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兰明珠:虽是奸臣却立三大奇功,康熙宁杀索额图,为何不杀他?

楚风文史 2024-10-17 03:14:45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妍妍

编辑|妍妍

《——【·前言·】——》

纳兰明珠,历史上一直被贴上“奸臣”的标签,但你知道他不仅活得风光,还立下了三大奇功。

可让人费解的是,康熙帝对他格外宽容,甚至宁愿杀掉另一位重臣索额图,也没动纳兰明珠一根汗毛。

这是为什么呢?到底是纳兰明珠的功劳大到无法忽视,还是背后有更复杂的原因?难道康熙真的对他另眼相待,还是另有隐情?

明珠的崛起之路

康熙七年,一个叫明珠的小伙子,年仅33岁就当上了刑部尚书。要知道,在清朝这个年纪能当上六部尚书,简直就是开挂。

明珠可不是靠拍马屁上位的,他是真有两把刷子。这样的晋升速度,在当时的朝廷里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引得不少老臣纷纷侧目。

明珠出身高贵,祖上是皇太极的舅舅,姑祖母还是努尔哈赤的皇后。但他不是靠祖上的光环混日子,而是凭真本事一步步往上爬。

从侍卫到内务府郎中,再到内务府总管、弘文院学士,明珠用实力证明了自己。他的每一步晋升,都显示出过人的才智和政治手段,让人不得不刮目相看。

康熙九年,明珠又被任命为经筵讲官。这个职位一般都是给那些学问深厚的翰林学士的,明珠能当上这个官,说明他不仅会打仗,还是个学问家。

他在经筵上的表现更是出色,常常能提出独到见解,让康熙帝赞不绝口。这种文武双全的能力,在当时的朝廷中可谓是凤毛麟角。

康熙十二年,明珠摇身一变成了兵部尚书。这一年,他对京城的八旗兵进行了大整顿。在南苑晾鹰台的阅兵式上,康熙帝看到八旗兵训练有素、阵容整齐,对明珠赞不绝口。

从这时起,明珠开始进入核心决策圈,成为康熙帝身边的红人。他的军事才能得到了充分展现,为日后平定三藩之乱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藩之乱:明珠的政治赌博

康熙十二年,朝廷里闹起了"撤藩"的风波。平南王尚可喜请求回老家养老,这下可把朝廷搅得鸡飞狗跳。

以索额图为首的一帮大臣认为,三藩立下了汗马功劳,不能撤。但康熙帝心里早就有了主意,他觉得三藩早晚要反,不如先下手为强。

明珠这个人精明得很,他一看康熙帝的眼色就知道该站哪边。他大力支持撤藩,这下可把康熙帝乐坏了。

但索额图气得脸都绿了,还想让康熙帝杀了主张撤藩的人,结果被康熙帝一口回绝。明珠的这一举动,不仅显示了他敏锐的政治嗅觉,也为他日后的升迁铺平了道路。

果然,没多久吴三桂就造反了。耿精忠、尚之信、王辅臣、孙延龄、郑蛟麟,甚至台湾的郑经都跟着起哄。

一时间,清朝的半壁江山都落入敌手,康熙帝差点就想退位了。这场叛乱的规模之大,影响之深,堪称清朝建立以来面临的最大危机。

但明珠可不是吃素的。他作为兵部尚书,出谋划策,帮助康熙帝运筹帷幄。最后,康熙帝成功平定了三藩之乱。

这下可把明珠的名声给搞大了,康熙帝对他是赞不绝口。明珠在这场战役中展现出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智慧,让他在朝中的地位更加稳固,也为他日后的权力之路奠定了基础。

明珠的三大"功绩"

平定三藩之乱后,明珠在朝廷里的地位水涨船高。他接下来又立下了两大功劳:收复台湾和抵御沙俄。这三大功绩,不仅巩固了清朝的统治,也让明珠在康熙帝心中的地位更加不可替代。

