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300年“良将第一”:曹彬

文石斋主聊文化 2024-06-27 08:44:52

远观近鉴宋朝人•95•宋朝“良将第一”:曹彬

曹彬

曹彬(931-999),字国华,真定灵寿(今河北灵寿)人。《宋史·卷二百五十八·列传第十七》有传,其他很多史料也多记有其行迹、轶事。

与宋初很多武将一样,曹彬也生于将门世家,他的父亲曹芸曾任成德军(治恒州,今河北正定)节度使府执掌军权的“都知兵马使”。

曹彬一周岁的时候,父母为他庆生“抓周”,把各种玩具罗列在床上,看他拿什么。曹彬左手抓起兵器,右手拿起用作祭祀礼器的“俎”和“豆”,稍停后又拿起一枚印章,对其他东西则看都不看,人们都觉得这孩子很奇特,不同于常人。而当他长大,性情淳朴敦厚。

后汉乾祐年间(948-950),曹彬参军,做了成德军节度使府亲兵的一名低级军官“牙将”。时任成德军节度使武行德见曹彬言行端庄纯正,指着曹彬对身边人说:“这是一位有远大前程的人才,不是普通人啊!”

后周太祖郭威的贵妃张氏,原是曹彬的婶娘,后改嫁郭威。郭威建立后周的第一年即广顺元年(951),把曹彬召回京城汴梁。后曹彬做了后周世宗柴荣的部下,柴荣到澶州(治今河南濮阳)任职,曹彬得官职“供奉官”,成为正式“国家干部”,后被提拔为河中节度使府(治今山西永济市蒲州镇)驻军监军“都监”。

河中节度使王仁镐因为曹彬是郭威的亲戚,对他礼遇有加。但曹彬对王仁镐却更加有礼、恭敬,王仁镐举行宴会,一天下来,曹彬始终端庄持重,未尝东顾西盼。王仁镐对亲近下属说:“老夫自诩自律严谨,即使在暗夜也不松懈,见到曹监军的矜持严整,才发现自己还是散漫啊!”

后周显德三年(953),曹彬改任潼关驻军监军,升官职为“西上阁门使”。

五年,曹彬受命出使吴越国,将朝廷的文件送达后就马上回返,吴越国送给他个人礼物,他一无所受。吴越人乘快船追送,来回多次,曹彬还是没有接受,最后见实在不能拒绝,自语说:“我一再拒绝,是接近借此求名了。”就接受了礼物,但将礼物登记造册,等回到京城,全部上交。后周世宗强令还给他,曹彬才将其作为周世宗的赏赐拜谢接受,而接受之后,又将其全部分给了亲戚旧交,自己一个铜钱也没有留下。

曹彬日常穿衣也很朴素。在任晋州(治今山西临汾)兵马都监时,有一天与主帅、宾客和部下在野外游玩,众人围成一圈,席地而坐,正好相邻州郡派人送来紧急文书,来人不认识曹彬,暗中问人:“坐中哪一位是曹监军?”有人指着曹彬告诉他。来人以为对方骗自己,笑着说:“哪有皇亲国戚、皇帝近臣穿织工粗糙的黑色衣服、坐没有垫子的马扎的?”来人留心观察好长时间,才相信其人真是曹彬。在晋州任职期间,曹彬升官职为“引进使”。

宋太宗赵匡胤在后周做禁军殿前司统帅“殿前都点检”,曹彬在朝廷、众将和赵匡胤之间不偏不倚,除非因公事,从未拜访过赵匡胤,赵匡胤和众人摆宴聚会,也很少参加,因此,赵匡胤很器重曹彬。赵匡胤取代后周,建立宋朝的第二年即建隆二年(961),将曹彬从平阳(今山西临汾)召回汴梁,对曹彬说:“我过去常想亲近你,你为什么疏远我?”曹彬磕头道歉:“臣是周室近亲,又在宫中任职,小心尽职还怕犯错,怎么敢妄自与人交结?”

