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顺章叛变后,上海一时之间陷入动荡不安之中,收到风声的中央工作人员开始着手准备转移工作,他们的下一个目的地是江西。
路途遥远危机四伏,李克农拜托妻子赵瑛先返回芜湖老家,等自己安定下来后再来接他们,就这样,李克农告别了妻子以及5个孩子正式开始远行。
他与家人们的这一别,就是5年的杳无音信,正因如此,李克农对家人始终抱着愧疚之心,951年,李克农在小儿子的婚礼上发出他多年埋藏在心里的肺腑之言……
赵瑛对李克农的无声支持1917年9月,18岁的李克农遇到与他相伴一生的人,这个姑娘名叫赵彩英(赵瑛原名),赵彩英出生于当地一户小康人家,她的父亲是芜湖市照相馆的老板。
赵彩英家境好,父母思想也非常开明,赵家虽然历代经商,但非常看重孩子们的文化学习,不顾他人眼光的赵父坚决把赵彩英送入女子师范学习,也正因如此,赵家的这个女孩子成了当地第一批进学堂学习的女性。
赵瑛赵彩英知道自己上学不易,她很珍惜在学堂的日子,别人玩,她学习,天天起早贪黑,从来没有落下过一点功课,后来赵彩英还把自己的名字改成了赵瑛。
也就是在这一年,赵瑛遇到了与自己同龄的李克农,他们的结合非常自然,仿佛这两个人天生就应该在一起。
新婚第一年,忙于工作的李克农没有太多时间可以跟妻子享受新婚生活,他先是参加了芜湖本地的“五四运动”,又参加了创办民生中学的运动。
1919年至1925年期间,李克农的革命事业就像上了发条的轮轴一样转个不停,家里的一切生活也只能全部交给赵瑛。赵瑛也在这期间为李克农生了4个孩子。(大女儿李宁、大儿子李冶、二女儿李冰、二儿子李力)
由于李克农工作忙碌,刚生产完的赵瑛既要带孩子又要照顾家里的老人,劳累的家务也让赵瑛瘦了不少。
除了照顾家人之外,赵瑛也非常支持丈夫的事业,那天,李克农跟赵瑛说:
“这几天要辛苦你一下了,我要在家开几次会议。”
面对丈夫的要求,赵瑛也没有任何意见,等到丈夫开会时,懂事的赵瑛会给在座的所有人准备好茶水,为了能让会议安全进行,赵瑛还会去帮李克农放哨。
有了妻子的无言支持,李克农的革命工作也得到顺利进行,虽然眼前的生活异常艰难,但一家人在一起,也算是可以从中得到慰藉。
然而随着革命的变化,这一大家人暂时被“解散”了。
局势变化,李克农赵瑛被迫“分手”1928年,李克农离开芜湖来到上海做地下工作,1929年至1931年间,李克农在周恩来总理以及陈赓的领导下完成了轰动一时的“将敌特组织拿过来”的任务。
后来工作出色,胆大心细的李克农“潜伏”到“中统”之中,为了避免对方会怀疑李克农的个人生活,他让妻子和孩子们来到上海。
胆大心细的赵瑛就这样带着孩子生活于危难之中,不料意外还是发生了。
这天,中共负责人之一的顾顺章出现叛变举动,李克农的战友截住敌人的密码并进行了破解,战友把消息告诉李克农,李克农又将消息告诉了陈赓、周恩来等人。
陈赓时间紧迫,为了避免暴露身份,他们必须要在第一时间通知自己的战友们,要赶紧让他们撤离,由于事情发生的比较突然,忙着帮战友撤离的李克农压根就没有时间返回自己家,他必须要跟大部队一起离开,自己走了,妻子怎么办?心系妻子的李克农找来自己信任的交通员:
“如果你能见到我妻子赵瑛,你告诉她现在敌人正在搜捕,不要让她回家,如果可以的话,让她带着孩子们找个地方躲一躲!”
幸运的是,这个交通员顺利找到了赵瑛,收到消息后的赵瑛二话没说就拉着孩子跑到街上,为了躲过敌人的追捕,赵瑛没敢回自己原先的住所,晚上母子三人就睡在大街上。
此时的赵瑛完全失去了丈夫李克农的消息,而李克农这边除了知道交通员通知了赵瑛不要回去的消息之外,再没其他,夫妻双方彼此都在担心着彼此。
就这样,李克农跟妻子分散了一个多月,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彼此都没有彼此的消息。
这一个月里赵瑛带着孩子们过得非常凄惨,由于当初出来的突然,所以赵瑛身上并没有多少钱,这一个多月里除了要躲避敌人之外,她还要为了解决孩子们温饱问题向他人乞讨。
那天,正在乞讨的赵瑛突然想到自己或许可以去一个地方——交通员常接头的地点。
李克农赵瑛反反复复去了几次,果然有一天,她在这里碰到了熟悉的面孔,是宫乔岩!
