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良崮怪现象:仗打了四天不下雨,刚结束就大雨倾盆,咋回事?

史晓生追寻历史 2024-08-01 23:40:34

1947年5月中旬,解放战争山东战场极为重要的战役之一,也就是孟良崮战役打响,我华东野战军在陈毅、粟裕的英明指挥下,一举全歼国军“五大王牌主力”之一的整编74师,上演了一幕“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的军事奇迹。

孟良崮战役的胜利,不仅挫败了国军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同时也实现了山东战局的扭转,而更重要的,是有着“蒋家御林军”之称的整编74师的覆灭,意味着即便是全美械装备的国军精锐,照样也不是我军的对手。

不过,在这场举世闻名的战役中,却发生了一件令人感到极为“怪异”的事情。

什么“怪异”事情呢?从整编74师退守孟良崮的5月13日开始,一直到5月16日该部被全歼为止,整个孟良崮始终处于晴朗、高温的天气之中,一滴雨丝都没有,而这种天气,导致本就缺水的整编74师,更是难受无比。

到了后来,由于极为缺水,以至于依靠水冷的马克沁重机枪都无法使用,无形中就让火力大打折扣。

但奇怪的是,就在战斗结束后不久,也就是5月16日下午17时,当华野刚刚打扫完战场,孟良崮一带就下起了倾盆大雨,甚至一度达到了暴雨如注的程度。

面对暴雨以及胜利,陈毅陈老总诗兴大发,当即就赋诗了一首:

孟良崮上鬼神号,七十四师无地逃。信号飞飞星乱眼,照明处处火如潮。

刀丛扑去争山顶,血雨飘来湿战袍。喜见贼师精锐尽,我军个个是英豪

但同样是面对暴雨,那些被俘的整编74师官兵们却是另外一种心情,其中有不少人都在想,若是这雨哪怕能早来半天,说不定整编74师也不至于这么快覆灭。

所以,当时就有74师的军官仰天长叹,“这是天要亡74师啊”。

确实,这场倾盆大雨确实来的恰是时候,若真的早来了,还的确有可能会给华野造成一些麻烦,所以问题就来了,这场雨,难道真的是所谓的天意吗?

其实孟良崮战场上先晴后雨,并不存在什么天意,反而有科学的解释,之所以这么说,得从孟良崮的地形讲起。

孟良崮,位于山东蒙阴县与沂南县交汇处,属蒙山山系,同时也是沂蒙山区的“七十二崮”之一。

之所以会叫孟良崮,据传说是因为北宋名将孟良曾在这里操练兵马,因此就取名为孟良崮,而名字里的这个“崮”,意思就是指四周陡峭顶端较平的山,而包括孟良崮在内的“沂蒙七十二崮”,便是这种地貌。

具体的地形上,孟良崮最大的特征,就是山体大多由花岗岩构成,几乎没有什么泥土,更没有植物之类,远处看过去,就是一个由大大小小的石头堆成的山。

从这个外貌特征上就能看出,这样的地形地貌,最大的缺陷就是没有水源,并且由于缺乏泥土和植被,自身也没有太强的蓄水能力。

这么一来,像孟良崮这种地方,在兵家上就属于必死之地,只要围攻的部队切断敌军水源,那么守在这里的敌军必定会因为缺水而面临覆灭。

但问题就在这里,作为张灵甫来讲,他也算是带兵多年,不是那种啥都不懂的小白,既然如此,为何还要把部队带到这种必死之地呢?

实际上在最开始,张灵甫还真没有想着撤往孟良崮。

在发现自己处在华野的战略围堵后,张灵甫最开始的想法,是想抢占孟良崮附近的天马山高地,把这里作为与黄百韬的整25师联系通道,但由于叶飞的1纵及时赶到了天马山,并在一番激战后,成功将天马山285高地拿下,导致张灵甫的设想不得不破灭。

在此之后,张灵甫还曾试图往垛庄方向收缩,但当时的垛庄,早已被王必成的6纵占领,并且,6纵由于之前在涟水之战中被74师击败,因此全纵上下都憋着一股子劲,哪里会让74师再次得逞?