曹彬后升官职为“客省使”,与王全斌、郭进率领骑兵进攻北汉平乐县(此处《宋史》记误,英文“乐平县”,今山西昔阳),招降北汉将领王超、侯霸荣及其所部一千八百人,俘获北汉兵一千余人。

不久北汉将领蔚进率兵来援,曹彬等与蔚进连打三仗,三战三胜。宋朝廷把平乐建为“平晋军”,乐平成为军事重镇。

乾德初年(963),曹彬改官职为“左神武将军”。当时宋朝刚刚占领原属北汉的辽州(治今山西左权),北汉求得辽国六万骑兵进攻平晋军,曹彬与李继勋等大败辽军于平晋军城下。不久,曹彬兼任枢密院“枢密承旨”职务。

二年冬天,宋朝征伐后蜀,宋太祖下诏,任命刘光毅为归州(治湖北秭归县归州镇)行营前军副部署,曹彬为都监。宋军攻取三峡地区郡县,诸将都想屠城,以炫耀军威,只有曹彬发布命令,严管部下,部队所到之处,官民心悦诚服。宋太祖得知,下诏表扬了曹彬。

后蜀平定,宋军主将王全斌等人昼夜摆宴喝酒,不体恤士兵,其部下无休止地抢夺公私财物,当地人非常痛苦。曹彬多次请求回军,王全斌等人不听。很快,后蜀降军拥原后蜀官员全师雄等人发动叛乱,拥众十万,曹彬与刘光毅在新繁县(今四川成都市新都区新繁街道)打败全师雄,叛乱终于平定。

当时参战诸将很多人都抢得人口、钱财,曹彬的行李中却只有图书、衣服、被褥衾。宋军回朝,宋太祖完全掌握了王全斌等人的所作所为,将王全斌等人交于有关部门审讯,认为只有曹彬清廉严谨,任命曹彬为宣徽南院使、义成军(治滑州,今河南滑县)节度使。

曹彬到大内进见宋太祖,推辞说:“征伐后蜀的将领都被治了罪,只有臣一人得到奖赏,恐怕不足以激励将士、部队。”

宋太祖说:“卿有大功,又不自傲炫耀,即使对你的声名有一点损害,王仁赡等人又能说什么?奖惩是国家规定,你就不要推辞了。”

六年,朝廷派李继勋、党进率领部队征伐北汉,任命曹彬为前军都监,曹彬等在洞涡河(今潇河)与北汉军作战,斩获北汉军首级二千多个,俘虏敌军更多。

开宝二年(969),宋太祖计划亲征北汉,再次任命曹彬为前军都监,率领部队率先出发。

曹彬率部在团柏谷(今山西祁县东)招降北汉将领陈廷山,进而攻至北汉都城太原南,与北汉军作战,直打到太原护城河的吊桥,缴获战一马千余匹。等宋太祖率大军到达太原城下,曹彬已经分派部队,在太原城的东西南北四面建立了营寨,曹彬则率部驻扎城。

六年,曹彬升官职为“检校太傅”。

七年(974),宋朝计划征伐南唐。九月,朝廷任命曹彬为主帅,率李汉琼、田钦祚先期赶往荆南,率水军战船出征,潘美作为副帅,率领步兵跟进。

十月,宋太祖下诏,任命曹彬为“升州西南路行营马步军战棹都部署”,分出一支水军由荆南(今湖北荆州一带)沿长江顺流东下,曹彬率部突破南唐峡口砦(在今安徽贵池市西),进军攻克池州(治今安徽贵池),又连克当涂(今安徽当涂)、芜湖(今安徽芜湖)二县,驻军采石矶。

十一月,曹彬率部在采石矶铺设横跨长江的浮桥,以渡过部队。

十二月,大破南唐军于白鹭洲(在今南京市秦淮区)。

八年正月,曹彬又在新林港(又名新林浦,在今江苏南京市西南)打败南唐军。二月,进驻秦淮河,南唐和水军、步军十余万列阵于南京城下,曹彬率部大败南唐军,杀、俘敌军数万。

浮桥铺设完成,南唐军出兵迎战,曹彬率部再次白鹭洲破敌。自三月至八月,又连续打败南唐军,挺进攻克润州(治今江苏镇江市区西南)。

至此,南唐都城南京被宋军包围已达三季,城中出外砍柴的道路断绝,又接连战败,南唐后主李煜深感危急,派使臣徐铉到汴梁,向宋太祖奉上表章,请求乞停战,宋太祖没有理会。

宋军在南京城外布列三座营寨,潘美驻北寨,曹彬画了阵图向宋太祖汇报。宋太祖指着图上的北寨对信使说:“南唐一定会夜袭北寨,你赶紧回去,命令曹彬快速在寨外开挖深沟,加固防御,不要堕入南唐之计。”曹彬、潘美按宋太祖的指示迅速挖成壕沟,南唐军果然趁夜来袭,潘美率部凭借新沟拒守,南唐军大败。潘美得胜的报告呈送朝廷,宋太祖笑道:“果然如此!”

