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众卖惨,得罪整个娱乐圈的“国民媳妇”,她又陷入风波了

翠丫看电影 2024-10-08 11:02:55

前段时间,海清的一段采访视频引起了网友们的关注。

因为46岁的她变化太大了!以往的海清虽不算大美女,但灵动自然,辨识度很高,也很有观众缘。可不知她哪根筋搭错了,竟然变成这样了。

视频中的海清,鼻梁高挺,下巴凸出,嘴巴如同【肥香肠】。还有眼睛下面的两个【大卧蚕】,僵硬如石的苹果肌,怎么看都别扭。作为一个实力派女演员,一个观众认可的大青衣,真没必要追求年轻和幼态。海清,你一直不是【人间清醒】吗?这会儿怎么就不清醒了呢?

提到海清,大家能想到的可能就是她在《蜗居》、《小别离》等影视剧中那深入人心的角色形象。

她凭借扎实的演技和独特的个人魅力,在影视圈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深受观众喜爱,被亲切称为 " 国民媳妇 "。

这两年,她先出演了《隐入尘烟》获得一大波赞叹。

之后又出演了《我本是高山》,因为剧情和诸多事实不符,最终落寞离场。

之后好像就沉寂下来了。

现在突然出现就是在这个旅游宣传视频中。

其实一个宣传视频本来也引不出什么多大的反响,可就是因为这样一个平平无奇的宣传片,还被送上了热搜。

视频中,海清样貌大变,网友反映,要不是看字幕条,真没意识到这就是海清。

原来的她轮廓温婉流畅,笑眼盈盈,总是透着一股亲和与智慧的光芒,每个动作都展示着知性女性的风采。

但是现在,整个脸看起来有种难以言喻的僵硬感和不协调。

短期来看,海清外貌的变化可能会引发一定的话题性和关注度。

但从长期来看,海清一直以来都是以实力派演员的身份被观众所熟知,她的演技才是她在娱乐圈立足的根本。

2019年7月,西宁FIRST影展闭幕式,青年导演与群星共聚一堂,不聊商业,只聊电影和自由创作。

胡歌作为一号人物开场扔掉演讲稿,称年轻导演若有好项目,不要忘了自己这个“便宜又好用”的演员。

台下笑开一片。

被这种轻松的氛围感染,海清匆匆在手机上写了段字。

颁完奖后,她叫住周冬雨,邀请宋佳、姚晨和梁静上台,也即兴发表了感言。

她恳求市场给中年女演员更多机会。

说姚晨做监制才演上《送我上青云》,宋佳不结婚还让大家叫她小花,梁静边投资边问丈夫管虎有没有自己能演的好角色.....

“我们基本上没有傍大款,也没有靠父母……我们比胡歌便宜,也一样好用!”

这番话,有人尴尬,有人叫好。台上几位女演员,除了海清,大家都脚趾扣地。

公然将同行丢置风暴中心,海清能否全身而退?

答案是否定的。

宋佳当场反驳:此观点仅代表海清个人立场。

“海清自作自受。”

“姚晨、宋佳、马伊琍谁没有戏拍,借他人当靶子。”

“只有海清还待在舒适区,胡歌反而在不断突破。”

后来,汹涌的口水战将她淹没。

事后复盘,海清承认当时有点冲动,“但话在心里憋太久了,就是想说。”

她解读自己为直肠子,心急、从不拐弯,特别是在表演上。

大学时,海清演小品《的哥》,戴着钢牙套的她重重吻向同学黄海波,几秒后,黄海波嘴上都是血,不得不喊停。

在旁的老师黄磊惊呆了。

影帝张译,与海清搭过《红海行动》《一仆二主》等多部作品,与她私交甚笃,也常常被怼。

有天,海清恰好在电视上看到张译,觉得有细节没演好,立刻给好友打电话。

上来就问,这戏是怎么回事?你心里是不是特空?

