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经研究】汽车行业研究及银行介入策略建议

未来凯语 2024-04-18 03:49:42

一、汽车行业政策环境

2023年,汽车行业重点政策仍集中于促进汽车消费、新能源汽车下乡两方面,同时有关部门亦对部分重要行业标准体系进行了建设和修订。《关于促进汽车消费的若干措施》提出进一步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优化汽车购买使用管理制度和市场环境,更大力度促进新能源汽车持续健康发展;《公安机关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提出大力支持新能源充电桩及配套停车位建设;《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3-2024年)》涉及汽车产品消费与生产,产品质量、创新、关键零部件发展,供应链安全稳定,以及新能源基础设施等多个方面,进一步促进汽车产业高质量增长。

二、汽车行业运行分析(一)行业固定资产投资情况

2023年,我国汽车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继续保持快速增长。2023年,我国汽车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9.4%,增速相比上年同期加快6.8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固定资产投资16.4个百分点,高于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12.9个百分点。

(二)行业供求情况1、行业供给

我国汽车产销总量连续15年稳居全球第一。2009年,中国汽车产销量首次双突破1000万辆大关,成为世界汽车产销第一大国。2013年突破2000万辆,2017年产销量达到阶段峰值,随后市场连续三年下降,进入转型调整期,2021年结束“三连降”开始回升。2023年产销量突破3000万辆,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016.1万辆和3009.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1.6%和12%。与上年相比,产量增速提升8.2个百分点,销量增速提升9.9个百分点。

2、行业需求

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汽车产业链长、关联度高、消费拉动大。2023年,随着国家促消费、稳增长政策的持续推进,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系列政策实施,包括延续车辆购置税免征政策、深入推进新能源汽车及基础设施建设下乡等措施的持续发力,市场活力和消费潜能将会得到进一步激发。2023年,中国汽车类零售额同比呈小幅上升趋势。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汽车类商品零售值为48614.0亿元,同比增长5.9%,相比2022年提高5.2个百分点,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0.3%。

3、产品价格

2023年,随着原材料成本的不断上涨,以及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扩张,传统车企和新势力纷纷采取降价策略以争夺市场份额。2023年,全国汽车制造业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小幅下降。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2月,汽车制造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为98.8,同比下降1.2%,降幅较上年同期扩大1.4个百分点。

4、库存

库存方面,2017年厂商库存达到最高位,之后逐渐下降。从2023年全年库存情况来看,汽车行业竞争加剧,上半年终端消费观望的环境下,库存增速加快,在3、4月库存达到上半年高点;下半年随着各大车企的价格战释放消费需求,库存逐步平稳。而11月多家车企为了冲击全年销售目标,以及应对年底汽车市场旺季的需求,库存量达到全年高位,但12月的销售火爆迅速释放库存,库存量重新回到正常水位。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数据显示,2023年全年国内汽车库存量约115万辆,与2018年的库存水平相当,低于上个产销量峰值的2017年。

(三)行业进出口情况1、进口量出现下降

在2013 -2015年世界经济低迷情况下的剧烈下滑后,2016-2017年进口增速稍有企稳改善,2018-2020年以来持续下滑,2021年稍有企稳,2022年的进口车回升态势被疫情影响。2021年进口车市场走稳,全年进口量93万台,同比降0%。2022年汽车进口量达到88.5万台,同比下降5%,相对于2020年进口量下降较大。

2023年进口规模锐减,呈现低开高走的态势,1-5月进口较2022年大幅走低,6-9月进口走势回暖,10-12月进口车表现很强。1-12月进口车进口79.9万台,同比降10%,目前的月度进口量维持在月均7万台左右水平。

2、汽车出口强势增长

中国汽车出口经历多年的百万量级平台期终于在2021年开始突破。在2013-2016年世界经济低迷下的剧烈下滑后,2017-2020年出口增速逐步企稳改善,年度出口量维持在100万台左右水平。2020年的出口达到108万台,同比下降13%,随后进入高增长期。

由于世界疫情冲击和特斯拉国产,中国汽车出口实现巨大的销量和单价的突破。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分析,2023年,汽车出口再创新高,成为拉动汽车产销量增长的重要力量。汽车出口491万辆,同比增长57.9%,出口对汽车总销量增长的贡献度达到55.7%。分车型看,乘用车出口414万辆,同比增长63.7%;商用车出口77万辆,同比增长32.2%。新能源汽车出口120.3万辆,同比增长77.6%。

