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三线之——江西宜黄迫击炮厂:国营惠民机械厂(9342)

高明野懂科技 2024-03-13 17:57:01

上个世纪初,国际环境发生了不利于我国进行和平经济建设的变化,1960年中苏关系全面破裂,两国关系持续紧张,边境争端不断,苏军最多时候在边境陈兵百万,我国面临苏军巨大的军事威胁。1962年,中印爆发边境战争,我方取得胜利,但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领土争端,留下很大的隐患。1964年8月,美国正式介入越南战争,悍然对越南北部进行大规模轰炸,战火烧到我国南大门,同时美国加强对海峡对岸的军事援助,以至于蒋军“反攻大陆”的气焰愈加嚣张。当时我国处于四面受敌的境地,在这样紧急的关头,中央和毛主席在1964年作出三线建设的重大战略决策。

1964年8月,美军轰炸越南北部

一五、二五期间,中苏关系较好,共同对抗美国,因此我国将主要的工业布局在东北、西北、华北地区,随着中苏关系恶化,三北地区成了前线,华东沿海地区一直都是我国工业比较集中的区域,而这些区域则处在美国航母作战群的威胁之下。三线建设就是调整生产力布局,将一线地区(边疆和沿海)的核心工业向三线地区(云、贵、川、陕、甘、宁、青、豫西、湘西、鄂西等十三个省市和地区)整体搬迁或部分搬迁。三线分为“大三线”和“小三线”,大三线为部属大型项目,集中在上述十三个省市和地区建设,而小三线则建在一线、二线地区,为省属项目,多为团级单位,主要生产常规作战兵器。

三线建设示意图

江西地处中国东南部,在长江中下游南岸,境内以山地、丘陵为主,为华东最大的省份,三线时期江西承载着上海、江苏后方基地的作用,虽然江西不是大三线建设省份,却是我国重点的小三线建设省份,主要的建设集中在赣西山区。宜黄县凤岗镇原本是一个相对落后的山区,1965年下半年开始,这个山区小镇开始热闹起来,大批工程机械和人员进驻,当时在凤岗镇布局有手榴弹厂和迫击炮厂,国营惠民机械厂就诞生在那个火热的年代。

1965年下半年江西省国防工办决定建立一个木柄手榴弹厂,经过多地的踩点勘测,将这个厂定在宜黄县凤岗镇王坊排村的孤岭(牯岭)脚下,这里距离宜黄县约15公里左右,厂名为国营惠民机械厂,军工代号9342。1966年9月21日,惠民机械厂破土动工,因为所处在山区,所有的建筑材料和生活物资都需要从外界运输,当时通往厂区的路为一条土路,如遇大雨天气变得非常泥泞,职工们最初住在席棚子里,条件异常艰苦。

1969年3月,中苏在珍宝岛爆发冲突,大战一触即发,我国的三线建设力度加强,惠民机械厂的建设步伐也加快了,1969年6月基本完成了厂区建设,当时建有工具车间、总装车间、铸造车间、热处理车间等,随后进行试生产,7月10日惠民厂生产的67式木柄手榴弹通过相关部门验收,1970年初正式进行批量生产。

67式木柄手榴弹箱体

67式木柄手榴弹是63式木柄手榴弹的升级产品,改良了密封性和发火机构,解决了63式早炸和容易受潮的问题,全弹采用铸铁弹体,弹径48毫米,弹长204毫米,总重600克,其中主装药38克TNT,可以产生70-110个破片,有效杀伤半径为7米,在20米内具有杀伤力,爆炸延时为3-3.7秒,67式木柄手榴弹具有结构简单和造价低廉的特点,1967年到1983年,我国一共生产超过10亿枚。

67式木柄手榴弹

1973年12月,国营惠民机械厂扩建一条72式铁壳反坦克地雷生产线,当时我国应对苏军的钢铁洪流主要依靠69式40毫米火箭筒和一些无后坐力炮,反坦克地雷能够有效的对坦克、装甲车辆造成杀伤和阻滞。72式铁壳反坦克地雷主要针对履带车辆,雷体密封性优越,可以埋在水下,如稻田、小溪等,弹径279毫米,高度93毫米,全弹重8千克,装药5千克(2.5千克TNT、2.5千克黑索金),设计有多重耐爆装置,因此压发力达到180-400公斤。扩建后的国营惠民机械厂职工达到702人,其中男职工525人,女职工177人。

72式铁壳反坦克地雷

1979年五机部对国营惠民机械厂下达紧急战备生产任务,惠民厂生产的67式木柄手榴弹源源不断的送往对越自卫反击战前线,在作战中发挥了相当大的作用。1980年国际局势发生改变,我国结束三线建设,惠民机械厂转为民品的研发和生产,为了便于发展,1989年决定搬迁到南昌,当时接纳了150名江西摩托车制造厂分流职工,搬迁到南昌后,主要生产铸件、石墨制品、台虎钳、内燃机配件等产品。

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深入,90年代中后期,惠民机械厂的经营陷入困难,后来无奈破产,老厂址后来成为瓦厂等民营小厂,生活区一部分被附近的村民利用,大部分则荒废。

0 阅读:0

高明野懂科技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