张译承认自己有点没抓住人物状态。海清直接劝,不要演,很傻,别把自己出卖了。

这种关于创作的分歧,在两人之间出现过多次。

海清总较真到争得面红耳赤,从不怕得罪人。

张译形容海清是伏特加酒,性烈,又暖暖的。

电视剧《落地,请开手机》里,海清第一次与孙红雷搭戏,第一场就给偶像肩上留了个牙印。

戏中,扮演海清丈夫的孙红雷打了她一巴掌,海清用刀抵着对方脖子,情绪激动。

但看到脖子上的血又开始心疼,两人最后吻在一起。

在分开前,依依不舍的海清,冲着孙红雷肩膀狠狠咬了一口。

这场戏在楼梯上拍,为了求真,只要剧组说开始,海清就使劲上口,最后那牙印烙在孙红雷肩上,好几天都下不去。

孙红雷没辙,只能接着海清的戏演,笑称她是“混蛋”。

2014年,她在采访中曝光电视圈乱象,说投资方为了压低电视剧成本,不会特别重视剧本,演员选戏像赌博,边改边拍是常态。

后来,舆论问她是不是常改戏?海清直接说,改的都是烂戏。

既反叛又认真。

同行都夸海清带感,她却羞于夸赞自己。

常自省无知、没文化,又固执、瞎得瑟,一事无成。

偶尔觉得自己拍了还不错的戏,就乐得像朵花,马上又在内心把自己打入尘埃。

她对表演的认知也经常变化。

前一天百分百肯定的演法,第二天就能推翻。

她总觉得表演像迷宫,得不断学习、不断探险。

对自己和表演的定义千变万化,但她最笃定的坚持,是相信自己。

不在乎别人怎么说,也不受外界评价影响。

海清,够硬。只活一次,她不愿浪费,也不想错过什么。

海清,1977年出生于江苏南京,她的性格随和简单,就像是南京的气质一般。其实,海清的本名叫黄怡,她曾在一次采访中道:“我外婆特喜欢秦怡,于是就把这种期待带到了我身上。”海清是她后来给自己改的艺名,希望自己无论做人做事,还是演戏,都能保持海一样清澈的心。

海清是甘氏家族的后代,此家族是先秦时期的名门望族。时至今日,甘家大院仍是南京最大、保存最完好的私宅,彰显了甘家的实力。海清的外婆年轻时,甘家家境殷实,家中佣人众多,出门必定是旗袍加身、首饰无数;外公则常年穿着西装,从三十岁就配了文明杖,很有派头。据悉,海清的妈妈小时候,出门必须搭配好衣服,戴好首饰,穿着小皮鞋才能出门。

因为家族的礼仪和规矩颇多,所以海清也颇受影响。在外公的熏陶和培养下,海清5岁就加入了少年队跳舞,7岁就开始学习各种乐器,一直被当成名媛来培养。海清七岁时,被某剧组选中做小演员,导演对她说:“你的妈妈生病了,家中无法支付高昂的费用,你可能再也见不到妈妈了。”海清听到这话,顿时眼睛一红,眼泪止不住地流。那时的她不知何为演技,却表现得很好,一直被导演夸赞有天赋。

因为从小学舞蹈,海清12岁时,已在省歌舞剧院担任领舞;15岁时,就成了江苏省最年轻的舞蹈编导。17岁时,还拿到了“桃李杯舞蹈新人大赛一等奖”。原本,她一心想在舞蹈表演上拼出一番天地,潜心练功,好好编舞,以后快乐的生活。但好景不长,在一次训练中,海清不小心扭伤了腰部,从此结束了自己的舞蹈生涯。

学了十几年舞台,她从江苏省戏剧学校毕业,进入省歌舞剧院,1995年每月就有800元工资。

那时她仅有18岁,本该过上闲适的生活,她却不愿只有中专文凭,想考电影学院深造。

在剧院,一天的工作都是满的,早功、上课、排练……

时间紧张,她常把包子挂在身上,边骑车边吃,节省出吃饭的时间,准备台词和表演,晚上下课后继续看书到天亮。

1997年,海清以专业第一名的成绩考上了北京电影学院。

入学后,看到自己的带班老师是黄磊时,她心里有点失望:

