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的今天,毛主席逝世,48年后的今天,人民越来越怀念他

史晓生追寻历史 2024-09-10 11:16:41

48年前的今天,毛主席逝世。

在历史的长河中,这一天只是普通的一天,但对于所有中国人来说,这一天,是一个有着特殊意义的日子。

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里,我想跟大家再一次分享他的一生。

他的一生,充满了波澜壮阔,也充满了艰险曲折,但很多时候,我们对他的了解,还停留在一个很浅的片面上。

今天,让我们换一种方式,去扮演他,并代入他的人生,从头开始体验他一生中面临的重要抉择。

同时,我们也可以尝试问自己,当那些曾经摆在他面前的抉择,出现在我们面前时,我们又该做出怎样的选择?

下面,正式开始。

章节一:风起青萍

1893年,他出生于湖南的一个农民农民家庭。

他的父亲,是一个典型的乡间农民,身上具有中国人最基本也最优良的品质“勤劳”,笃信只要辛勤劳动、盘算得当,那就能过上好日子。

为此,他的父亲起早贪黑,加上又有一点商业头脑,家里的结余越来越多,这日子肉眼可见的越过越好。

这种成就,在大人物眼里分文不值,但在一个底层农民的眼中,这就是最大的成功。

为此,他的父亲把这种成功当做自己人生最高的成就,在牢牢守住这种成就的同时,还试图让自己的下一代,尤其是长子,也如他一般,守住家业、扩大家业。

而他,就是家中的长子。

身为长子,他继承了父亲身上不肯服输的劲头,但对于父亲想要他做的事,他却是另外一种看法。

在他看来,辛勤劳作确实会有致富的可能,但他不愿做一个乡村的小财东,他的胸怀,是天下。

彼时的国家,军阀混战、民不聊生,有太多的人在受苦,而曾经的泱泱大国,却在备受凌辱,这在他眼里,不可忍。

因为理念上的不同,他与父亲发生了无数次争执。

为了寻找心中答案,他疯狂的迷恋上了各种书籍,吃饭时、睡觉前,只要有一点时间,他都会沉浸在书的海洋之中。

但他的这种行为,在父亲看来,就是“不务正业”。

争吵、责骂,乃至离家出走,是当时父子二人相处的常态,曾经在一段时间里,他和父亲的关系,如同水火。

而这个时候,第一个选择就来了。

平心而论,当时在他父亲的经营之下,家里的情况相较于他人来说,还是要强一些的,至少有饭吃、有书读,这已经超越了不少人。

所以,若是你,是选择与父亲不再对抗,安心做一个小财东呢?还是如他一般,继续保持着自己的理想,依然抗争下去。

普通人的选择,大概率是第一种。

毕竟,这眼前的生活是真真切切的,家里有几十亩地,还存有不少粮食,其他小致富门路也在一直收益,只要愿意,这一切都是作为长子的他要继承的。

即便算不上大富大贵,但至少衣食无忧。

然而,随着形势的剧变,这个位于湖南的小乡村也免不了遭受战火,届时,包括家产,乃至于身家性命,都会因此而丧失。

最终,选择第一种的,人生大概率会停留在30岁左右。

而他的选择,是不断寻求真理,在读书开阔视野的同时,毅然走出那个小山村,去往更大的世界,踏上了求学之路。

临行之前,17岁的他在父亲的账簿里,放了一首自己写的诗: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这个选择,让他放弃了稳定的生活,踏上了未知的道路,而当时的他不知道的是,前方还有更多的艰险,在等待着他。

时间转移至1918年,此时的他,在一边求知的同时,一边找了一份工作。

这份工作,是在当时中国最负盛名的高等学府北京大学当图书管理员,月薪为8元,这点钱,放在当时的北京,连基本的温饱都有些勉强。

但他并不在意这些,他抓住自己是图书管理员的机会,如饥似渴的博览群书,尤其是关于马克思主义的书籍。

在掌握了一定基础理论之后,他开始在社会上为理想而奔走,最先他的方向是南下,来到了广州,这里在当时是中国革命氛围最浓厚的地方,他决心要在这里施展抱负。

但他的行为、他的理论,在国民党蒋氏派系看来,十分危险,所以,蒋氏派系就找个机会逮捕他。

这个时候,若是换做你,该如何选择?

