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话聊斋——青娥

心静古典分享 2023-09-05 19:54:02

山西人霍桓,字匡九,自幼聪敏过人,十一岁上就考中了秀才,被乡里人誉为神童。但不幸的是,他的父亲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母亲把他看作掌上明珠。平素绝不肯叫他随便出门。因此,霍桓十三岁了还分不清叔、伯、甥、舅。同村有个姓武的,早年做过评事,因他喜欢道术,进山求仙访道一去不返。这武评事有个女儿名唤青娥,十四岁了,生得美貌无比。她小时偷看过父亲的书,对何仙姑的为人十分羡慕,父亲隐居后,她便立志永不嫁人,母亲也拿她没法。

有一天,霍桓在门外看见了青娥,一下子就深深地爱上了她,只是年幼无知,心有感而口不能言罢了,于是就直截了当告诉母亲,要娶她做媳妇。母亲知道青娥立志不嫁,很作难,但又见儿子每日里闷闷不乐,怕把他闷出病来,只得硬着头皮叫媒人到武家说合,结果还是没有办成。

霍桓走也想,坐也想,百思无计。就在这时,他看见有个道士拿着一柄一尺来长的小铲站在门外,借来一看,问:"你拿这要做什么用?"

道士说:"这是个采药的工具,别看它很小,却能把坚硬的石头砍碎。"道士说完,见他还不肯相信,随即用小铲去斫墙上的石头,像切豆腐一样应手而落。霍桓见小铲竟如此锋利,很觉奇异,接在手里反复地玩,爱不释手。道士笑了,说:"你要是喜欢它,我可以立即赠送给你。"霍桓听了十分高兴,拿钱给道士,道士也不要就走了。

霍框把小铲拿回去,又试了好几次、斫石石破,斫砖砖碎,没有什么东西能挡得住。他由此立刻想到,如果用它把墙挖透,马上就可以见到他心爱的人,根本没有去考虑这样做是要犯法的。

等到夜深人静,霍桓翻墙而出,一直来到武家。他用小铲凿透两层墙壁,才来到中院。这时,有一间小厢房还亮着灯,他蹑手蹑脚爬到窗台一看,恰就是青娥的住处,她正脱衣服准备睡觉呢。过了一会儿,灯灭了。又过了一会儿,屋内一点声响也没有了。霍桓急忙拿出小铲,凿个洞钻了进去。他轻轻脱掉靴子上了床,但又怕惊醒青娥把他撵走、就悄悄躺在绣被外面,略微闻到些粉脂的香味,便觉得心满意足了。他掏墙凿洞辛苦了半夜,已经十分疲累,此时又躺在青娥身边也稍感安慰,才一合眼,不觉呼呼睡去,不知过了多久,青娥醒了。先是听到床上有鼻息声;接着睁眼一看,又发现光亮从被凿的墙洞里透过来,把她吓得什么似的,急忙悄悄开门出来,隔着窗子轻声把家里的老妈子和婢女叫醒,一同点了火把,拿了棍棒来到自己住处。一看,原是一个少年书生睡在床上,又细细一看,才认出是霍桓。

众婢女把霍框推醒,霍桓"呼"地一下站了起来。两眼像两颗星斗闪闪有光,似乎并不十分害怕,只是羞红着脸一语不发。直到大家说他是贼,又吓唬,又责骂,他才哭着说:"我不是贼,实在是因为我很爱小姐,愿意和她亲近,才这样做的。"

大家又怀疑一连凿透几道墙,绝不是一个文弱书生力所能及的。霍桓就把小铲子拿出来,说它如何如何神奇。大家拿去试验,果然不假,都惊讶的不得了,认定是神仙传给他的宝物。大家想把这件事去告诉夫人,只见青娥低头沉思,看样子有点不大同意。一个贴心婢女似乎看出她的心事,就说:"这个人无论名声、门第,都和咱家相称,也算门当户对了。不如把他放走,让他托媒人来说亲也好。等天明,告诉夫人,就说昨夜有贼,怎么样?"青娥没有回答,大