所以到了最后,张灵甫只能决定,部队往孟良崮撤去。

而撤往孟良崮,至少就当时的局势来讲,也不完全是“自寻死路”的做法,张灵甫当时心里还是有相当把握能守住这里的。

张灵甫的信心来源于哪里呢?首先,就地形而言,孟良崮海拔近600米,地形是北陡南缓,而华野的进攻方向,恰恰是陡峭的北边。

这么一来,74师就可以居高临下实施反击,而华野因为是仰拱,自然就难度不小。

其次,从周边的地形来看,也就是孟良崮最高,是一个极佳的制高点,只要占据这里,那么四周就能一览无余,即便华野变换攻击方向,但处在制高点上的74师,均能在第一时间发现。

到那个时候,74师只要利用制高点的优势来一个火力覆盖,那么华野就会在进攻中付出极大代价。

退一步来讲,这么一个制高点,如果74师不占据,那必然会被华野占据,一旦如此,74师就惨了,垛庄去不了,天马山高地也没能占领,届时就只能被压缩在天马山与孟良崮之间的那个狭长地带之中。

如果是这样,那华野反倒是省事了,只要把74师围好,剩下的就是利用高地优势发起进攻就可以了,哪怕是74师再强悍,陷入这种局面,也只有被动挨打的份。

所以,当时摆在张灵甫面前的选择,其实并不多,他也只能上孟良崮。

当然,张灵甫也不是不知道孟良崮缺水,但在他看来,附近有友军,只要自己守好,友军再给力一点,那么暂时的缺水不是啥大问题,只要华野被击退,那缺水的困境也就迎刃而解了。

这就是张灵甫明知道孟良崮是“死地”,但却非上不可的原因,他并不是没有衡量过,实在是在衡量一番后,认为问题不大,才做出了这个决定。

但之后,张灵甫心心念的友军,也就是黄百韬的25师和李天霞的83师,乃至胡琏的11师,都一度距离张灵甫仅一步之遥,但奈何华野守的太严,任凭这三支国军部队怎么左冲右突,依旧无法突破华野防线。

至此,张灵甫才算真正陷入进退维谷的境地之中。

首先是攻击出现问题,孟良崮虽高,但炮弹从高处往地处发射时,会存在一个射击上的死角,死角之内,是炮火无法覆盖住的。

而华野正是巧妙的利用了这个死角,尽管上面的74师在疯狂的倾泻炮弹,但真正起到作用的却微乎其微,反而浪费了大量的炮弹。

其次是没有合适的掩体,若是普通的地形,那么两军对阵时,就可以挖出战壕、防炮洞乃至交通壕和战壕等,从而减少伤亡,但孟良崮上到处都是坚硬的岩石,这种地形在短时间内,是做不到挖出什么工事和战壕的。

这么一来,74师就几乎无处躲藏,不管是攻击还是干其他事情,都在华野的眼皮底下进行,白天还能利用岩石躲一躲,但在天黑之后,74师总得生火做饭或者照明吧,而那点点的火光,恰好成了华野的靶子,一打一个准。

而这还不是最严重的,最严重的问题,依然是缺水。

前文讲过,孟良崮上没有植被,更没有大树之类的遮阴之处,而刚好战事正酣的那几天,又赶上了气温持续升高的大晴天,这么一来,74师的官兵们在烈日下无遮无挡,同时还要进行战斗和修筑防御工事,那可以说是被嗮的快成人干儿了。

在这种情况下,对于水的需求是巨大的,因此,74师带上去的那些水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被消耗一空。

水没了怎么办?只有两种办法,要么是空投补给,要么是寻找新的水源。

空投补给不是不可以,但问题就在于不稳定,做不到随时随地都有,况且在开战后,华野的炮兵部队只要看到敌军飞机准备往孟良崮空投补给,那么马上就是炮弹伺候,这就导致敌军飞机到了后来根本不敢飞的太低,生怕被打下去了。

于是当时就发生这样一幕场景,敌军的空投飞机连准确位置都不看,大致一瞄随即就赶紧把物资扔下来匆匆离开,而这些失去准头的物资,有好大一部分都落入了华野的阵地,看到这一幕,74师官兵气的在孟良崮上大骂己方飞行员。

既然空投不靠谱,那寻找新的水源行不行呢?理论上肯定是行的,并且74师还真找到了。

据华野的战史记载,在孟良崮与雕窝之间一个叫做野猫圩的地方,有一个不大的泉眼,但这个泉眼,华野九纵的73团先一步发现,而为了夺取该泉眼,74师可以说是几乎玩了命。

从双方交手算起,74师前后一共向73团发起了多达20余次的冲锋,可以说是相当的悍勇,但不管74师怎么玩命,73团以惊人的勇气,坚定的守住了这个泉眼,使得敌人打到最后都没能得逞。

