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伯谦先生的成长经历

考古研史赏人物 2024-06-07 13:55:36
1937年农历二月初十日,河南省荥阳县东赵村的李合文家添了个孙子,因为这是李家的长孙,就取名为伯谦。 李伯谦的祖父李合文不识字,父亲李德馨上过几年私塾。李家人勤俭持家,一家九口人种着40多亩田地,住着9间瓦房和几间草房,养着两头牲口,日子还算不错。1943年,六岁的李伯谦被送入村中小学读书,家中长辈对他寄予厚望,特别是希望他将来能学医,不仅有一技之长,而且能够照顾家人。青少年时代的李伯谦勤奋好学,尤其是爱好文学,历史和地理也很出色,几乎每次都能考满分,很早就显露出在人文学科中的潜能。 1953年,即将升入高中的李伯谦却险些失学了。解放初搞土改,李家先是被定为富裕中农,1952年土改复查改定为地主,家境一下子变得紧张起来,父亲就想让他辍学去学门手艺来帮助养家,但充满求知欲望的李伯谦哪里肯放弃学业,好歹劝说父亲同意他继续念书。1953年夏,李伯谦进入荥阳高中,当时荥阳是开封行署所在地,荥阳高中师资力量雄厚,是河南省有名的高中。进入高中后,李伯谦格外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更加刻苦努力,成绩在学校中名列前茅。 1956年夏,李伯谦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京大学,此时这位农家子弟根本不知道考古是何物,而是满怀着对鲁迅、郭沫若和茅盾等作家的无限崇拜报考了中文系,梦想着将来也能当一名作家。结果是中文系没录上,却由于历史成绩突出而进了北大历史系。这一年的夏天,瘦弱的19岁农家子弟李伯谦带着他母亲亲手缝制的几件粗布衣服只身来到了北京西北郊的燕园——这个他将毕生为之服务的地方,而此时,这一年的冬衣还没有着落——靠着一件从学校申请来的棉大衣,李伯谦在北京大学度过了第一个冬天。 大学校园里充沛的精神食粮让李伯谦对物质上的匮乏毫不在意。当时北大历史系共有中国史、世界史、考古三个专业,第一年不分专业,全体学生合在一起上基础课,张政烺、齐思和、邓广铭、商鸿逵、田余庆、许大龄等名师相继授课,令李伯谦大开眼界,暗自为误打误撞进了历史系而庆幸。可是到了1957年春夏之际,第一学年的学习很快就要结束,每个学生都要选择专业,这可让他犯了难,不知如何决定。这个时候,考古专业教旧石器时代考古的吕遵谔老师对他循循善诱,让李伯谦最终下决心选择了考古专业,从此开始了他一生的志业。而这年暑假,他回到家乡,还带着莫名的兴奋,在自己村南的取土坎上拣了许多古代陶片,为发现了一处遗址而自鸣得意。 1958年的暑假,又是在吕遵谔先生的带领下,李伯谦和同学们来到著名的周口店猿人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实习,这是他入校两年来第一次真正有机会接触到田野考古。虽然在酷暑天进行野外发掘非常辛苦,但在年轻人的热情和强烈的求知欲面前,一切困难似乎都不值一提。特别是发掘期间郭沫若、裴文中、杨钟健和贾兰坡等著名学者到工地上看望大家,更激发了他对考古的热情。在发掘间隙,李伯谦和同学们一起查找资料,访问科学家和老技工,在老师的指导下编写了《中国旧石器考古小史》。经过这次短暂的田野实习,李伯谦渐渐揭开了考古神秘的面纱。 1959年的春天,李伯谦迎来了他大学期间第一次完整的田野考古实习——发掘陕西华县泉护村和元君庙新石器时代遗址。从这年的三月到八月,李伯谦不仅发掘了元君庙仰韶文化早期的墓地,亲手清理出几千年前的氏族社会墓葬,还到了临潼、西安和宝鸡等地的考古遗址和博物馆参观,真真切切地体会到考古工作是研究古代社会的重要手段。这一次实习,坚定了他献身考古事业的决心。 1961年夏,成绩优秀,各方面表现突出的李伯谦被留在北大历史系考古专业任教,从事田野考古和中国青铜时代考古。此后的数十年间,他始终坚持在田野考古的第一线,先后主持和参加考古发掘20多次,开展考古调查50余次,工作区域北至黑龙江肇庆,南至广东揭阳、汕头,西至青海西宁,东至山东泗水。特别是青铜时代的重要遗址如河南偃师二里头和安阳殷墟、北京昌平雪山和房山琉璃河、江西清江吴城、湖北黄陂盘龙城和荆州荆南寺、山西曲沃曲村无不留下了他的身影。 长时期与大范围的田野考古实践为李伯谦打下了坚实的学术基础。1972年参与编写了我国第一部青铜时代考古教材——《商周考古》,随后相继完成了《中国青铜文化结构体系研究》《文明探源与三代考古论集》《感悟考古》三部著作,奠定了他在中国青铜时代考古领域的突出地位。20世纪90年代以来,他长期担任北京大学考古学科的负责人,主导了这一时期北大考古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并先后出任国家“九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科学家、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预研究”主持人,为中国考古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重大学术问题研究作出了卓越贡献。 本文由孙莉、李茜摘编自 何驽 主编《李下蹊华——庆祝李伯谦先生八十华诞论文集》之“李伯谦传记材料”。内容略有删节、调整。
0 阅读:14

考古研史赏人物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