家就催促霍桓快走。霍桓向婢女们讨要

他的铲子,婢女们都笑了,不知谁说了句:"傻小子,什么时候了,还不忘你的凶器吗?"有个婢女顺势把铲子藏在一边。这时,霍桓看见枕头边有凤钗一支,悄悄拿了往袖里放时,已被婢女发现了。婢女急忙告诉青娥,但青娥既不说话,也不恼怒。一个老妈子拍拍霍桓的脖颈,说:"莫说他傻,怪有心眼呢!"说完拖了他仍从墙洞送了出去。

霍桓回到家里,不敢对母亲实说,只是要母亲叫媒人再去武家提亲。母亲不忍心拒绝儿子的要求,又明知武家女儿立志不嫁,只有多方托媒,给儿子另找一个好对象。

青娥听到这个消息,心里很是着急,就悄悄打发贴心婢女,向霍母婉转表达自己的心意。霍母听了十分高兴,随即请了媒人到武家去了。

事有凑巧,偏在此时,武家一个小婢女把前边的事泄露了,惹得夫人又气又恨,把女儿辱骂了一场;听说媒人来了,越发触怒了她,用手杖指天画地,骂了霍桓,又骂霍母。吓得媒人脚不着地跑回来,把经过从头到尾说了一遍。霍母听了也很恼怒,骂道:"不成器的儿子做了这事,到现在我还在梦里,怎么竟这样对待我们?当他们一起睡觉的时候,你哪儿去了?为什么不把荡儿淫女一起杀掉?"从此,霍母见了武家的亲友,就要以此事数落武家。青娥听了羞愧得要死,武夫人也深感后悔,但又无法叫霍母不说。后来还是青娥背地打发人去向霍母说好话,并表示决不另嫁别人。言词婉转,情意悲切,霍母深受感动,这才不到处张扬了。但是两家的婚事却也从此不提了。

当时在这个县做县官的是个姓秦的陕西人。秦公见霍桓文章写得好,很器他,不时召在内衙尽情款待。

一天,秦公问起霍桓:"有妻子了吗?"

霍桓回答:"没有。"见秦公细问,又说:"以前和已故的武评事之女有过盟约,后因两家有点小隔阂,只得半路搁下。"

"你还愿意吗?"

霍桓红着脸,不说话。秦公笑着说:"把这事包在我身上好了。"当即他就委派手下两个官员到武家去下聘礼。武夫人见是县官亲自做媒,心里很是高兴,这样,两家才正式订了亲。

过了一年,霍桓把青娥迎娶过来。

一进门,青娥就把那个小铲扔到地上,说:"这是做贼的工具,收拾起来吧!"

霍桓笑着说:"可不能忘记咱们的媒人。"说着从地上拣起小铲,珍藏身边,时刻不离。

青娥性情温和,少言寡语。除一日向婆母三问安,剩下的时间,只是闭门静坐。同时,也不大留心家务。但要遇上婆母到亲友家办婚丧大事,家里的事就都要过问,并且办得井井有条。

又过了一年,她生了个儿子,取名孟仙。一切都委托给乳娘,似乎不很关心。

光阴荏苒,儿子孟仙已经五岁。一天,青娥忽然对霍桓说:"你我夫妻相爱,到现在已经八年了。今天就要和你永别,又有什么办法呢!"霍桓吃惊地问她为什么要说这话,她却再也不讲了。只见她换了身新衣服,拜过婆母又回去了。母子两个不知就里,追去问她时,她已经仰面躺在床上咽了气。母子二人想她平日许多好处,痛苦不止,但又无起死回生之术,只得买了一副好棺木,把她安葬了。

霍母年高蜡尽,怎经得住这样的打击!一抱住孙子,就想起儿媳,难受得心肝都要碎了,从此得了重病,卧床不起。老人什么东西也吃不下,只想着喝鱼汤,近处又没有,需到百里以外去买。当时家里所有马匹被官家拉去当差未回,霍桓偏又对母亲十分孝顺,一日也等不得,就拿了钱,步行上路了。由于脚不着地,昼夜赶路,傍晚返到山里时,两足又酸又疼,踮踮跛跛,行路十分艰难。