2024年,中国产品竞争力提升和欧美市场的突破及俄乌危机下的俄罗斯市场的国际品牌全面被中国车替代,尤其是中国的新能源出口竞争力提升带来的出口增量巨大。

(四)行业经营情况1、行业规模分析

2023年末,我国汽车制造行业规模继续扩展。2023年末,全国汽车制造行业企业数量为18503家,相比2022年末增加986家,总资产108668.30亿元,同比增长8.70%,增速相比2022年放缓0.28个百分点;负债总额为69175.40亿元,同比增长10.90%,增速相比2022年放缓0.75个百分点。

2、行业效益分析

2023年,汽车制造业完成营业收入100975.8亿元,同比增长11.9%,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总额的比重为7.6%。2023年,汽车制造业利润为5086.3亿元,同比增长5.9%,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的比重为6.6%;亏损额为1412.40亿元,同比下降4.10%,增速相比2022年回落21.15个百分点。整体来看,汽车行业利润增速环比提高,亏损额增速环比回落,行业经营效益有所提高。

3、行业成本分析

2023年,在芯片短缺、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下,汽车制造业成本提升。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汽车制造业实现营业成本87626.9亿元,同比增长12.50%,增速相比2022年提高5.10个百分点。

三、汽车行业发展趋势(一)政策趋势预测

国内激励政策囊括燃油车及新能源汽车,涵盖消费刺激、汽车电动化和智能化的技术推动等多方面;需持续关注欧洲双反调查和美国提高关税对新能源汽车出海的影响。

汽车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近年中央和地方为鼓励汽车生产和消费,出台的相关政策不胜枚举,尤其是自2009年提出发展新能源汽车国家战略以来,财政补贴、税收优惠、双积分以及绿牌赠送等政策不断发布。经过政策培育和引导,中国新能源汽车在产业链、技术等方面已经实现“弯道超车”,自主品牌日益崛起,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也逐渐从政策驱动切换为市场驱动。

目前,汽车产业相关政策的支持仍不可或缺。现行政策及其动向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消费端,继续推行购车优惠、车辆购置税减免政策,但免征购置税技术指标加严;二是生产端,通过收紧“双积分”政策,推动车企研发制造的节能转型;三是通过政府采购,在试点城市推行公共领域全面电动化;此外,智能网联汽车领域政策密集出台,L3及L4自动驾驶功能的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开展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未来智驾技术将成为消费者选车的重要考量因素。

(二)行业运行形势预测

2023年汽车行业收入超10万亿,增长12%、利润超5000亿增6%、利润率5%。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3年1-12月的汽车行业收入100976亿元,同比增长12%;成本87627亿元,增长13%;利润5086亿元,同比增长5.9%;汽车行业利润率5.0%,相对于整个工业企业利润率5.8%的平均水平,汽车行业仍偏低。12月汽车营业行业销售收入10312亿元,增长18%;成本8804亿元,增长20%;利润597亿元,同比增长36%。汽车行业利润率5.8%,随着车市生产规模扩大,PPI下行,上游碳酸锂成本下降,车企利润总体稍有改善。

随着宏观政策“组合拳”效果不断显现,企业成本上升压力有所缓解,促进利润恢复。企业生产销售持续增长,规模效应不断增强,叠加原材料价格降幅大于工业品出厂价格降幅等因素,共同推动企业单位成本回落。汽车行业在高基数下的产销较好,但由于利润来源变化,主要靠出口和高端豪华,其它大部分企业盈利下滑剧烈,部分企业生存压力加大。由于燃油车盈利,但萎缩较快;新能源车高增长,但亏损较大,矛盾压力较大。因此中央及各级政府稳定汽车生产,积极稳定燃油车消费,汽车行业总体形势稳中向好。

四、汽车行业风险分析(一)宏观经济风险

汽车销量受宏观经济、居民购买力影响。2024年,中国经济仍然面临来自全球经济下行和有效需求不足的压力,疫情“疤痕效应”还需进一步修复,消费信心有待提高,特别是2024年初行业受燃油车降价影响,出现消费者持币待购现象,后续经济复苏将对行业景气度产生影响。