在长期围困南京的过程中,曹彬几次延缓进攻,希望李煜归顺。十一月,曹彬又派人劝说李煜:“事势发展到这种地步,我之所以不攻城,所珍惜的是全城上下的生命财产,若能归顺,是上上之策啊!”

而就在南京城破之际,曹彬忽然称病,不再办公。诸将都来问候病情,曹彬说:“我的病不是药能治好的,是心病,只要各位诚心立誓,给自己定下规矩,南京城破之日,不妄杀一人,我的病自己就会好。”诸将答应,并一起焚香立誓,第二天,曹彬的病情就出现好转。

第三天,南京城破。李煜率领臣下一百余人到曹彬营中请罪,曹彬以接待宾客的礼节接待了李煜,好言安慰李煜,使他安下心来,接着请李煜回宫整治行装,准备到汴梁朝见宋太祖,派了几名骑兵在宫门外等候。

身边人暗中对曹彬说:“李煜回宫要是自杀,怎么办?”

曹彬笑了笑说:“李煜一向懦弱,没有决断,既然已经投降,一定不能自裁。”李煜君臣的性命,最终靠着曹彬得到保全。

自曹彬率军出征到得胜凯旋,军中、百姓无不畏服曹彬,从无轻率放肆之人或随意放纵之事。

曹彬回朝,进宫觐见宋太祖,呈送宋太祖的文件中称“奉敕江南干事回”,曹彬的谦恭、不居功自大竟达到如此地步。

在曹彬被任命为征伐南唐军主帅时,宋太祖曾说:“南唐平定,就给你‘使相’的荣誉、地位。”副帅潘美提前向曹彬祝贺。

曹彬说:“不是这样。此次南征,依仗的是皇帝的威名,执行的是皇帝的战略,才能成事,我会有什么功劳?更何况‘使相’是官职的最高品级!”

潘美说:“这是怎么个说法?”

曹彬说:“北汉还没有平定啊!”

平定南唐回朝,朝廷举行“献俘”仪式,宋太祖果然对曹彬说:“本想让卿做‘使相’,但北汉刘继元尚未擒获,稍等等吧。”

潘既听到宋太祖的话,偷偷看着曹彬微微一笑,被宋太祖发现,问潘美为何偷笑,潘美不敢隐瞒,如实回答了当初二人的对话。

宋太祖大笑,顺势赐予曹彬铜钱200贯。退朝后,曹彬自言:“人生何必非得做使相,再好的官也不过多得些钱而已。”

不久,朝廷授曹彬官职为“检校太尉”、忠武军(治陈州,今河南淮阳)节度使,实任国家最高军政机构枢密院长官“枢密使”。

宋太祖

九年十月,宋太祖去世,宋太宗继位,加升曹彬官职为“同平章事”,曹彬总算有了“使相”的荣誉、地位。

宋太宗当上皇帝的第四年即太平兴国四年(979),宋太宗计划征伐北汉,召见曹彬,问他说:“周世宗和太祖都曾亲征北汉,为什么没能成功?”

曹彬说:“世宗征北汉,史彦超在石岭关战败,军心受到惊扰,所以班师;太祖在甘草地(今山西太原尖草坪区马头水乡有甘草峁村)驻扎,赶上天气酷热多雨,很多士兵患病,因此中止了作战。”

宋太宗说:“现在我想北征,卿以为怎样?”

