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骞出使西域:一场不输哥伦布的战略凿空壮举

小瑀说史吧 2024-08-01 23:38:44
导语

张骞出使西域是汉朝乃至整个中国古代封建史上的一件大事,对中国历史进程和地缘政治产生深远影响。

从公元前139年至前119年,为贯彻汉武帝联合大月氏抗击匈奴的战略意图,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先后出使大宛、康居、大夏、大月氏和乌孙等国。

很遗憾,张骞这次远征未能达到同大月氏建立联盟,以夹攻匈奴的目的。不过就如同哥伦布为寻找东方财富意外发现美洲新大陆一样。

虽然表面看似失败,但其产生的实际影响和历史作用而言却是很大的成功。

首先,打通了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把西汉同西域、中亚许多国家联系起来。

其次,促使汉宣帝在六十年后建立西域都护府,使之成为汉朝在西域地区设置行政机构的开端。

历史背景:汉武帝为断匈奴右臂,联合大月氏夹击匈奴

来自北方匈奴的威胁是汉武帝决定出使西域的重要原因。

匈奴是蒙古高原的一支游牧民族,自战国以来逐渐强大。

秦末及楚汉之争时期,匈奴单于冒顿乘中原战乱迅速扩张,相继灭东胡、破月氏,控制了中国东北部、北部和西部广大地区,建立了强大的草原游牧军事集团。

此后匈奴窥探中原内地,觊觎农耕文明区域的物质财富,并不时派遣骑兵南下劫掠烧杀中原百姓。

公元前200年,汉高祖刘邦亲率三十万大军迎战冒顿单于,企图一举击溃匈奴主力。

结果,刘邦反被围困于白登,最后只能暗中贿赂冒顿的夫人阏氏,才得以解围,从此再不敢轻易对北方用兵。

从吕后到汉文帝、汉景帝的历代统治者考虑到经济和军事实力的不足,只能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

然而这不过是扬汤止沸,匈奴骑兵始终寇边不止,甚至一度进逼长安数百公里,严重威胁西汉政权的安全。

到公元前140年,汉武帝继位时,汉朝经过七十余年的休养生息和韬光养晦,国力强盛,经济充沛,史料记载:

“京师之钱,累百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腐败不可食。”

汉武帝作为一名雄才大略的君主,自然会抓住历史机遇,完成前几代未能完成的历史任务,因此,反击匈奴侵扰被提上日程。

不久,汉武帝从投降的匈奴人口中得知,在敦煌、祁连一带曾居住着一个叫大月氏的游牧民族,其实力与匈奴并驾齐驱。

后被冒顿单于击败,连月氏王都被匈奴人割去首级,大月氏蒙此国难被迫西迁至西域,但他们不忘故土,时刻准备对匈奴复仇。

汉武帝决定根据这一情报,联合大月氏,共同夹击匈奴。

从当时的情况来看,西域地区各国被匈奴控制,东方的汉朝和西方的罗马尚未涉足这里,如果能够联合大月氏,就会打破匈奴的垄断局面,做到断其右臂,极大削弱匈奴。

为了完成这一重大战略外交任务,汉武帝发出募集诏令,寻求能担当此重任的人才。

在一片质疑声中,一位叫张骞的郎官满怀抱负和激情,挺身应募,毅然挑起国家和民族的重任,勇敢踏上这一未知的征途。

张骞首次通西域:十年匈奴囚禁生活换来丝绸之路的开拓

公元前138年,张骞奉命与一名归顺胡人,翻译兼助手的堂邑父率一百多人从陇西(甘肃临洮)出发,浩浩荡荡踏上西去征程。

按照路线,他们打算穿越河西走廊进入西域,当时的河西走廊尚处于匈奴控制之下,张骞等人需要躲过匈奴人的监视和重重障碍。

然而不幸的是,张骞没走多远就被匈奴骑兵抓获并押送至匈奴王庭(内蒙古呼和浩特一带)。

当时的匈奴单于是军臣单于,当他得知张骞出行的目的是寻找大月氏,轻蔑的笑道:

“月氏在吾北,汉何以得往?使吾欲使越,汉肯听我乎?”