一处泉眼是小,但这也标志着,外无援兵,内无粮草和水源的74师,注定要覆灭于此了。

其实当时若是能天降大雨,说不定74师还有翻盘的可能,起码不会覆灭的那么快,但奈何一直到战役结束的几天里,天空是一丝雨都没有。

但正如前文所说,就在战役结束不久,一场豪雨倾盆而下。

仗打了四天,却无一滴雨,这刚打完就开始狂风暴雨,此种看似不可思议的现象,自然就让人难免有“天意如此”的想法。

但事实上,并不是所谓的天意,而是一种能被科学解释的正常现象。

孟良崮缺乏泥土和植被,本身就是那种干旱之地,这种地方稍微有点动静,就容易扬起粉尘。

而在孟良崮战役进行的几天里,近十万余人来回践踏,更是激起粉尘无数,同时,交战双方炮火连天,更加剧了这一现象。

那么这与下雨又有什么关系呢?太有关系了。

雨的成因有很多,而归根结底,是大地上的水被太阳光照射后形成了水蒸气,蒸发在空中后,再形成了雨倾泻而下。

而我们都知道,水蒸气的体积以及重量,都是非常小的,大部分时候,水蒸气都是漂浮在空中四处游荡的,要想让水蒸气形成雨滴,那就需要借助一些外在的力量。

什么力量呢?简单来说,就是得让水蒸气聚在一起后体积和重量变大,最终大到让上升的气流无法托住后才能落下来,也就形成了雨。

水蒸气要想变大,最基本的条件就是必须有物体可以让其聚在一起,而被激起到空中的粉尘,恰恰就是一个合适的物体。

这些粉尘以及其他一些微小颗粒,是水蒸气在凝结时的内核,也叫附着物,有了它们,水汽就有了一个核心,并不断聚集在这个核心周围,最终从微小的水蒸气,变成一滴液滴。

当然,在最开始形成液滴时,还不足以滴落下来,毕竟上升的气流还是有不小的力量的,因此,这些液滴会继续在空中漂浮,同时液滴雨液滴之间也会因为漂浮撞到一起,这么一来,液滴相互吸收融合,体积也就越变越大。

而在大到一定程度后,这些液滴就会下坠,并且在下坠的过程中,还会出现“大鱼吃小鱼”的情景,也就是大液滴会吞并小液滴,从而壮大自身。

当液滴一直大到气流无法将其托住后,那么它们就会落到地面,这样便形成了下雨。

而放到孟良崮,因为持续几天的激战,导致了大量粉尘被吹到了空中,这些粉尘与云层中的水汽聚在了一起,同时因为粉尘过多,导致水汽有了形成液滴的充分条件,自然就有了下雨的前提。

并且,也是因为粉尘过多,导致了液滴与液滴之间相互融合的速度加快,“率先”融合的一部分大液滴,因为重量大不断下坠,期间不断在吞并小液滴,无数特大号的液滴最终形成了倾盆而下的暴雨。

因此,在激战后战场上天降暴雨,是一件很容易就发生的事情,包括古代也有不少这样的例子,所以发生在孟良崮战役期间,也就不足为怪了。

只不过,张灵甫确实是没撑到这场豪雨的到来。

与此同时,这场雨下的也确实是时候,据华野战史记载,在战斗刚刚结束开始打扫战场时,粟裕发现各纵队上报的歼敌、俘虏人数与74师编制不符,整整缺少了7000人。

于是,粟裕赶紧下令搜山,最终在一处隐蔽的山窝里,发现了这7000敌人,他们静静的猬集在一起,没有发出丝毫声音,若不是华野二次搜山,根本就发现不了他们,而由此也能看得出来,74师是一支训练有素的精锐部队。

这样的精锐,一旦让他们跑了,那很有可能会给没有防备的华野造成损失。

不仅如此,若是那场大雨再来的早一会,那么就会加大华野的搜山难度,这么一来,这7000人还真有可能趁着大雨逃走,或者向华野发起反击,若真是那样,那牺牲在孟良崮的烈士鲜血就白流了。

好在差不多所有的收尾工作,都是在大雨来临之前完成的,而这各结果,也意味着74师逃出生天的机会被彻底关闭,虽然在之后74师又重建数次,但已再无王牌主力的实力,最终还是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

0 阅读:1

史晓生追寻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