宫乔岩看到赵瑛又惊又喜,他这段时间也一直在寻找他们,他好怕他们已经被敌人抓捕了。
此时的赵瑛已经被饿得瘦骨嶙峋,两个孩子也是如此,宫乔岩望着被现状折磨的母子三人,他瞬时哭出声。
宫乔岩知道李克农一直在等妻子和孩子们的消息,他没敢耽搁,立刻给周总理发去电报,得到消息的周总理大喜,连忙把宫乔岩发来的电报内容一字不落转告给李克农。
得知自己的妻子和孩子们都还健健康康的活着,李克农激动得看着周总理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因为顾顺章叛变一事,上海的局势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李克农等人是不能回去了,得到消息的中央打算转移阵地。
转移的路上充满危险和不确定,为了保证家人们安全,李克农这次没有让妻子与自己同行,他拜托赵瑛带着孩子们暂时先回芜湖老家,如果等局势稳定下来,李克农再来接他们。
没想到这次与家人的一别,就是五年……
李克农与赵瑛“分手”,全身心投入工作赵瑛带着孩子回了芜湖,李克农也离开了上海,李克农离开上海后去了什么地方呢?在与妻子别离的5年里,李克农又做了哪些事情呢?
1931年,离开上海后的李克农跟随部队来瑞金,1932年,李克农根据上级安排担任红军第一方面军红军政治保卫局局长,后来保卫局被改名后,李克农又成了“红军工作部的部长”。
李克农担任红军工作部部长期间,每天都有很多工作等着他去处理,根据斯诺的记载得知,李克农在这段时间里成了“独眼龙”,造成这样的原因是用眼过度。
那时人们的生活条件有限,别说电灯了,就是煤油灯都很少,更何况李克农所在的当下是局势纷乱的时期,他每天只能点一只蜡烛工作,就这样,李克农“瞎了”一只眼睛,后来红军学校的人都戏称李克农是“只眼先生”。
斯诺1936年随着“西安事变”的开启,李克农的工作量要比之前大了很多,基本上他从睁眼的那一刻就被巨大的工作量所包围。
李克农的工作时间持续整整一天,到了晚上11点时,他的房门又被对方敲响,李克农拖着承重脚步去开门,一看,才发现来者是周总理和叶剑英。
李克农把桌子上的文件图纸拨到一边,又给周总理和叶剑英搬来凳子,几个人就这微弱的烛光聊起了今天的工作。
李克农本身的身体素质就不好,他除了有眼疾问题之外,还患有哮喘,由于长时间的熬夜,李克农的这些症状也开始有了显著变化。
又是一个寂静的深夜,没有休息的李克农趴在桌子前研究着手里的文件,突然他猛咳了几下,剧烈的咳嗽引起心脏不适,李克农赶紧给自己倒了杯水,等症状得到缓和,他又继续投入到工作当中去。
李克农在外工作期间,他也会时不时想起家里的一切,想起自己那贤惠懂事的妻子,为了保证革命工作的顺利进行,也为了保证家里人的安全,李克农足足有5年没有联系过家里,后来等西安局势稳定后,李克农才打算要给家里人写信。
在与家人分别的这五年里,赵瑛无时不在牵挂着李克农,虽然她不知道李克农目前究竟在何方,也不知道李克农具体的工作是什么,但坚强的赵瑛还是带着孩子们认真生活着。
李克农夫妇赵瑛肩负起家庭重任,李宁回忆母亲赵瑛和李克农自上海分别后,她就带着孩子们回到了芜湖,回芜湖也是李克农所希望的。
为了可以照顾一家老小,赵瑛在芜湖给自己找了一份新工作即到一家小学当教员,学校发放的工资虽然很低,但也够大家吃饭。
赵瑛是个有智慧的女性,她很懂得如何照顾别人,与别人相处。按照现在人的话来说,她是一个双商极高的人。
在老家期间,赵瑛和李克农家的各位亲戚相处的都非常好,懂事的她会给一家子做好饭,见李克农爸爸妈妈时刻担心着自己儿子,赵瑛也会和拉着老两口的手说说话,她尽力缓解老人们对儿子的担心与思念。久而久之,不只是李克农的爸爸妈妈喜欢她,就连李克农的舅舅舅妈也非常喜欢赵瑛。
别看赵瑛像个“女战士”一样维系着整个家庭,其实这些日子,她是非常难过的。
李克农和赵瑛根据赵瑛大女儿李宁的回忆,我们可以看到“保护壳”下面的真实赵瑛。
李宁说:
那时候的母亲每天要面临着忙碌的工作,这主要是学校里的教学工作,母亲会给大家准备好晚饭,但晚饭后,等别人都休息了,母亲依旧在忙碌着,她趴在油灯下,为几个班的学生批改着作业。
那时候的家庭条件很差,我和兄弟姐妹们的衣服一穿就是很久,一件衣服上面布满了大大小小补丁,这些补丁是母亲抽空给我们缝制的。
在我们的记忆力,母亲似乎整晚都没有休息,我们几个会在半夜起来上厕所,仍然可以看到母亲在油灯下面忙碌着。
那时候的母亲也只有30多岁,她却要肩负起整个家庭,照顾我们这5个孩子……
除了生活上的艰辛之外,赵瑛其实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这份压力来自于孩子们的学业问题。
李克农的工作特殊,他的家人也为之受到了影响,为了能让孩子们顺利上学,家里的几个孩子在填写个人信息时,填写的也是孩子爷爷的名字而不是孩子爸爸李克农的名字。
李克农除了爸爸工作的问题之外,赵瑛也面临着严重的经济压力问题,家里的孩子太多,个个都要上学的话,那是一笔很大的开销,而赵瑛实在是掏不出来这笔钱,孩子爷爷为了给他们挣学费,甚至也放下脸面四处借钱。
赵瑛看着年迈的老人心里一股酸楚油然而生,她决定要跟孩子们谈一谈:
“你们也慢慢长大了,要开始学会独立生活了,有机会在学校学习固然是好的,但这也不是唯一的,有的大学问家就是自学成才的。”
母亲话里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那个年代的孩子都很珍惜自己的学习机会,但他们也很懂事,他们不想再看着母亲彻夜熬夜,所以在这次谈话后,几个孩子也都陆陆续续辍学了。
李克农的两个女儿在这期间也历经她们人生中最为艰难的一段日子。
李克农的大女儿李宁是所有孩子里最先进入社会的,但她比较幸运的是,离开学校后,李宁就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反观小女儿李冰,大女儿已经算幸福了。
那么小女儿究竟经历什么?
