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肩武则天的传奇,差点成为中国第二个女皇上,却为何放弃称帝?

开卷于甲子 2024-07-09 07:29:29

前言

中国漫长的封建王朝历史上,只出了武则天这么一个女帝,然而在她之后,还有另外一个女子,差点就能成为女帝,却并没有完全实现,这人究竟是谁,她又有何能力手握大权,又为何没有坐上那把权利的椅子呢?

一、差点称帝的女性

“巾帼不让须眉”这句话放在什么时候都不过时,从古至今出现了不少的女英雄,其中政治能力突出的女性政治家更是出现不少,她们垂帘听政,把持朝政大权和一国之生死,著名的如汉朝的吕后和窦太后,清朝的孝庄太后和慈禧等,然而她们还有共同点那就是止步于登上龙椅。

除了那位唐朝的武后,武则天,不仅在皇帝在位时把持朝政,打破了“后宫不得干政”的规矩,还成功的登基为帝。作为中国唯一一位女性皇帝,武则天的历史评价是很高的,虽然她短暂建立了大周,但如果没有她,估计也没有大唐后来近一百年的气运。

然而除了她以外,还有一位很有政治头脑和能力,并且差点步武后后尘的女子,她就是大宋朝的献明肃皇后——刘娥。

据历史记载,宋真宗去世之后,她手握大权甚至连龙袍都做好了,结果她本人却放弃了称帝的机会,她到底有多大的本事,放弃做皇上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二、年少悲惨身世

刘娥的祖籍在山西省太原,祖上的家世其实不算差,祖父和父亲都是为朝廷效力的武将,并且因为父亲职位升迁,举家搬到成都华阳。当时刘娥的母亲已经怀有身孕,一家人都很期待新生命的到来。

刘娥出生之后,本来拥有无忧无虑,幸福的一生,结果老天却给她开了一个巨大的玩笑,父亲在执行公务的时候不慎重伤身亡,母亲在得知这个消息之后,本就产后虚弱,因此患上产后抑郁,不久后就随丈夫一起去了,还在襁褓中的刘娥就这样成为了孤儿。

没了依靠的她被寄养在外祖家,本就是寄人篱下,也不能白吃白喝,年龄稍微大一点她就变成了歌女,以卖艺为生,刘娥的歌声婉转动听,并且她还会播鼗(一种类似拨浪鼓的乐器)凭借着自己这点才艺,每天站在街头卖艺,赚取微薄的赏钱贴补家用。

某天她像往常一样在街头卖艺,遇到了一名银匠。银匠见她长的美丽,又会才艺,就出钱将她买了下来,并提出会和她成亲。刘娥心下盘算“反正早晚都要嫁人,铁匠也是个手艺人,跟着他或许日子慢慢就好了”于是她跟着铁匠走了,两人一起来到京都。

京都的日子并不好过,铁匠和刘娥在一起没多久就厌烦了,并打算把她卖掉。刘娥万念俱灰,跪在街头大哭,铁匠见状还为难起来了“你别哭了,这也不能怪我啊,要不是实在过不下去我也舍不得卖你,如今你跟着我过不好,我这不也是为了你好,替你再寻一条生路嘛!”刘娥不听他狡辩,只一味的跪在地上哭,两人拉拉扯扯的吸引了很多行人,韩王赵恒手下的一名指挥官碰巧路过,他见刘娥长的确实很漂亮,于是出手救下了她,这之后为了讨好自己的上司,将她带进王府推荐给了韩王赵恒。

三、先入王府后进宫

刘娥进府之后,赵恒在见到她第一面就十分喜欢,为保家世清白,他仔细询问了她的身世。刘娥一一道来,情到深处忍不住落泪,她对赵恒说“奴婢自小命苦,如今有幸遇到王爷,如您不嫌弃,我愿意一生侍奉在侧,报答您的恩德,只求您千万别再将奴婢送人了!”赵恒本就被她的美貌吸引,如今美人梨花带雨,他自然是舍不得的,于是就将她留在王府里,自此身边又多一位红颜知己。