“我来是为了跟着老教授学习的,他是个明星,还这么年轻……”

那时她还不知道,正是这个年轻的教师,给了她的事业太多机会。

大学4年,海清总是独来独往,清晨六点起床练早功,然后是在学校看书、拉片、排话剧,并拒绝了太多外出拍戏的邀约。

直到2003年,毕业2年的海清饰演电视剧《玉观音》女二号钟宁,才算正式出道。

但反响一般,没被观众记住。

那时日子过得苦,经常没戏拍,她不得不回到老家南京“啃老”。

挽救她的,是老师黄磊,他推荐她去演话剧,打磨演技。

那年,她前往香港在林奕华执导的话剧《半生缘》中饰翠芝,开始与张艾嘉、刘若英搭戏。

2006年,黄磊买下一部小说的版权,点名让海清去演。

听从老师安排,海清为了这个没定下来的角色,推掉了半年的戏,想着能上就上,不能上,一切后果自己都接受。

她需要饰演的角色性格层次丰富,海清每次想着的演法用不同颜色的笔标记在了剧本的每一页。

她不合群,剧组聚餐,她就在酒店写人物分析。

如果第二天男主涂松岩有对手戏,海清也不会放过他去吃饭,必须得多排练几次。

那是一场豪赌,海清赌赢了。

电视剧《双面胶》大火,泼辣娇俏的胡丽娟也让海清正式走进了观众视野。

随后,2009年电视剧《王贵与安娜》《蜗居》《媳妇的美好时代》接连播出。

她饰演的海萍一心想拥有自己的房子,延伸出了不少民生热点话题,对老百姓的生活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而《媳妇的美好时代》中,她与同班同学黄海波搭档,演出了一代人的悲欢喜乐……

海清用安娜、海萍、毛豆豆3个角色展现了生活的韧劲,也引爆了多次社会话题的讨论。

《媳妇的美好时代》播出时,她刚刚33岁,有了“国民媳妇”的称号,还获得了金鹰奖与飞天奖视后。

海清,开始迎来了自己的春天,她意识到自己似乎真的红了。

《王贵与安娜》播出后,常有人偶遇海清时叫她“安娜”。

《蜗居》热播了,路人叫她海萍姐。

《媳妇的美好时代》红了,这种称呼换成了“豆豆”。

但海清没有过度关心自己到底红成哪样了,只是在意有没有把握好角色。

她始终记得电影学院老师的一句箴言:

演员这一行如履薄冰,也如过眼云烟,人有可能会大红,但那红只是上天的赏赐,做演员主要就是演好戏。

与她合作过多次的编剧六六说,海清就是个侠女性格。

从不出现在绯闻头条,不是明星、不用事件说话,只用演技说话,是真正的演员。

在2019年FIRST青年电影节颁奖会上的发言,海清那一幕给人的感觉,就像一个母亲当众情真意切地诉苦自家孩子的不容易。

虽然出发点是好的,一旁的孩子却感到隐私被冒犯的羞赧,一如海清多年来反复演过的殚精竭虑、用力生活的“母亲”。

但大家似乎不太愿意被海清“概括”。

当天晚上,宋佳在微博里写:

“除了你自己,没人能够定义你。生命短暂,有本事,上,没有,也要上。”

马伊琍则在后来的采访里直接否认:

“我不觉得市场对这个年龄段的女演员不友好。”