大意是月氏在我们的西北方,你们去出使月氏,就像匈奴使者穿过汉朝到南方的越国去一样。

很简单,军臣单于无论如何也不容许张骞使团通过匈奴人的地盘去出使月氏。

就这样,张骞一行被扣留下来,此后匈奴人为了拉拢、迫降张骞以达到威慑汉朝的目的,不断威逼利诱,甚至还给张骞娶妻生子。

不过这些都没有让他动摇出使西域的决心,始终没有忘记汉武帝所交给自己的神圣使命。

为了麻痹匈奴人,张骞假意顺从,主动学习匈奴人的语言,穿上胡服,并刺探通往西域的道路和沿途地理情况,以此暗中等待时机。

一晃十年过去,匈奴人逐渐放松警惕,前129年,张骞在一个深夜离开匈奴妻儿,带领堂邑父和汉朝随从逃出匈奴王庭。

他们顺利地穿过匈奴人的控制区,踏上西域的土地,不过在这十年时间里,西域的形势发生很大变化。

月氏的敌国乌孙,在匈奴唆使下进攻大月氏。月氏人被迫继续西迁,进入咸海附近的妫水地区另建国家。

为了躲避匈奴人的追踪,张骞一行只能沿天山北麓,溯塔里木河西行,翻越葱岭。

这是一次非常艰苦的历程,大漠戈壁,气候恶劣,干旱少雨,飞沙走石,风暴不断,高耸的葱岭如屋脊一样,终年为冰雪覆盖,高寒缺氧,寒风刺骨,沿途人迹罕至,水源匮乏。

张骞使团的干粮很快耗尽,只能靠善射的堂邑父射杀禽兽聊勉强充饥,很多随从或因饥渴倒毙途中,或葬身于黄沙冰窟。

经过了数十日的跋涉,张骞等人终于翻越葱岭,到达大宛(位于费尔干纳盆地)。

在大宛,张骞诉说前往大月氏的来意以及沿途的种种艰辛苦困,大宛国王听说汉朝极为富有,一直想与汉人打交道,于是对张骞等人十分礼遇。

在一通热情款待后,大宛派出向导和译员,护送张骞西行,经过康居(今乌兹别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境内),成功将他们送至大月氏。

当张骞找到大月氏时,形势早已变化,自大月氏被乌孙赶走后便在阿姆河一带定居下来。

这里土壤肥沃,水流充沛,物产丰富,大月氏已由游牧生活改为农业定居,加上远离匈奴和乌孙,外敌寇扰的危险已大大减少,大月氏上下无意东还。

而且他们认为汉朝离大月氏太远,如果联合攻击匈奴,遇到危险难以相助。

张骞在大月氏逗留一年多,始终未能说服月氏人与汉朝联盟。

不得已情况下,张骞于前128年踏上返程之路,为避开匈奴控制区,张骞改变路线,不走来时沿塔里木盆地北部的“北道”,而改行沿塔里木盆地南部,由青海羌地入汉朝境内。

只可惜羌人也已沦为匈奴附庸,张骞再次被匈奴俘获,又被扣留一年多。

直到前126年,张骞才趁匈奴内乱乱逃走,这次他除了随从,还把自己的匈奴族妻子一并带回长安。

从前138年至前126年,张骞出使西域历时十二年,一百多人的使团只剩下他和堂邑父,以及他的匈奴妻子三个人。

虽然没有达到原联合大月氏的目的,但张骞向汉武帝详细汇报了西域的地理、人文和物产,为开辟通往中亚的交通要道提供了宝贵的情报。

看着瘦骨嶙峋,饱经风霜的张骞,汉武帝心中感慨万千,为表彰他们的功绩,特封张骞为太中大夫,授堂邑父为“奉使君”。

此后,张骞随卫青出征,使汉军“知水草处,军得以不乏”,由此立下大功,汉武帝大喜又封其为博望侯。

张骞二次通西域:打通西域的凿空之举

公元前119年,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从他回长安到二通西域的七年间,汉匈之间的地缘博弈发生空前的逆转。

