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之际,电影《志愿军:存亡之战》震撼上映。作为《志愿军》三部曲的第二部,它以磅礴的气势、细腻的情感和深刻的历史内涵,为观众呈现了一场惊心动魄的视觉盛宴和精神洗礼。影片聚焦铁原阻击战,将那段波澜壮阔、悲壮惨烈的抗美援朝岁月重新展现在观众眼前,令人动容。
01紧张刺激的战争场面
从视觉层面来看,电影的战争场面宏大而逼真。导演陈凯歌以卓越的调度能力,将铁原战场上的硝烟弥漫、炮火纷飞展现得淋漓尽致。这种极致恢宏的激战场面,带来了极具震撼的视觉冲击。影片的叙事节奏紧凑,情节扣人心弦。从第三次战役到第五次战役,故事层层递进。无论是激烈的阵地战,紧张刺激的地道突袭,还是生死攸关的贴身肉搏,都让人仿佛穿越时空,置身于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铁原阻击战作为影片重头戏,将紧张感推向高潮。志愿军战士们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发扬“钉子战术”,死死地钉在阵地上,与敌人展开殊死搏斗。电影中有非常多近身肉搏的镜头,无论是丛林战、阵地战、地道战、水路战,志愿军们巧用地形声东击西,上演了一幕幕精彩绝伦的潜入割喉。虽然比起第一部少了些大场面的战争镜头,但肉搏战给予了更为激烈的感官刺激。其中也透露出了一种以小博大的战争智慧。每一次战斗和坚守,都让人感受到生死存亡的压力,而志愿军战士们的顽强抵抗和不屈不挠的精神,也在这种压力下愈发显得珍贵和伟大。
02鲜明饱满的人物形象
与第一部《志愿军:雄兵出击》大框架、大线条逐步递进历史背景铺垫,在向观众展现抗美援朝时期国内外大环境的前提下,全面进入到真实的史实情境有所不同,第二部《志愿军:存亡之战》直接将镜头聚焦到李默尹一家三口身上,从李默尹一家的“小家”无私奉献的故事主线出发,延伸到无数更加微观的个体,反衬出在激荡的大时代命运中小人物的沉浮与坚守,将剧情聚焦从世界大义到家国情怀,再到至爱亲情,完成了内容架构的峰谷转折,让观众在“人之常情”的感知趋同与认知趋同的情绪中,把由剧情张力所带动的情绪张力逐步拉满。李默尹一家的勇敢无畏、情深似海,让观众们一次次泪洒当场。父亲李默尹,是一家人的情感支柱。军人的使命驱使他一次次离开家人,奔赴前线。他在战场上与儿子的短暂相聚和分别,展现出父子之间的深厚情感。儿子李想,是万千在朝鲜战场上的战士代表。他是有着丰富作战经验的营教导员,也是儿子和哥哥。动员时他问大家:“听说是块硬骨头,但咱们是什么牙口?”战士们齐声高呼:“钢!钢!钢!”简短有力的问答,彰显了他与战士们钢铁般的意志。女儿李晓,本是一位娇俏的小儿女,在养父母家长大。但她也成长为一名志愿军战士,勇敢投身战场,与哥哥并肩作战,小姑娘的坚强和勇敢令人敬佩。
03温情动人的细节刻画除了战争的残酷和英雄的壮举,影片中还穿插了一些温情的画面,让观众在紧张的战争氛围中感受到人性的温暖。先是一颗糖,由彭德怀给了李默尹,李默尹辗转几次给了李想,在最后一次分离之际,李想喂给了妹妹李晓。那是全片一家人最后相聚的一刻,炮火已经在四周炸裂,李晓忍着眼泪说了声好甜。再是一朵花。刚接到任务时,李想即将奔赴战场,初次相认的妹妹在李想水壶上插了一朵小红花。后来,李想将它做成了干花,加在了笔记本中。电影的最后,铁原前线一防即将失守的危急关头,李想拿出了这朵花,让身边的战士们都嗅一嗅。花香早已远去,但战士们嗅到的,是家的味道。为了此刻与未来的家,大家再次跃起,准备拼死一战。再是一首歌,两军对峙时,李晓为了干扰敌军,甚至用广播在阵前唱了首《黄河大合唱》中的《河边对口曲》。再是一篇文章,为了帮孙醒唤回记忆,战士们拿出了一张报纸。报纸上,写着所有人都在课本里学过的,那篇熟悉的《谁是最可爱的人》。再是战士们在战壕里,说起芒种时节的庄稼,开始疯狂想家。冲锋时,他们大声报出自己的家乡,仿佛这样能给自己带来无尽的力量。山东、河南、河北……一个个地名在战场上回荡,那是他们心中的根,是他们为之奋斗的动力源泉。
《志愿军:存亡之战》不仅是一部战争片,更是一部关于勇气、信念和牺牲的赞歌,他们的奉献与牺牲,永远铭刻在历史的丰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