如果是普通人,那大概率的选择是老实沉默下来,毕竟见识过蒋氏残忍的手段,在性命和理想之间,还是选择性命重要。

因此,普通人就可能会找一个安稳的工作,从此把理想埋在心底、束之高阁,开始低调过日子,并在合适时机娶妻生子组建家庭,过上远离政治、远离是非的小生活。

但是,这种生活,并不能长久。

随着日军侵华动作的不断加大,国家风雨飘摇,最终到了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普通人要么是四处逃难,要么是遭到逮捕甚至被枪决。

同样,生命也因此而定格。

而他的选择,是为了避免被反动派逮捕,果断离开广州,回到老家湖南,并利用大量的时间深入农村调研。

在此期间,他与农民同吃同住,切身感受到了农民的诉求,以及农民的力量。

之后,他把调研结果,写成一篇名为《湖南农民运动调查报告》,深入浅出的把“星火燎原”等思想讲给大家,让更多的人认识到,那些曾被各种统治者视为蝼蚁、视为尘埃的广大农民,才是革命的主要力量。

风起于青萍之末,浪起于微澜之时,时代,将因他而变。

章节二:骇浪惊涛

1926年,随着蒋氏完全掌控国民党军、政大权,其“清党反共”的决心亦日趋坚定。

在这种情况下,蒋氏视赤色思想如洪水猛兽,内心对此充满恐惧的他,说什么都要彻底把赤色浪潮扑灭。

骇人听闻的“四.一二”,由此爆发。

为了扑灭赤色浪潮,蒋氏在各大城市疯狂搜捕、屠杀共产党人,甚至连那些与共产党人有联系的进步分子都惨遭毒手。

而此时身在湖南的他,并未被国民党的血腥屠杀所吓倒,反而运用一切能运用的力量,带领部队和工农群众在易守难攻的山区建立了新的革命根据地。

不仅如此,另一支部队也历经艰难,与他成功会师。

但紧接着,他和他的部队,令国民党坐立不安,因此很快,国民党军大规模集结,并气势汹汹的朝着根据地而来。

论兵力,他远不如国民党军,论装备那更差,不管怎么看,他都处在极度劣势之中。

而面对这种敌强我弱的态势,若换做你,你会作何选择?是交出武器和军队,祈求敌人放过你,还是背水一战,拼到最后一个人。

这两种选择,各有各的道理,但相同的是,最终结局都是一个字,“死”。

若选择交出武器和军队,那敌人会放过你吗?答案是否定的,蒋氏仍会将你视为潜在火种,视为危险因素,所以依旧会找个机会将你处决。

而选择拼至最后一个人,看似英雄壮烈,但敌人数倍于你,所以在激烈的战斗后,依然会全部牺牲。

一旦牺牲,革命精神的火种将再次熄灭,再次点燃,就不知是何时了。

所以,他的做法是,在迅速转移的基础上,尽量保存有生力量,并凭借灵活的战术,带着部队与敌人周旋,并巧妙的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最终使得敌人的“进剿”破产。

而这些“小胜”,最终积攒为“大胜”,在此基础上,新的根据地得以建立,各种党群组织逐渐健全,部队也在蓬勃发展。

但形势很快又发生了变化,由于革命根据地形势越来越好,坐镇南京的蒋氏决定动真格了。

为了一劳永逸彻底剿灭革命力量,蒋氏这次以10万精锐大军开始了疯狂“围剿”,由于寡不敌众,加上内部路线问题,红军损失惨重。

最终经过讨论,大家一致决定突围,但新的选择就又摆在了面前,往哪个方向突围?

