白上涨,资本始终逐利。很多德国本土有点能耐的企业卷铺盖走人,加重了德国“去工业化”的危机。2022年就已经走了不少,比如根据德国经济研究所在6月28日的报告显示,2022年,从德国跑了的资本比来了的资本多出1250亿欧元,换算成人民币差一点到一万亿。注意啊,不是跑了一万亿,是跑的比来的多一万亿,实际跑了多少那更可怕。
而今年的形势恐怕跑的企业和资金更多。因为根据德国工商总会的一份调查显示,眼下有32%的德国工业企业更倾向去国外投资,这个比例比去年的16%整整高了一倍。那如果要出去的话,目的地去哪儿比较合适呢?根据研究机构凯度的调查,德国制造业企业中每两家就有一家认为,东方有个大国最具有吸引力,还有五分之一的企业认为阿美莉卡也不错。而且它们不光是这么认为的,也是这么做的。
比如根据商务部数据,2023年1-8月,德国对某东方大国实际投资同比增长21%,其中机电器材制造领域增长172%,化工制造领域增长91%,完全可以说来的都是高手,那这当然是大好事儿啊。外资来了,那能撬动多少钱创造多少工作岗位养活多少人呐!更关键的是,外企待遇一般情况下都比较不错,而且还能增强竞争和本土企业的危机感,加速淘汰那些不求上进混吃等死的企业,长远来看产品要么更便宜要么更有性价比,对咱们的消费者来说肯定是好处多多呀!呃,果然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
有能耐的企业跑了这么老些,那不光是对制造业打击巨大,同时还进一步打击了德国本土的产业转型。企业跑了,资金也跟着跑了,研发创新那肯定也不可能都留下呀。比如大众汽车就在今年7月与小鹏汽车达成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大众汽车集团CEO就说了,“公司将加大在某东方大国的投资,特别是因为大众汽车需要某东方大国技术来满足人家的市场需求”。
再比如11月23日,宝马总投资100亿元的第六代动力电池项目建筑在沈阳生产基地正式封顶,到2026年,宝马电动车的身份就会从进口转变为本土制造。同时,宝马还扩建了沈阳的研发中心。
企业都跑了,东西都在国外造了,这不是反过来进一步打击了德国的出口嘛!比如说2023年一季度德国对某东方大国的出口就下跌了10.5%,为啥呢?主要是因为汽车及汽车零部件出口额狂跌了23.9%。4月份,德国对所有非欧盟国家的出口同比也下降了,跌了5.2%。要知道出口那对德国来说是重中之重,欧洲学会德国研究分会副会长就说过,德国是世界上对外依存度最高的国家,出口给德国带来四分之一的国民收入,有五分之一的工作岗位直接或间接跟对外贸易有关。出口被打击得这么惨,那很显然是给德国开始下滑的经济雪上加霜呀。
如果非要用一句话来总结德国经济为何持续失血,解密狗个人认为那位副会长的话非常重要。正因为德国是世界上对外依存度最高的国家啥啥都得靠别人,所以不仅是欧洲能源危机首当其冲的受害者,也是最大的受害者;所以本国吸引力不强,遇到点麻烦本国企业拍拍屁股就走啦。企业、资本大量、持续外流,那德国的经济要是还能稳中有升,那才是林黛玉轻舒玉臂擒了钢铁侠,王昭君白骨生肉嫁了黄老邪,奥特曼兴高采烈娶了小怪兽,解密狗称兄道弟认了关二爷,突出一个信口雌黄胡说八道。不光如此,就这么个“危急存亡之秋”,居然还有人在给德国下绊子。
2023年9月欧盟突然宣布要对某东方大国的电动车展开反补贴调查,这个事儿是法国撺掇的。有个匿名的德国工业方面的官员的意思是,法国人这一手就是隔岸观火借刀杀人。德国副总理也说了,“对法国来说,这不是一个问题,因为他们在中国市场上没有销售那么多汽车”。所以这位副总理明确表示反对,意思是华夏是我大客户,轻言调查不靠谱,万一对等搞反制,我是鱼肉,人家是刀俎,糊涂,糊涂,希望赶紧打住。法德是欧盟的领头羊,双方都想整合欧盟从而增强自身实力和话语权,那么法国很显然有打压德国的动机和理由呀。
下绊子的不光有外国人,还有自己人。比如德国政府现在是三党执政联盟,那么在处理一些事务方面,很显然就可能存在不小的分歧。比如说2023年7月德国政府发布了个跟某东方大国息息相关的战略,但是这个战略奇怪就奇怪在居然为德国规划了三条相处路径,一条是自己搞,一条是在欧盟的框架下搞,一条是跟最强的那个盟友合作搞。
三个党搞出三条路,那到底是走哪一条,会不会走着走着又去走别的路呢?这个就很令人费解。难道是跟邢捕头一样出拳没有章法?当然总的来说,德国很显然是要更加审慎地来处理双边关系,但很多德国企业不这么认为啊,甚至还对着干。那这个内耗的复杂程度和激烈程度很显然不可小觑。关键是,既然要审慎处理,那么就相当于自己还要在一定程度上反全球化。明明是世界上对外依存度最高的国家,自己还要反,那这个就相当于自己给自己下绊子呗。
2008年,德国GDP总量占全世界的5.8%,到2011年欧债危机爆发后剩5.0%,2019年剩4.4%,而2022年已经快要跌破4%了。解密狗个人认为,德国未来想要回到2019年的水平属实不易,回到2011年的水平那更是难上加难。对这个世界上对外依存度最高的国家来说,只要部分国家和经济体反全球化的脚步不停止,德国就不会停止失血。可目前的形势是越来越多右翼甚至是极右翼政治势力纷纷掌权,比如最新出炉的阿根廷和荷兰。从趋势上来看反全球化可能才到方兴未艾的地步,对德国来说,很显然势并不站在它这一边。哪怕如此,德国在政治上居然还一意孤行顺势而为,那对经济有没有助力,未来到底是好走还是不好走,我想观众老爷们自己会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