然而赵恒的乳母却很不喜欢刘娥,她认为她是故意卖惨,碰巧在宋太宗询问赵恒身体为何虚弱时,乳母抓住机会将刘娥的事情说出来,将错都推到她身上,圣上大怒下令刘娥逐出王府,好在赵恒早做安排,将她安置在一处宅子里,并安慰刘娥自己一定会接她回去。

后来赵恒顺利的即位成为了宋真宗,他终于可以把心爱之人接回身边,并打算封她为皇后,却遭到了群臣的反对,他们以刘娥出身卑微,德不配位为理由进行劝阻。虽然没成为皇后,但是刘娥依旧凭借着自己的宠爱,从一个无名分的宫嫔一步步成为四品美人。

女人多的地方是非多,更何况是宫里,刘娥的宠爱也引来了其他妃子的嫉妒,她们试图找茬,欺负她,结果却在和她的接触之中,明白她真的是一个无心争宠,温柔贤淑的女子,从此和睦相处,后宫一派平和友好之象。

后来宋真宗的皇后去世,后宫再无后位的合适人选,刘娥又已经生下了真宗唯一的皇子,也就是后来的宋仁宗,论身份宠爱她都是最合适的人选,于是真宗在朝堂之上又一次提出立后的事情,却没想到依旧遭到了群臣反对。

大臣们也是闲的没事干,人家夫妻俩情投意合他们非得反对,联名上书,指责真宗沉迷美色,刘娥身份地位不堪为一国之母之类的话。然而真宗已经不是当年那个刚刚登基的赵恒了。他不顾群臣反对,执意立刘娥为后。翰林院负责起草立后诏书的大学士杨亿看真宗如此坚定,气得公然抗旨,拒绝起草册立皇后诏书,真宗也不和他一般见识,直接找别人写了一份,反正扣上了国玺,都是一样的。

宋真宗大中祥符五年,刘娥被正式册立为大宋朝的皇后,当年那个在街头卖艺,被人当成货物随意买卖的歌女,终于实现了自己的逆袭。

四、一代贤后垂帘听政

成为皇后的刘娥享受到了后宫至高无上的荣耀和权势,然而她却并没有因为身份和地位的高涨就得意洋洋,她深知自己的出身太过敏感,稍有不慎就会让大臣们抓住把柄,到时候为难的不是她,而是她深爱的丈夫。

于是,即使已经坐上了皇后之位的刘娥,不仅没有丝毫的傲慢之心,在行事待人方面反而更加小心翼翼,谦卑的很。除此之外,刘娥对待宋真宗的其他妃嫔,也如同自家姐妹一般,后宫上下无一不称赞皇后的贤德。刘娥因为身体原因不能再生育,大臣们本来想拿这个做话柄,结果没想到皇后居然主动提出选妃,为后宫开枝散叶。还在帝后祭天的时候,当着祖宗和朝臣的面公开忏悔,自己不能生育只能通过这种方式为皇室增添子嗣,并承诺会好好教导唯一的孩子,为大宋朝培养下一代。

刘皇后的一系列举措让大臣们渐渐的改变了对她的看法,有朝臣们和后宫妃子的朝臣,再加上真宗的大力支持,她这个皇后之位越来越稳固了。

真宗宠爱她,处理国事的时候也会让刘娥陪伴在一旁,耳濡目染之下,刘娥逐渐对政治也有了了解,真宗在遇到难处理的问题,寻求她的看法时,她也能说出自己的一番见解。刘娥处理政务的基础和熟练度,就是这样培养起来的。

随着真宗年纪逐渐增大,身体也越来越不好,一部分国家政务便由刘娥代为处理,别看她只是一介女子,处理这些政事来却很细心周到,并无什么不妥。真宗体弱多病,关于朝堂之事也逐渐有心无力,刘娥逐渐把持朝政,每次太监送来的奏折,宋真宗还没看过,刘娥就已经拿去处理了。

