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遗民诗人代表,林景熙十首诗,悲愤情怀浓烈,细品真回味无穷

浩邈评文化 2023-11-08 16:42:00

他是宋元之际,著名遗民诗人,他的人品与作品俱佳,深受人们爱戴。他的诗不是体现啸傲山林、寄情田园,而是通过诗歌表现山河破碎之下社会现实,展现危难时刻百姓生活,以表达对故国之眷恋心情,同时表达对元蒙统治者的憎恨,他便是林景熙。今天,我们来欣赏这位南宋遗民诗人十首诗,体会其诗歌现实意义,相信你会喜欢。

林景熙出生于浙江,他是南宋遗民诗人代表,可以与谢翱并称,也是温州二千年历史中成就最高的诗人。他自幼好学,喜欢读书,后来进入仕途,也都是小官职。元兵南下后,林景熙觉得国事已不可逆,遂弃官回到老家,过着半归隐生活。他曾说不再与闻世事,但对国家与百姓还是不自觉的关注,将情感全部宣泄在诗中。

由于江山易主,林景熙又亲眼目睹新朝对江南地区的剥削,让诗人感到悲愤,又因为元朝采取不平等的民族政策,致使汉人地位低下,还因为儒士在新朝政策下没有出路,导致生活无法得到保证,在几大因素作用下,林景熙以遗民的身份闻名于诗坛。必须要说的是,林景熙还与当时一些遗民文人有过密切交游,这更加催发出其爱国情感。

据记载,林景熙存世诗作313首,体裁较多,内容甚广。有触衰败之景,表达对故国怀念之情,这类诗情感较为悲戚。也有因为外族入侵,国破家亡,在乱离与漂泊生活之中,感叹思念家乡之情,彰显孤苦内心。当然也包含理性一面,南宋已成为过去式,诗人会借助诗,反思为什么被灭国的真实原因。

在林景熙诗中,也包含对节士的崇拜之情。他会运用历史名人,表达对他们坚定立场的赞颂之情,尤其钟爱陶渊明的人格,前者的诗中有很多陶渊明的影子。他也把陶渊明作为自己的榜样,因而在后期他坚决不仕元。这类诗,笔者认为最能体现诗人林景熙的高尚情操与倔强性格,还能说明其特别有人格魅力。

为了配合诗歌的基调及真正内涵,林景熙会在诗中使用切合意象,比如:杜鹃、哀猿等等泛化意象,以倾诉诗人凄苦之情。另外,他的诗中还包含帝陵意象,泛化意象的使用在诗中具有特殊意义。他还用大量直接意象,以捕捉到衰败、寂静之景,加之冷色调的凸显,让诗歌悲感更加清晰。

作为一位传统儒士,部分诗中慷慨喷出,悲愤情绪充满其诗中,虽然艺术魅力上有所欠缺,但阅读起来特别酣畅。在艺术风格上,以七言律诗体现得最佳,诉说不屈心志,笔触激荡。再有,他的诗中有言外之意,将情感、思想投射于景物之中,让物中有情,情在物种绽放,是时代产物,也是诗人内心真情流露。

在典故运用方面,林景熙笔下具备丰富内容,增加艺术内涵与诗歌深度。因为在易代之下,林景熙不能直接表明立场,因而用典故隐晦说出来,用典故化成自己,实属巧妙。细品他的诗,你会发现典故无处不在,这是一位遗民、儒士在倾诉衷肠,读懂耐人寻味,还能让人真实了解到易代之下文人情感。

今天,我们来欣赏这位南宋遗民、诗人十首诗,体会其诗歌魅力,感受时代下文人情思,相信你会有所感触。

0 阅读:31

浩邈评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