这些呈现战斗姿态的“腰部女演员”,的确有着傲人的市场表现为底气。

马伊琍凭《我的前半生》再拿视后,姚晨的《都挺好》拿下收视冠军,宋佳更是在电影圈如日中天,好电影排队等着上。

似乎只有海清最冷清。

“国民媳妇”曾是她的主场和安全区,但对如今45岁的她而言,似乎开始隐隐成为一种同质化的危险信号。

实际上,一步一步踏实走来的海清,大可不必焦虑和担忧。

2022年,海清投入很多精力的作品,是电影《隐入尘烟》。

片中,为了饰演患有尿路疾病、不能生育的曹贵英。

海清在西北农村生活了一年,跟当地农民同吃同住,还干起了农活,亲手接生小驴、养大小猪鸡崽、翻土耕地、铲粪坑……

一年的时间,花在一部片酬不高、拍摄艰苦、生活条件恶劣的电影里,海清觉得很值。

以至于杀青后半个月还陷在农妇的状态。

为了演好大小便失禁,海清在衣服里装了一根接水的管子,在寒风里浸在湿裤子里拍一整天。

《隐入烟尘》在市场上的水花虽然不大,但却是疫情以来唯一一部入围第72届柏林电影节的华语片。

海清用实际行动告诉观众,自己不是只会演“媳妇”和“妈妈”。

当一个女演员,敢这样“不美”地呈现在镜头前,也不去在意因为拍戏而生的皱纹,那么她的突破,已经完成了一半。

虽然,多年来,观众从海清身上记住的,还是那些都市剧里的国民媳妇。

作为市井小人物的一个缩影,这类角色往往能引发坐在电视机前的大多数观众共鸣。

说不好是“媳妇”的痕迹在她身上太深刻,还是她想要摆脱它的决心太强烈。

与今天动不动就说的“炸裂”相比,海清的演技最大的优点就是生活化,让你觉得——这人离我好近。

戏路狭窄,渐入瓶颈。海清比外人意识得更早,于是她才拉着其他女演员争取机会。许多人说她一方面卖惨,一方面资源好到爆,那一年几部戏都在等着要上,而且类型同质化。观众反问:你为什么吃着红利,又在抱怨中年女演员角色单一的困境呢?但是今天回头看。与其说海清是得了便宜卖乖,不如说她在喊话:导演们看看我,我不是只能演“国民媳妇”。

后来,海清又出演了《我本是高山》,改编自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校长张桂梅的真人真事。

谁知开启点映后没几天,差评如潮。「扭曲事实」「魔改张桂梅」的质疑声铺天盖地。

紧接着,主创下场与网友对峙加剧事态。

官媒也现身发声,反击「差评」。但也进一步激起了观众的逆反情绪。

于是,扮演主角的海清再一次也惹来争议。

从《隐入尘烟》到《我本是高山》,近一年有关海清的讨论,在“好”与“不好”间跳转了很多次。

实际上,争议始终伴随着她。在人人都擅长隐藏的娱乐圈,她是极少数从不掩饰野心和渴望的人。扮演“国民媳妇”的那几年,她被质疑一直在舒适圈里游泳。

后来尝新类型角色,又被说“演什么都是海清本人”。她曾经很在意那些评价,在渴求被肯定、被接纳的那些年,她以各种方式不停地尝试与证明自己。渐渐地,随着年龄的增长,她平和了许多,她说,很多事情就是一道槛,逃不掉的,怕也没有用,所以去面对吧。

在多数人不敢展露欲望的娱乐圈,海清是为数不多把野心袒露出来的人。她渴望被看见、不甘平凡。也正因如此,近些年关于她“用力过猛”“急于求成”的讨论越来越多。从现实来看,这确实概括了“一半海清”,那另一半呢?万物生长前,她是否也曾忍耐过漫长的冬季?

海清曾经在采访中说过,时常梦到自己会飞。为了实现这个梦想,她去尼泊尔体验了一周滑翔伞运动。第一次起飞前,她很着急,不停地问教练:“什么时候可以飞啊?怎么还不飞啊?”教练告诉她,要等风来。等了一会儿,海清又问:风什么时候才来啊?教练回答道:“你安静,风自然就来了。”

0 阅读:692

翠丫看电影

简介:一种“真情实感”倾诉,更是一种“点到为止”适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