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年代是一个特殊的发展时代,就农村生活而言可以说是非常复杂的。六零年前后很多地方经历过一段时间的自然灾难,人们习惯称为三年自然灾害,在那个三年时间里,农村生活可以说是最至暗的,那段时间对于农村人来说生活就根本无从谈起,只要能够活下来就是非常幸运的了。
经过三年自然灾害之后,农村生活开始进入到了一步步好转阶段,最具说服力的一件事情就是出生人口。一九六三年全年新生婴儿达到了两千九百多万,这在几千年历史中是绝无仅有的。从那之后全国进入到了备战备荒的时期,农村生产的粮食数量虽然较以前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但是人口数量也在不断增加。
红薯
从一九六三年到一九八零年前后,全国人口增加数量是最多的,大多数年份都维持在两千万以上,绝大部分新增人口又都在农村。这对于粮食亩产量并不高的农村来说,生活水平受到一定限制是很正常的,所以农村生活水平是比较低也就成为必然结果了。
农村以人民公社为基本组织形式,实行生产队为单位进行核算和分配,基本原则是必须照顾到每一口人,也就是说基本口粮是必须得到保证的。劳动力参加劳动所得到的劳动粮占比是比较低的。当时的城市实际上也是在保证基本供应的前提下,向体力劳动强度较大的劳动者进行一定倾斜,多给分配一点口粮指标,大家叫它“工种粮”。
农村人把土地可以说用到了极致,一年能种两季的,绝不允许种一季,任何耕地都不会出现撂荒,否则的话,公社、大队和小队干部根本是吃不消的。
备战备荒
具体到农村人的一日三餐的话,很多农民实际上都是一日两餐,目的就是为了节约粮食。特别响亮的口号是“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口号中所提到的浪费,实际上在很大意义上所指的就是粮食。粗粮产量相对比较低,同时细粮(具体到我们北方主要指小麦)国家备战备荒的任务比较大,因此农村人均细粮数量相对比较少,日常生活只能以粗粮(主要是玉米)为主。收麦子时家家户户可以分一点小麦,然后就可以多吃一点细粮,有一句顺口溜这样说:借着吃,打着还,跟着碌碡过个年。
像我们农村人的生活中,玉米和红薯是最主要的粗粮,在粗粮加工和制作方面下的功夫确实不少。把玉米面压成饸饹,玉米面饸络的韧性差,所以就加大硬度,因为硬度大,手感比较坚硬、光滑,看起来就和钢丝一样,所以大家送它一个特别好听的名字,叫钢丝面。然后就是用玉米面打搅团,无论如何做,所打的搅团都是比较松软的,吃了很不耐饥,大家把搅团称为哄上坡,意思就是说刚吃饱,走一点上坡路马上就又感觉到饿了。
搅团
蔬菜方面,既没有大棚的反季节蔬菜,也没有从外地长途运输过来的蔬菜,只有自己当地的时令蔬菜。到了冬季和春节后的农历二、三月,新鲜蔬菜几乎没有,大家把二、三月称为青黄不接。大白菜、红白萝卜等是主要的,为了节约,把红白萝卜用食盐进行腌制,一方面是保存的时间可以长一些,另一方面是因为太咸,所以吃的就比较少了,这样有菜吃的日子就可以多一些。
肉禽蛋方面,可以说一家人一年能够吃到的鸡蛋能数清,吃肉多则三两次,少的画个句号一点也不奇怪。即便是养着鸡,也不舍得吃鸡蛋,更不可能杀鸡吃肉,总想把它们变成钱。
随着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粮食生产逐步摆脱了靠天吃饭的被动局面,产量在不断提高,农村生活也走上了改善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