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线宜居带为生命的形成设定了时间限制

知新了了 2024-07-24 14:38:07

在过去的二十年里,系外行星的研究领域呈指数级增长。由于开普勒、凌日系外行星测量卫星(TESS)和其他专门的天文台等任务,天文学家已经在4243个恒星系统中确认了5690颗系外行星。由于有如此多的行星和系统可供研究,科学家们不得不重新考虑许多以前关于行星形成和演化的观念,以及什么条件是生命所必需的。在后一种情况下,科学家们一直在重新思考环绕太阳宜居带(CHZ)的概念。

根据定义,CHZ是恒星周围的区域,在那里,轨道行星的温度足以使其表面保持液态水。随着时间的推移,恒星的辐射和热量会随着质量的变化而增加或减少,从而改变CHZ的边界。在最近的一项研究中,来自意大利国家天体物理研究所(INAF)的一组天文学家考虑了恒星的演化如何影响它们的紫外线辐射。正如我们所知,紫外线似乎对生命的出现很重要,因此他们考虑了恒星的紫外线宜居带(UHZ)和CHZ的演变如何交织在一起。

该研究小组由来自巴勒莫天文台的INAF研究员里卡多·斯皮内利领导。来自国家核物理研究所(INFN)、因苏布里亚大学和布雷拉天文台的天文学家也加入了他的行列。他们的论文《紫外线宜居带的时间演变》最近发表在《皇家天文学会月刊:快报》上。

正如斯皮内利通过电子邮件表达的那样,UHZ是恒星周围的环状区域,在这里,行星受到足够的紫外线辐射,可以触发RNA前体的形成,但又不至于破坏生物分子。他说:“这个区域主要取决于恒星的紫外线亮度,而紫外线亮度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降低。因此,在恒星演化的早期阶段,紫外线宜居带离恒星更远,并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靠近恒星。”

天文学家早就知道,由于恒星的亮度和热量输出的变化,CHZ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加或减少,这取决于恒星的质量。解决这两个宜居带的相互作用,可以揭示哪些系外行星最有可能“潜在宜居”我们所知道的生命。斯皮内利解释道:

“我们仍然不知道生命是如何在地球上起源的,但我们有一些线索表明紫外线辐射可能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实验研究,如保罗·里默和约翰·萨瑟兰在2018年进行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见解。在他们的实验中,里默和萨瑟兰将水中的氰化氢和亚硫酸氢离子暴露在紫外线下,发现这种暴露有效地触发了RNA前体的形成。

如果没有紫外线,同样的混合物会产生一种惰性化合物,无法形成生命的基石。此外,RNA显示出对紫外线辐射损伤的抵抗力,这表明它可能是在富含紫外线的环境中形成的。事实上,紫外线辐射是早期地球表面最丰富的无化学能量来源之一,这表明它可能在生命的出现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此,斯皮内利和他的同事们试图确定CHZ和UVZ是否会重叠(以及重叠多长时间),从而促进生命的出现。为此,该团队分析了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Swift紫外线/光学望远镜(UVOT)的数据,以测量位于“经典”HZ的系外行星恒星的当前紫外线光度。然后,他们参考了美国宇航局的星系演化探测器(GALEX)的数据,这是一架轨道空间望远镜,一直在观察100亿年前的星系的紫外线波长。

从GALEX中,他们结合了移动的年轻恒星群是如何在接近紫外线的亮度下进化的。斯皮内利说:“为了估计紫外线宜居带的时间演变,我们使用了里奇-约威尔等人在2023年获得的结果。”在这项工作中,作者得出了每种类型恒星的平均紫外光度演变。在我们的工作中,我们通过结合里奇-约威尔等人2023年得出的平均演化和Swift望远镜进行的测量,重建了经典宜居带中行星所在恒星的紫外亮度演化。”

由此,他们确定在CHZ和UHZ的进化之间存在重叠。这些结果对于M型(红矮星)恒星尤其重要,因为在M型(红矮星)恒星的CHZ内发现了许多岩石行星。先前的研究,包括斯皮内利和许多相同的同事在2023年发表的一篇论文,表明M矮星目前没有接受近紫外线辐射,以支持生命出现所必需的生命前化学。然而,他们在这篇最新论文中的结论与他们之前的发现相矛盾。斯皮内利博士说:

“我们断言,当检查M矮星中NUV亮度的演变时,大多数这些冷恒星确实能够在其生命的前1 - 20亿年发射适量的NUV光子,以触发重要生命基石的形成。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生命开始的条件(根据我们所考虑的特定的益生元途径)在银河系中可能是或可能是常见的。事实上,在这项工作中,我们证明了经典宜居带和紫外线宜居带之间的交集,可能存在在我们样本的所有恒星生命的不同阶段,除了最冷的M矮星(温度低于2800 K,特别是Trappist-1和Teegarden的恒星)。”

虽然,对于那些希望在TRAPPIST-1s七颗岩石行星中的一些上找到生命的人来说,它们可能会有点失望,但这对于其他在其HS中拥有岩石行星的M型恒星来说是个好兆头。这包括距离太阳系最近的系外行星(Proxima b)、Ross 128 b、Luyten b、Gliese 667 Cc和Gliese 180 b,所有这些行星都距离地球40光年以内。这些发现可能对系外行星和天体生物学研究产生重大影响,这些研究近年来一直在从发现转向表征。

如果朋友们喜欢,敬请关注“知新了了”!

0 阅读:21

知新了了

简介:专注于新知、科普及趣闻的传播,日耕不辍,天天新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