收复台湾这事儿,明珠可是出了大力。当时台湾内乱,康熙帝想趁机收复。明珠建议让施琅独自率军攻台,结果一举成功。

后来有人提议放弃台湾,明珠又极力主张坚守。结果证明,明珠的眼光是对的,台湾后来成了富庶之地。他的这一决策,不仅扩大了清朝的疆土,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战略资源。

抵御沙俄的时候,明珠也没闲着。他帮康熙帝调兵遣将,两次围攻雅克萨,逼得沙俄不得不坐下来谈判。

在谈判桌上,明珠更是唇枪舌剑,驳得沙俄代表哑口无言。这为后来签订《尼布楚条约》奠定了基础。他在外交上的才能,不仅保护了清朝的领土完整,也展现了大国风范。

这三件大事,可以说是明珠的"三大功绩"。但俗话说得好,权力使人腐败,绝对的权力使人绝对腐败。

明珠也难逃这个魔咒。他的这些功绩,虽然让他在朝中的地位越来越高,但也让他的野心越来越大,最终导致了他的堕落。

明珠的堕落

权力来得太快太猛,明珠的野心也跟着膨胀起来。他开始结党营私,拉帮结派。凡是支持太子的人,他都暗中打压。

他的党羽越来越多,影响力也越来越大,甚至超过了索额图。这种党争的行为,不仅破坏了朝廷的和谐,也为日后的政治动荡埋下了隐患。

明珠的贪婪更是到了丧心病狂的地步。《清史稿》里说他"货贿山积",家里的赃物堆得跟山一样高。

他不但公开敲诈勒索官员,就连赈灾的银子都敢往自己口袋里装。这种贪婪的行为,不仅败坏了官场风气,更是直接损害了百姓的利益。

卖官鬻爵更是明珠的拿手好戏。他长期分管吏部事务,掌握着人事大权。有官位空缺,他就派人去和有意向的人谈价钱,谁出价高谁就能当官。

有人说,大清朝的官都被他卖完了。这种行为,严重破坏了官场的选拔机制,让一些没有才能的人混入朝堂,为日后的腐败埋下了祸根。

明珠的所作所为,严重败坏了清朝的官场风气,影响到了老百姓的生活。但他权势熏天,没人敢弹劾他。

他越发肆无忌惮,简直到了无法无天的地步。这种情况,不仅损害了清朝的统治根基,也为他日后的倒台埋下了伏笔。

康熙的"平衡术"

康熙帝可不是傻子,他早就看出明珠和索额图之间的明争暗斗。但他并没有立即制止,反而暗中纵容。

这就是所谓的帝王之术,让两个大臣相互制衡,自己则从中渔利。这种平衡术,不仅体现了康熙帝高超的政治手段,也显示出他对权力的精准掌控。

康熙帝一方面重用明珠,让他成为可以和索额图抗衡的人物;另一方面又不让明珠的权力膨胀到无法控制的地步。

他让明珠和索额图斗,自己则在中间调和,从而掌控全局。这种做法,既保证了朝廷的运转,又避免了某一方势力过于强大。

但是,事情的发展渐渐超出了康熙帝的控制。明珠和索额图的党争越来越激烈,朝堂上俨然分成了两派,相互攻击。

这不仅影响了朝政运作,还祸及百姓。康熙帝的这种平衡术,虽然在短期内取得了效果,但长期来看,却埋下了政治动荡的隐患。

康熙二十六年,康熙帝终于忍无可忍,将明珠罢黜,剥夺了他的所有权力。但奇怪的是,康熙帝并没有杀明珠,反而让他保持了富贵。

《——【·结语·】——》

说到底,这场权力游戏里没有真正的赢家。明珠和索额图斗得你死我活,最后一个丢官,一个丢命。

康熙帝玩弄权术,看似高明,其实也是在玩火。这不就跟现在的职场一样吗?勾心斗角、尔虞我诈,到头来不过是为了那点蝇头小利。

古人尚且如此,今人更甚。所以啊,做人还是要有底线,不要被眼前的利益迷了心窍。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信息来源:《清史稿》

0 阅读:0

楚风文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