(二)贸易壁垒和风险

2024年,逆全球化仍将蔓延,外贸环境变的更加不稳定和不确定,我国汽车出口企业需特别关注新的贸易壁垒和潜在风险。以欧盟和东盟区域为例,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正式生效,虽设置一定的过渡期(到2025年底),但汽车出口企业需提前应对;此外,《欧盟电池和废电池法规》正式生效,相关企业应未雨绸缪,推动产业链绿色、零碳转型。东盟主要国家为发展本国电动汽车产业,在财税、投资等方面发布了系列化的扶持政策,但其中却蕴含着风险条款,比如泰国最新颁布的EV3.5,针对进口电动汽车企业设置了生产补偿要求,否则将不能享受优惠举措。

(三)行业竞争风险

2024年,新能源汽车的价格战将继续作为市场的一大特点。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产能的提升,新能源汽车的成本逐渐下降,各品牌将通过不断降低售价来争夺市场份额。到2024年,随着新能源汽车技术的成熟和产业链的完善,新能源汽车的平均售价有望进一步下降。根据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平均售价已经比2019年下降了20%以上。预计到2024年,随着新能源汽车的规模化生产和市场竞争的加剧,新能源汽车的价格将继续下降,其中一些主流品牌甚至可能推出更具竞争力的价格策略,以吸引更多消费者。产能过剩叠加有效需求不足,行业库存压力大。2024年价格战预计将更加激烈。边缘企业和多数新能源车企盈利能力弱,行业生存压力大,将加速车企淘汰。

(四)芯片价格上涨风险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提供的数据显示,传统燃油车所需芯片数量为600-700颗/辆,电动车所需的芯片数量将提升至1600颗/辆,更高级的智能汽车对芯片的需求量将有望提升至3000颗/辆。而2023年下半年以来芯片价格持续拉涨,供应链指出,过去2个月内存储芯片闪存价格上涨约六至七成;12月30日,全球第二大模拟芯片厂商亚德诺(ADI)向中国区代理商发出涨价通知,宣布将从2024年2月4日开始,对部分产品线涨价10-20%。而模拟芯片在汽车各个部分均有应用,汽车行业因芯片价格上涨带来的风险将进一步扩大。

(五)智能驾驶算法迭代不及预期风险

随着消费者对智能化在汽车中价值的认可不断提升,智能汽车在部分智能化领域的竞争已经形成共识。在自动驾驶领域,华为和小鹏等公司率先发起了城市NOA(自主导航)的竞争。尽管高阶辅助驾驶功能在市场上的渗透率仍较低,但随着更多车企的加入和技术的进步,这一趋势有望在2024年加速。同时,我国对L3级别自动驾驶的政策放开也将推动更多品牌参与智能驾驶技术的研发和落地。在座舱领域,智能汽车厂商将继续加强与其他智能设备的互联互通,并引入更多AI大模型,重新定义智能座舱的交互体验。若智能驾驶算法迭代不及预期,则可能影响具体车型智能驾驶体验,进而影响车企销量与盈利能力。

五、汽车行业银行介入策略建议

2023年,汽车产销累计完成3016.1万辆和3009.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1.6%和12%,产销量创历史新高,实现两位数较高增长。其中,乘用车市场延续良好增长态势,为稳住汽车消费基本盘发挥重要作用;商用车市场企稳回升,产销回归400万辆;新能源汽车继续保持快速增长,产销突破900万辆,市场占有率超过30%,成为引领全球汽车产业转型的重要力量;汽车出口再创新高,全年出口接近500万辆,有效拉动行业整体快速增长。展望2024年,中国已形成完整的新能源产业链,本土企业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具备较充分的技术积累,未来汽车的“电动+智能化”转型有望提升产品对消费者的吸引力,并带动消费需求的增长;而随着本土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增强,境外市场将成为中国汽车行业的重要增长点。但全球经济增长乏力,中国在推动发展方式转变的过程中也面临经济下行压力,未来汽车产业大概率将呈现周期性波动、中低速增长的态势,预计2024年中国汽车产销量仍将有所增长,但增速或将出现下降。鉴于此背景,2024年汽车行业为适度进入类行业,总体授信原则为“适度介入,择优支持,细分领域,防控风险”。2024年1月,工信部等推动“车路云一体化”建设,城市NOA渗透率提升至1.3%,建议择优支持智能网联汽车领域。

0 阅读:1

未来凯语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