向北,是中原方向,这里一马平川,即使来到这里,但也会很快被蒋氏大军包围,最终全军覆灭。

向南,湘赣粤桂之地地形险要,有群山可做掩护,的确是能在短时间内,抵挡住敌人的兵峰。

但这里同样存在问题,群山可做掩护不假,但部队需要发展,若在这里,不仅会受局限,同时资源也有被切断的危险。

而向西,则是云贵偏远地带,这里能让蒋氏“鞭长莫及”,所以在一定时间内,会暂时安全。

可这种安全,代价是失去发展和扩大根据地、团结人民的黄金时机,并且,等到蒋氏腾出精力,最终还是会派大军前来。

三种选择,若是你,你怎么选?可以说,就当时的情况来看,这几乎是一道“无解之题”。

而他的选择是,突围后取道云贵并进入康藏,不仅没有在康藏坐吃山空,反而带着队伍爬雪山、过草地,踏上了两万五千里的长征之路。

最终,他带着队伍抵达延安,而在这里,中国的红色力量将迎来发展壮大的好时机。

书简意多,三言两语看似简单,但在实际的历程中,却是一段充满艰险曲折的过程,前方的未知,战友的牺牲,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他的决定。

骇浪惊涛风不断,却从未改变他的坚持。

章节三:万山红遍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在经历了长达八年的艰苦抗战后,中国人民取得了最后胜利。

而就在这个时候,蒋氏为高枕无忧,不顾全国人民反对,悍然撕毁和平协议,并调兵遣将,向解放区发动进攻。

新的选择,又一次来了。

论兵力,国民党依旧占据优势,且装备精良,背后还有美国支持,所以从局面上去看,他还是胜算不大。

此时若你是他,该如何抉择?

是用手里的全部部队,与敌人硬碰硬,与敌人打的难解难分?还是选择接受蒋氏的条件,放下武器,接受改编呢?

但这两个选择,不管哪个,都不会有好结果。

而他的选择,是在陕北的山沟里,运用灵活策略,牵制了国军最大的一股军事力量,使得这股不能与其他战场的国军汇合,从而为其他战场创造时机。

同时,他还果断离开延安,很多同志们表示不理解,这么一个圣地,怎么能放弃呢?

面对大家的不理解,他又耐心的告诉大家,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关键时刻,要舍得舍弃瓶瓶罐罐,这样才能取得更大胜利。

离开延安后,他去了西柏坡,三大战役也在这里从他手中发出一条条指令,最终,取得辉煌战果。

此时的时间,已经到了1949年。

从整体局势上看,蒋氏已经被赶到长江以南,不过,其主力虽说大部被消灭,但仍不可小觑,在南方,依旧有百万之众兵力。

就在这种时候,国民党提出愿意“划江而治”。

而与此同时,英美帝国主义则在虎视眈眈,所以,又一个选择来了,是考虑国民党的意见,还是先巩固现有解放区,并让部队回复元气后再挥师南下,亦或是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呢?

这三种选择,每一种似乎都有可选的理由,而大部分普通人,很有可能会选择第二种。

但他,却选择了最难的第三种,因为他一直都认为,“解放战争拖不得”,长期饱受战争苦难的老百姓,更等不得。

于是,渡江战役打响。

渡江战役,中国人民解放军以雷霆扫穴之势,突破了国军精心布置的防御线,而鲜艳的红旗,也在随后飘扬在南京、上海、广西、广东,以及海南岛,最终红遍全中国。

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一个新的时代,由此到来!

最后:

他的一生,面临过太多的抉择,而他没有预知未来的超能力,但他总能在关键时刻做出正确抉择,之所以如此,是他对经验的不断总结,对信仰的坚持到底,以及对人民的无限热爱。

天安门城楼上,当热情的群众高呼“毛主席万岁”,他微笑着回应,“人民万岁”!

0 阅读:0

史晓生追寻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