曹彬说:“以国家兵甲精锐,剪除太原孤垒,就像摧枯拉朽,怎么打还不行。”

宋太宗听后,定下了征伐北汉的决心。

一年前的太平兴国三年,曹彬的官职已升为“检校太师”,四年,曹彬跟随宋太宗出征北汉,又加官职“兼侍中”。

八年,宋太宗作晋王时的王府旧部、酒坊使弭德超想取代曹彬做枢密使,向宋太宗诬陷曹彬,说当年宋太宗体谅边境驻军,按月赐给边防军银钱,称为“月头钱”,但众军并不感激宋太宗,反倒说“月头银”是曹彬为他们从朝廷争取而来,如果没有曹彬,他们早就饿死了,曹彬任枢密使多年,在军中太得人心,很危险,同时用巧妙手法,诬陷曹彬还有其他不得不防之事。

宋太宗对曹彬起了疑心,罢免了曹彬枢密使职务,将曹彬赶出京城,出任天平军(治郓州,今山东东平)节度使,但弭德超却只得到了枢密副使一职。

十多天后,宋太宗明白过来曹彬是受到了弭德超的诬陷,进封曹彬为“鲁国公”,宋朝从不封皇子、皇兄、皇弟之外的人为王,进封“国公”,是朝廷给予官员最高等级的封赏、待遇,而且从此宋太宗对待曹彬更加亲厚。

雍熙二年(985),宋太祖贺皇后的侄子、从少年时就在宋太宗身边做事的雄州(治今河北雄县)知州贺令图等人向宋太宗报告:“辽国国主幼小,母后专政,受到辽国太后宠幸的人掌握大权,请朝廷趁辽国上下不和,攻取幽蓟地区。”

三年年初,宋太宗下诏,分三路征伐辽国:曹彬与崔彦进、米信从雄州,田重进从飞狐口(在今河北蔚县),潘美从雁门关出兵,约定了日期,到时同时行动。

在即将发动进攻之前,宋太宗对曹彬说:“潘美所部先赶赴云州(治今山西大同)、应州(治今山西应县),卿等以十万之众声言攻取幽州(治今北京),暂且持重缓行,不得贪利。辽国听闻大兵来到,一定会倾全力增援幽州,这样辽军就无暇增援潘美攻打的山后地区(今河北省太行山北端, 军都山迤北地区)。”

宋太宗的战略构想是:以曹彬的东路军为主力攻取涿州(治今河北涿县),以牵制辽国耶律休哥所率辽军主力,而西路的潘美与东路的田重进则负责攻略山后地区(今军都山西北),待山后攻略完毕,再由山后转掠山前,最后汇合三路大军,在幽州城下与辽军进行主力决战,打败辽军,收复五代前期被辽国占领的幽州;而在各领兵将领中,曹彬老成持重,则以他为盾,牵制辽军主力,潘美锋锐,则以他为矛,攻城略地。

曹彬率领幽州行营前军马军、步军、水军进军,三月,在固安(今河北固安)打败辽军,攻破涿州城,辽军来援,在涿州城南大败辽军。

四月,又与米信在新城(今河北高碑店)打败辽军,斩获辽军首级二百个。

但每有曹彬所部的消息奏报宋太宗,宋太宗都会为曹彬部进军之速感到吃惊。曹彬部驻扎涿州十天,粮草耗尽,不得不退回雄州,支援被辽军骚扰、截断的粮道。宋太宗得讯大惊:“哪有敌人在前,反而退军援救粮道的,太失策了。”急忙派遣使者到曹彬营中制止曹彬不要再退,迅速率军沿白沟河(在今河北容城一带)行军,与米信部会合,按兵不动,养精蓄锐,以声援潘美的西路军;等潘美等全部占领山后地区、会合田重进所部向东后,合力攻幽州。

但其时曹彬部下诸将听闻潘美、田重进连续建功,而自己手握重兵,却不能有所攻取,建立功勋,纷纷给曹彬出谋划策,请求进兵建功。

曹彬迫不得已,带了粮草再次进攻涿州。但此时正是盛夏,天方酷暑,士兵乏困,粮草又将吃光,辽国大军当前,全力迎战,曹彬无奈,率部撤退,但部队溃不成军,遭到辽军追击而大败。

五月,各路部队作战均遭失利,宋太宗急令各军驻守边城,命令各领兵将领回朝。

曹彬等回到京城,宋太宗下诏,指示尚书省审问曹彬等人,翰林学士贾黄中等人会审。曹彬等人承认了“违反诏书指令”、造成部队溃散之罪。曹彬被贬职为右骁卫上将军。

四年,宋太宗重新起用曹彬,改任曹彬职衔为“侍中”、实任武宁军(治徐州,今江苏徐州)节度使。

淳化五年(994)曹彬改任平卢军(治青州)节度使。

至道三年(997)三月,宋太宗去世,宋真宗继位,恢复了曹彬“检校太师”、“同平章事”官职,几个月后,将曹彬召回京城,再任枢密使。

宋真宗咸平二年(999),曹彬患病。宋真宗急忙赶到曹彬家中探视,亲手为曹彬调制药物,赐予其家万一两白银。

宋真宗问曹彬身后事,曹彬回答:“臣没什么事可说。臣的两个儿子曹玮、曹璨有可取之才,臣若依古人的做法,行‘内举不避亲’之事,则觉得两人都可做统兵将领。”