真宗内心不安,恰逢宫里掌管天象的钦天监在夜观天象之后,得出“女主昌”的结论,暗示皇上不要再放任朝政,将国家交到一介女流手里,真宗也怕刘娥会危及赵氏江山,于是和宰相暗中商议,让太子监国,宰相从旁辅佐,刘娥问起则说“孩子早晚都要有这一遭,不如提前接触”。

然而为了保险起见,宰相提议不要让皇后知道,私下起草诏书,结果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刘娥还是知道了,面对妻子的质问,真宗反而怂了,他改变口风说自己对此毫不知情,宰相所说之事也只是随口一说,还没确定的。

皇上这么完蛋,宰相和大臣们也没办法,背了这个黑锅。刘娥早就记恨这些大臣们之前不同意自己当皇后,于是这次便动用实权将“主谋”宰相寇准,贬职到遥远的南疆,从此远离朝堂不再碍她的眼。

公元1022年,宋真宗驾崩,死前下诏将军国大事全都交给皇太后刘娥处理,于是在新皇,也就是宋仁宗赵祯登基之后,刘娥光明正大开始临朝称制,每日上朝之时,太后位左,皇上位右,刘娥垂帘听政后,兴修水利,与民方便,调停朝野党政,解决了许多宋真宗遗留的难题。垂帘听政的十一年里,宋朝在她的管理下越来越强盛,政通人和,经济发达,官员们无不称颂刘娥的功绩。可以说,刘太后对宋朝的贡献,不亚于一代明君。

然而守旧派的大臣们依旧没有放过她,他们联名上书指责她一人独大,剥夺了皇上的权利,她就利用手里的权利将这些大臣该流放的流放,该斩杀的斩杀,顺便解决了几个逆贼,一时间功过难评。

尝过权利的滋味,刘娥也开始飘飘然起来,甚至还一度想要身着天子衮服祭拜赵家先祖。但是因为群臣抗议激烈,礼部尚书,侍郎等纷纷劝阻,并质疑刘娥“太后执意着帝王服饰祭拜,在太庙行礼时是要行男性皇帝的礼,还是女性后妃的礼,此举是否有些不伦不类?!”面对群臣抵制,刘娥最终还是做了妥协,减少了天子衮服的制式,同时没有佩戴男性帝王的佩剑。

这次事件之后,刘娥再次试探群臣。朝堂之上她对众臣提问“唐朝的武后是一个怎样的人”大臣纷纷回答“武后乃是唐朝最大的罪人,差点就葬送了大唐的江山社稷!”刘娥听完沉思片刻,并没有说话。

五、放弃权势退隐后宫

刘娥的地位在宋朝已经是权倾朝野,这时有谄媚的大臣们开始出损招,他们上书建议她模仿武后,暗示或建议她称帝。面对这诱人的条件,刘娥当着全部朝臣的面撕毁了称帝奏书,放弃了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她之所以如此尽心并不是她有多喜爱权力,而是在履行丈夫对她的嘱托,以及帮助年幼的儿子,让宋家江山不落到奸臣手里。

还有一点原因则是刘娥明白自己出身卑微,这么多年朝臣们也没有真心信服自己,自己是个孤儿,更没有强大的母族傍身,她的权势全都是宋真宗一手培养起来的,除此之外她什么也没有,因为她深知这些利弊,所以才会选择归还大权,既能不失人心,又能回归后宫养老,过自己想过的舒服日子,何乐不为呢?

1035年,刘娥在七十二岁这一年去世,在当时已经是高龄,她为大宋王朝奉献了一生,“有吕武之才,无吕武之恶”这是后世对她最好的评价。

总结

从歌女到皇太后,刘娥的一生在外人眼里好像开挂一样,然而她的骨子里一直流淌着对真宗的忠诚和大宋朝的热爱,她始终坚持本心,放弃权利的同时换来了千古美名,她的成功,远比武后来的更荣耀。

0 阅读:64

开卷于甲子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