由于家里贫苦的条件,李冰没有选择读高中,她在妈妈的安排下来到一家护校,这所护校很适合李冰,一方面它包吃包住,另一方面可以在这所学校里学到技术,等毕了业也好找工作。
李冰领走前,赵瑛含着眼泪在家门外送别女儿。
这所护校是美国人开的,院长也是美国人,学校里弥漫着西方文化与习惯,初到学校的李冰很不适宜,为此她也度过了一段艰难的适应期。
结果就在李冰好不容易适应新学校后,新的挑战向她袭来,就在李冰入校的第二年,日本开始侵略我国。
日军踏入芜湖后,芜湖的百姓们也开始四处窜逃,这其中就包括李冰的妈妈赵瑛。
赵瑛离开芜湖之前,其实有专门来到李冰所在的学校,她专门跟女儿讨论了关于她日后的去向问题,赵瑛给出的建议是让李冰继续留在学校学习,这所医院在当时属于一家很有名的院校,再加上院长是美国人,所以侵略者暂时不敢碰这所学校。
李冰也觉得妈妈说的话在理,如果自己现在走了,那之前的两年就白上了,最后她也拿不上文凭,不如就留在学校吧。
就这样,李冰留在了护校,赵瑛带着一家老小离开了芜湖。
赵瑛这一走就是两年,而李冰也度过了她人生中最恐怖的两年。
一家人终于团聚,李克农第一次出席孩子婚礼1937年4月中旬,李克农因工作原因来到南京,在他得知妻子和孩子最后又回到芜湖时,李克农再也按捺不住自己对家人们的想念之情,等公事完成后,李克农立刻乘坐快轮回了一趟芜湖。
但是这一次见面非常匆忙,导致家里有几个孩子并没有见到爸爸。
李克农和赵瑛以及孩子们的彻底团聚是在1941年,自这年开始,一家人终于结束了异地生活。
1949年后,李克农和赵瑛带着孩子们在北京城里安了家,多年的漂泊生活也终于画上句点。
只是1949年后,李克农的工作任务越来越沉重,他身上的担子也越来越多。
1951年,原本正在苏联工作的李克农突然收到来自中央的指示,对方让他赶紧回国,这里有新的工作在等着他。
李克农回国后,毛主席在中南海亲自接见了他。
毛主席跟李克农说:
“我点了你的将,你要亲自去。”
这时李克农才知道毛主席是要让他去朝鲜主持“板门店”谈判。
毛泽东由于工作性质原因,他没有跟家人交代具体的工作内容,只是跟妻子说明自己要出趟远门。
赵瑛理解丈夫,但是在丈夫临行前,她跟丈夫提出一个条件:
“润儿(小儿子),马上也要上前线组织后勤运输,你这一离开,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来,还是先让他把婚结了吧。”
李克农同意了,他同意妻子的建议,就这样,在家人们的安排下,小儿子的婚礼如期举行,李克农也在赴朝前参加了儿子的婚礼。
这些孩子们里面,李克农是很喜欢小儿子的,得知他大婚,李克农还专门邀请了刘志坚夫妇。
李克农和小儿子儿子结婚作为父亲的李克农非常高兴,婚礼期间他喝了不少酒,也许是因为酒到深处情意浓,李克农突然从心里油然而生出一股悲伤与愧疚。
他一手抓着酒杯,一手拉着小儿子感慨道:
“你的哥哥姐姐们结婚,我都不在身边,你们是靠组织养大的。”
说着说着,李克农突然在婚礼期间大哭起来,跟儿子说完话,李克农又转身拉着赵瑛说了一句:
“我真对不起赵瑛同志!”
李克农知道自己因为事业的问题亏欠孩子和妻子太多,但他又能如何呢?为了国家事业,他只能牺牲自己的家庭。
结语多年后,小儿子李伦回忆起父亲,他说:我父亲把党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
这样的伟人值得我们永远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