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孙和外孙,为何老人更偏爱亲孙呢?原因很现实

老张育儿记 2023-10-04 23:27:00

小时候每次去外婆家,听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

“外甥狗,外甥狗,吃饱了就走。”

那时候年幼,不知道这句话是何意。一直觉得,这只是一句顺口溜而已。

直到成年后才知道,这句话是形容外孙和外公外婆及舅舅的关系。

前两天,看到一个特别扎心的问题:

“亲孙和外孙,老人更喜欢哪一个呢?”

在我的印象中,外公外婆特别好,对我们这些外孙也很好。

直到现在,只要有时间回家,就一定要去看看外公外婆。

可是,看着网友的回复,还是陷入了深思。原来,不是所有的外公外婆,都会把外孙当做“自己人”一样疼爱。

@坎坷人生路:除了满月之外,娘家妈从来没有上门看过宝宝,更别提买什么东西。每次带娃回家,妈妈的表现也不是很热情,总感觉她对亲孙子的态度,更好一些。

@CC娇娇:怎么说呢?我是外婆看大的孩子,好像是不成文的规定一样。我家宝宝,也是娘家妈妈看大的,而且物质上也是倾囊付出。用妈妈的话说:咱们家,要把这个好习惯延续下去!

@℡ 兜兜侑糖:我是独生子女,而老公兄弟姐妹三人,带娃的任务便落到妈妈身上。偶尔,她也会抱怨几句,但对宝宝的感情,却是真的。当然,我知道妈妈帮忙看娃, 更多的是心疼我。

看了网友的评论之后,内心久久不能平静。一直在思考:亲孙和外孙,到底有什么区别呢?为何老人不能一视同仁呢?

想了很久,终于找到了两者的区别:

1、亲孙,是儿子的孩子;外孙,是女儿的孩子;

2、亲孙,是自己家的血脉,跟着自己家人姓;外孙,是别人家的血脉,姓氏也不同;

3、亲孙,每天都要回自己家,相处时间比较多;外孙,天黑就得回他家,见面的机会比较少。

其实想想,好像亲孙和外孙之间,确实有很大不同。只不过,他们只是孩子,不应该承担这些后果。

带着疑惑,特意找了身边几个带娃的老人,像她们求助。原因很简单,作为当事人,她们最有话语权。

在跟老人聊天的过程中,她们证实了我的想法。确实,亲孙和外孙最大的区别,还是血缘方面。

大多数老人的思想比较顽固,她们喜欢用“姓氏”和“血缘”来区分远近。这也是为何,外孙在很多老人眼中,是“外人”的最大原因。

当然,也跟中国几千年“重男轻女”的思想有很大关系。老人潜意识里觉得,嫁出去的闺女泼出去的水,何况是闺女的孩子呢?

我想说的是:时代在进步,老人的思想,也在进步。

重男轻女的思想,已经成为过去式。再加上现在很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都在争抢着看孩子,哪里还有亲孙和外孙只说啊?

就算还有少部分老人有这样的心理,大家也不要去埋怨。很多时候,是骨子里的思想根深蒂固,她们来不及改变。

身为子女,只要老人的思想不是特别顽固,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多进行思想方面的劝告,让老人摒弃旧思想。

当然,要是碰上思想特别顽固,而且对亲孙和外孙态度明显不一样的老人,大家也不要做无畏的挣扎。

这个时候,奉劝出嫁的女儿:平时,少带着孩子回家看望父母,尤其是老人亲孙子在家的时候。

虽说这些话有些不礼貌,但是话糙理不糙,让孩子小小年纪就体验区别对待,其实对他们心灵的伤害更大。

与其这样,倒不如让孩子远离这样的是非。外公外婆明显区别对待,那就少去几次,不要热恋去贴冷屁股,不让孩子从小生出怨恨和嫉妒的心理。

想告诉年轻父母的是:

老人帮忙带娃是情分,不要把看娃的任务,全部寄托在老人身上。

不可否认,现在年轻人的压力确实很大,但是决定怀孕、生子的那天,说明已经做好准备。

老人,他们年轻时忙着工作,也把自己的孩子养大。原则上说,他们也该安享晚年了,毕竟看娃这个任务,还是很重的。

更何况,很多老人除了溺爱孩子之外,在教育方面并没有什么优势。倒不如,还是父母承担带娃的主要责任,毕竟教育方面更占优势。

还是那句话:自家的娃,自己疼。不用纠结老人疼不疼外孙,因为爱是相互的,孩子可以感受得到。

0 阅读:27

老张育儿记

简介:和大家一起分享育儿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