这时,从后边赶来一个老汉,问道:"敢情脚上打了泡吗?"霍桓连连点头答应。老汉扶他在路旁坐了,打着火石,用纸裹了药面给他熏脚。而后让他试着走了几步,不仅不痛,而且走得更快了。霍桓很感动,急忙拜礼表示谢意。老汉又问:"有什么急事,急成这个样子?"霍桓忙把母亲生病及生病的原委向老汉讲了一遍。老汉听了说:"为什么不再娶一个妻子呢?"霍桓说:"还没有选中一个好的。"老汉用手指着一个山村说:"那里有个美貌女子,假若能跟我去,我愿意给你做个媒人。"霍桓告诉老汉,母亲病重,等着吃鱼,暂时没有空闲。老汉也没相强,向他拱拱手,约他改日去山村,只问老王就行了,说完,便各自分手而去。霍桓回到家里,立即做鱼汤给母亲喝,见母亲多少还能喝点,心里很高兴,几天以后,母亲的病居然慢慢好了。他这才叫仆人备了马去寻那位自称老王的老汉。

霍桓来到旧日和老汉相遇的地方,那个山村却看不见了。进退周旋多时,夕阳渐已西下;山谷错杂,峰峦叠嶂,看又看不远,就和仆人向山头爬去,想寻找那个村子。然而山路曲折崎岖,再也不能骑马。等他们攀藤扶岩来到山顶时,夜幕已经降临。这边看看,那边望望,根本不见一个村落。欲待下山,又迷了路。霍桓心里急得直冒火,正慌慌张张、东奔西跑寻路,一不小心从绝壁上掉下来,落在半腰间一块突出的石头上。而那块石头仅仅能容纳一个人,往下一看,黑洞洞的不知道有多深,吓得他一动也不敢动。幸亏四周长满了小树,做了一道天然的栏杆,他才稍微壮了些胆。过了一会儿,他发现脚旁边有个小小的洞口,心里暗暗高兴,便以背贴石,一屈一伸,虫子似的钻了进去。他这就更放心了,只等天明呼救。又过了一会儿,又发现石洞深处有星星点点的亮光,便慢慢向内走去,大约走了三四里路,忽然看见里面有许多房舍,没有灯烛,却像白天一样明亮。

这时,有一个美丽的女子从房中走出来,一看,原来是青娥。青娥一见霍桓也吃了一惊,说:"你是怎么来的?"霍桓顾不得细说,一下扑上去抓住她的手臂呜咽不止。青娥劝住霍桓,问起婆母和儿子来。他把近来的悲苦﹣﹣诉说后,青娥也感到十分难过。二人相对悲切一阵,霍桓问:"你已经死了一年多,这地方莫非是阴曹地府吗?"

青娥说:"不是,这里是仙人洞府。以前我并没有死,葬埋的不过是一根竹杖罢了。你今天能到这里,一定也有成仙的缘分。"说完,便引了他去朝拜岳父。原来他的岳父是个长胡子老翁,此时正坐在厅堂上。霍桓连忙过去向上叩头,只听一旁青娥说了声"霍郎到了",岳父慌忙站起,握着霍桓的手寒暄几句后,说:"你来了,很好。按缘分,是应当留在这里的。"霍桓告诉岳父,老母在家盼望,不敢久留。岳父又说:"这个我也知道。不过,只住三两天,想也不会有什么妨碍。"于是立即叫人端来美酒佳肴招待他。接着,又叫婢女在西屋放了一张床,铺了锦褥缎被。

霍桓回到西屋,要青娥和他同床寝歇。青娥拒绝道:"这是什么地方,能容许做那种事?"霍桓却不肯依,紧紧搂着她的两臂不放。这时,窗外忽然传来婢女们吃吃的笑声,青娥更是满面羞惭。二人正争执不下,岳父闯进来,喊道:"叫他马上走吧!免得俗骨弄脏了我的洞府!"

霍桓平素就是爱使性子的人,哪里受得了这样侮辱,也不由变了脸色,说:"儿女之情,人所共有。你作为长辈怎好意思监视我们?想叫我走倒也不难,但一定要把你的女儿带去。"

岳父理屈词穷,只好叫青娥随了他,说是要开后门把他们送走。谁知却是假意,等骗得霍桓刚离开门,父女俩忽然把门扇关上了。霍桓回头一看,只见断壁幔岩,原无一丝缝隙。孤身只影,不知该去何处才好,仰望长空,斜月在天,星斗已稀,正当夜半时分。霍桓坐在那里叹息半天,思前想后又悲又恨,不由面对石壁大喊大叫,见无人应,更加愤怒。索性从腰间拿出小铲猛凿石壁,转眼竟凿了三四尺深,而且隐隐约约听到里面有人说:"孽障啊孽障!"听到话声,霍桓凿得更猛更急。忽然洞底开了两扇石门,有人把青娥推出来,说:"快去吧,快去吧!"说完,石门又合上了。

青娥随霍桓从石洞走出来,说:"你既然爱我,哪有这样对待老岳父的?是哪里的老道士,给了你这凶器,活活要把人缠死?"

