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记》‖项羽的傲慢与偏见(深圳10王辉浩)

星火书院课程 2024-08-12 18:54:31

项羽的傲慢与偏见

深圳 王辉浩

楚汉争霸是一段精彩的历史,期间涌现了无数英雄豪杰,诸如韩信、张耳、英布等。然而最让人为之称道的,那肯定是项羽。作为败军之将,项羽理论上不应该列入记载君王本纪,但司马迁破格让他与君王处在同一地位,可见史学家对项羽的独特感情。

从古至今,对项羽是非功过的争论从未停止。例如宋代李清照,“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她认为项羽活着是人中豪杰,死了也是鬼中的英雄。至于其他人,基本上都认为项羽不仁慈,不重视人才,残暴,枭雄。那么,这一切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仅仅是见仁见智?

项羽的人生悲剧,首先源自于他糟糕的性格,而他的性格源自他的出身。项羽祖上世代都是楚国的将军,这给他带来了强大的武功、不羁的灵魂和独特的傲慢。项羽从反秦战争开始,就展示出了这些特质:杀宋义,杀秦王子婴,烧杀抢掠咸阳城,显得是那么莽撞率真;到后来,他的傲慢致使他完全任由自己的性子,把天下诸侯又恢复到了春秋战国的分封局面,妄想着当他的乱世霸王。这时的刘邦,则像个老谋深算的政治家一样,忍辱负重。在进入咸阳城后,控制住了自己的贪念,与百姓约法三章,收服了关中地区的人心,这也为他后来冲出汉中铺平了道路。

项羽的傲慢,直接影响他对人才的态度。项羽作为曾经的贵族,如今的西楚霸王,自然认为自己的能力是最好的,从而看不起别人。就算是被他称为亚父的范增,也会因为刘邦的阳谋离间计,而将他驱逐,更不用说那些平民中走出来的将领和谋士了。韩信在投奔刘邦之前,也曾在项羽的手下,但是他待了一段时间之后,发现没有机会,于是就投奔了刘邦。而刘邦在听了夏侯婴和萧何的建议后,把韩信从一个普通的士兵接连提升到了粮食部长和上将军的宝座。刘邦出身平民,自然知道自己的能力平平,于是他会充分信任和任用人才。这也是为什么楚汉争霸打到第三、第四年时,刘邦的军队越打越多,项羽手下的将领也一个个都过来投奔刘邦。

项羽的眼界与心胸也是个问题,没有刘邦那么长远。在面对钱财珠宝时,项羽的想法是:“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只想着衣锦还乡,炫耀自己的功绩。而刘邦则会把钱财都分给手下的士兵和将领。由此可见,项羽只是想当他的江东霸王,而刘邦想要的是整个天下,项羽目光短浅的程度可见一斑。

在如此之多性格的恶劣下,项羽即使在自刎乌江之前也浑然不自知,还说是天要亡楚。司马迁说项羽“自矜攻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意思是只想着能靠武力掌控天下,这岂不是太荒谬了吗?

西楚霸王带着如此的傲慢与偏见,怎么可能不败呢?得民心者得天下。

(指导老师 贺德才老师)

0 阅读:0

星火书院课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