宋真宗又问二人孰优孰劣,曹彬说:“璨不如玮。”

六月,曹彬去世,享年六十九岁。宋真宗到曹彬家中吊唁,恸哭,每当对执政大臣说到曹彬,都会流泪。

曹彬死后,朝廷赠予他“中书令”荣誉职衔,追封济阳郡王,谥号“武惠”,同时封赠他的妻子高氏“韩国夫人”尊号,录用、提拔他的亲族、门客、贴身官兵十余人。

八月,宋真宗下诏,在宋太祖在太庙的庙室悬挂曹彬与赵普的画像,让二人陪同宋太祖享受后人的祭祀。

宋理宗宝庆二年(1226),宋理宗效仿唐太宗建凌烟阁,在阁中悬挂二十四位功臣画像以表彰、纪念他们的做法,建昭勋阁,悬挂本朝功臣二十四人画像,在二十四功臣中,只有曹彬、潘美、曹玮、李继隆、韩世忠是武将,而曹彬、曹玮父子占据二席,成为后人叹羡的莫大荣耀。

《宋史》本传最后记,曹彬性情仁爱、恭敬、平和、敦厚,在朝廷未曾违背皇帝的旨意,也未曾说过别人的过失;征伐南唐、北汉,对财物秋毫无所取;位兼将相,不以官高位重自以为有别于他人,在路上遇到文人士大夫于,必定把乘坐的车子让到一边,为之让路,对低级官吏也不直呼其名,而是用尊称,官吏向他汇报事情,一定穿戴整齐才予以接见;所得俸禄都分给宗族家人,一生没有多余的积蓄。

平定后蜀回朝,宋太祖曾乘闲问他当地的官吏好坏,曹彬回答:“军政之外,不是臣应当知道的事。”宋太祖坚持询问,曹彬也只推荐了随军转运使沈伦廉洁谨慎,可以重用;在徐州任节度使时,有官吏犯罪,已经定案,但曹彬在一年之后才对他实施了杖刑,人们不明白其中的缘故,曹彬说:“我听说此人当时新娶了媳妇,如果当时就打他棍子,他的父母一定会认为新媳妇妨丈夫,一早一晚会打骂于她,使她活不下去。所以我才拖后处罚他,虽然处罚他晚了一点,但也不是枉法啊!”雍熙三年北伐辽国的宋军溃败,屯田郎中赵昌言给宋太宗上表,请求对曹彬等人执行军法,处死曹彬等人,后来赵昌言出任延州(治今陕西延安)知州,与西夏作战失败,被人弹劾,不能入朝觐见皇帝,曹彬时任枢密使,请求宋太宗允许赵昌言入朝,宋太宗才答应。

后人对曹彬的评价很多,也极高,其中宋太宗朝宰相李昉的儿子、著名文人李宗谔说:曹彬“保功名,守法度,近代良将,称为第一,真宗屡对近臣称叹其名德”;北宋王辟之在其著作《渑水燕谈录》中说:曹彬前后帅师征讨诸国,收降江南、西川、广南、湖南四国国主,未尝杀一无辜,功名显著,为诸将之首;元世祖忽必烈说:古之善取江南者,唯曹彬一人;《宋史》传后之“论”说,曹彬子孙皆能树立,享富贵,他的孙女做了宋仁宗的皇后,有“贤后”之称,不是偶然。君子“仁恕清慎,能保功名,守法度”,曹彬为宋朝“良将第一”,难道不是用心做人做事得来吗?《宋会要辑稿》说:曹彬、曹玮父子二人都被封为陪同皇帝享受后世祭祀的功臣,画像昭勋阁,是上天对父子二人忠贤品行的报应啊!

宋太宗

0 阅读:0

文石斋主聊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