在此期间,霍去病夺取河西走廊这一重要农牧区,斩断匈奴右臂,之后匈奴王庭远遁至大漠以北。

到前119年春,汉武帝准备对匈奴酝酿最大规模的漠北决战,力图毕其功于一役,彻底解决匈奴威胁。

此时的匈奴偏居在漠北荒蛮之地,元气大伤,只能依靠西域诸国的人力、物力,与西汉对抗。

在这一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张骞二次出使西域呼之欲出。

与第一次试探性出使不同,此次出行目的更加明确,一是联络匈奴有矛盾的乌孙夹击匈奴;二是宣扬国威,促使西域诸国成为汉朝外臣。

这一年,汉武帝任命张骞为中郎将,率三百多名随员,每人携两匹马,携带数千巨万的金帛货币,牛羊万余头,浩浩荡荡向西域进发。

由于河西走廊已被汉朝掌控,再加上有了第一次出使西域的经验,此次张骞十分顺利的到达乌孙。

乌孙本是伊犁河流域一个拥有六十三万人口的强国,自打败大月氏后便开始挑战匈奴权威,不肯朝会匈奴。

如果能够联合乌孙,不仅可以牵制匈奴,还会产生示范作用,促使西域各国成为汉朝的外藩。

不过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当张骞带着丰厚的见面礼到达乌孙后,发现其王室内部正在为争夺王位而内讧。

既然自家的事情都没解决,也就无暇顾及门外的事情,劝说乌孙东归的目的宣告失败。

不过即便如此,张骞的出使成果还是很丰硕的。

公元前115年,张骞回国,带回了数十名乌孙使臣以及上好的西域马匹,乌孙使者亲眼见识到汉朝的强大,回国后向乌孙王昆莫报告,极大增强乌孙对汉朝的好感。

前105年,乌孙再次派使者到长安,请求与汉和亲,结为兄弟之谊,汉朝先后将细君公主、解忧公主嫁给乌孙王,巩固了与乌孙的友好关系,使其成为牵制匈奴的重要力量。

在张骞出使乌孙的同时,其副使分别访问了大宛、康居、大月氏、大夏等国。

此后,汉朝使者沿着张骞的足迹还到过安息(波斯)、身毒(印度)等中亚、西亚各地,最远到达过犁轩(埃及亚历山大城),在安息,中国使者得到二万人规模的盛大欢迎仪式。

张骞两次出使西域虽然没有达成联络西域打击匈奴的军事目的,但从长远来看,其意义远远超出军事范围,被后世誉为“凿空”壮举。

最明显的就是打通了中原前往新疆、中亚、西亚的通道,这条通道就是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

这极大促进中国对外经济文化交流,西域的天马、汗血马等良种马传入内地,葡萄、核桃、石榴、胡萝卜和地毯等种植技术也被中原掌握。

同时汉族的铸铁、开渠、凿井等技术和丝织品等传到西域。

政治方面,随着匈奴的衰落,以及对西域控制的瓦解,汉宣帝于公元前60年建立西域都护府,以加强对西域的管理,这是汉朝在西域地区正式设置行政机构的开端。

而这一切的伟大成果与张骞密切相关,公元前115年,张骞回到汉朝后被拜为大行令,第二年病逝。

可以说,是张骞的不畏艰险和两次出使西域,才有了今天的丝绸之路。

张骞不仅仅是一名伟大的外交家,更被誉为东方的哥伦布,他的探险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值得后世学习,并激励着我们砥砺前行。

0 阅读:1

小瑀说史吧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