霍桓得到青娥,已经心满意足了,也就不再说什么,所担心的只是路险难归。他正在发愁,只见青娥折了两根树枝,和丈夫一人骑了一根,转眼就变成了两匹骏马,而且行走如飞,一会儿就到了家。这天,霍桓失踪已经七天了。

原来,霍桓从绝壁掉下去后,仆人找了半天,生不见人,死不见尸,只好回家诉霍母。霍母又派了许多人,几乎把深山野谷搜寻遍了,还是无踪无影。霍母正日夜忧愁不安,忽然听说儿子回来了,立刻欢天喜地迎了出去。一抬头又看见了儿媳,几乎把她吓煞。霍桓赶忙上前,把经过简单说了一下,母亲才又高兴起来。

青娥因为自己形迹奇异,使人几次遭到惊吓,要求迁到别处去住。母亲见她说得有理,也就同意了。霍桓的父亲在世为官时,曾在外省修过一座别墅,很少有人知道,于是霍桓夫妇便选了一个吉日带着孟仙,搬到那里去了。

霍桓和青娥欢欢喜喜在一起住了十八年。他们又生了一个女儿,嫁给本县一家姓李的。后来,霍母老死了。青娥对霍桓说:"我家的荒地里,有只野鸡抱着八颗蛋,那是块好地方,可以安葬母亲,你和儿子回去发丧吧。儿子现在已经成人,应把他留在家里看守家户、坟墓,不必再来了。"霍桓果然照着青娥的话,回去葬了母亲,独自返了回来。

过了一个多月,孟仙千里跋涉去拜望父母,父母却都不在。问起守门老仆,只是说:"回去办丧事还没有回来。"孟仙知道父母形迹异常,只有仰天长叹而已。

这孟仙从小聪明好学,早以文才出众而驰名于世,但因考官昏聩,屡困名场,四十岁未得金榜题名。后来,他以拔贡的身份前往京都应试,遇到一个十七八岁的少年举子。那少年眉清目秀,举止飘洒,使他顿起爱慕之意。他见少年的书卷上注有"顺天禀生霍仲仙"字样,不由吃惊地瞪大了眼睛。他把自己的名字告诉了仲仙,仲仙也觉十分奇怪。接着仲仙问起他的家乡住址及一些别的情况,孟仙全都说了。这时仲仙高兴地说:"小弟进京时,父亲再三嘱咐,在考场中若遇到山西一个姓霍的,和咱是同族,应很好和他结交,现在果然遇到了。可是我万没想到,为什么名字也这样相近呢?"

二人越谈越亲热。当孟仙得知仲仙的祖父母和父母的名讳后,更加吃惊,说:"原来你的父母正是我的父母呀!"仲仙怀疑年龄不相当。孟仙又说:"父母都是仙人,哪能凭相貌去判断他们的年岁呢?"于是就把过去的事情从头说了一遍,仲仙才相信了。

考试完毕,孟仙和仲仙也顾不得歇息一日,便骑了马一同回到父母居住的地方。可是才到家门口,家里人便迎出来告诉仲仙,说昨天夜里,他的父母突然不在了,兄弟二人相顾大惊。仲仙进去问他的妻子,妻子说:"昨天夜里还在一起吃酒,母亲说:'你夫妇俩年轻不懂事,明天你大哥来了,我就没什么记挂了。'早上去父母屋里一看,已经静悄悄的没人了。"兄弟二人一听,很是伤感。仲仙还要去追寻,孟仙以为去也是白搭,才不去了。

这次考试,仲仙中了举人。后来便跟着哥哥回到了山西老家。仲仙总希望父母还在人间,走到哪里,访到哪里,但始终没有踪迹。

4 阅读: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