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道夫·希特勒,鲜为人知的童年和少年时代

近代史知识分子 2024-09-01 02:07:55

每段历史都是当代史,我们关注历史首先是为了未来。

关注头条@不负人生优雅,让真实的历史自己说话。

一个伟大的奇迹

兰茨贝格监狱7号囚室的门被礼貌的敲响了,进来的人是监狱长,他告诉这位35岁的犯人,他将于当天假释出狱——这一天是1924年12月20日,星期六。

1924年,站在监狱门口,刚刚获释,时年35岁的希特勒。

下午,阿道夫·希特勒收拾好自己的东西(包括他尚未写完的书稿),和狱卒们一一握手道别后,钻进了一位朋友的汽车后座。在那场闹剧一样的慕尼黑啤酒馆政变后,希特勒结束了他一年多的牢狱生活,重获自由。

1923年11月他领导的那场流产的“啤酒馆暴动”,不但没能推翻魏玛政府,还让希特勒本人因为叛逆罪被判处了5年监禁,他领导的纳粹党也被宣布为非法政党。获释后的第一天,一位同党问他现在打算怎么办,希特勒回答道:“我将重新开始,一切从头来。”

时间仅仅过去了八年,1933年1月30日,星期一,临近中午,希特勒驱车前往总理府晋见兴登堡总统。无论是对他本人、对德国、对整个世界而言,这次晋见都将被证明是一个命运攸关的历史性时刻。

几分钟后,戈培尔、罗姆和纳粹党的其他头目亲眼见证到了他们所述的那个“伟大的奇迹”——这个留着一撇查理·卓别林式的小胡子的男人,这个年轻时在维也纳一事无成的流浪汉,这个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英勇作战的无名小卒,这个在啤酒馆政变中出尽洋相的暴动者,这个根本就不是德国人的奥地利天才演说+煽动家。在他43岁的时候,宣誓就任德国总理。

在1933年1月30日诞生的第三帝国,一共存在了12年零四个月。在这暴风骤雨般的十二年里,德国人盲目地追随他,他同样也将德国人民带到了1000多年里从未到达过的权力顶峰,旋即又将他们投入毁灭和破坏的深渊。

一切的一切,都开始于1889年4月20日晚上6点半,一个注定与众不同的男孩诞生在了巴伐利亚边境对面、茵河畔的布劳瑙小镇里一家名叫波麦客店的小客栈里。

在希特勒看来,他出生在德奥边境代表着某种天意,因为从青年时代开始,他就坚决认为,这两个德语民族之间不应当有边界隔开,它们应该属于一个国家。

这个奥地利海关小职员的第三次婚姻中所生的第三个孩子,祖祖辈辈都是奥地利某个偏僻县里的本分农民,他的外祖母和祖父都姓希特勒,只是拼写方式略有不同,有时拼成了希德勒(Hiedler),有时候是休特勒(Huetler,Huettler),有时又是希特勒(Hitler)——因为在这个穷乡僻壤里,近亲通婚的现象挺普遍的,包括他的父母也是如此。(注1)

阿洛伊斯·希特勒(1837-1903),阿道夫·希特勒的父亲。

克拉拉·波尔兹尔(1860-1908),阿道夫·希特勒的母亲。

希特勒有两个同父异母的哥哥和姐姐。他们也长大成人了,他的姐姐安吉拉很漂亮,后来嫁给了一个叫做拉包尔的税吏,丈夫死了以后在维也纳给人当管家,还曾经在犹太人开设的施粥点当过一段时间的厨娘。

1928年,希特勒把她接到贝希特斯加登给他当管家,后来很长一段时间里,纳粹党的高层圈子里总是在谈论她为希特勒做各种他爱吃的维也纳点心和甜品。

1936年,安吉拉离开了希特勒,嫁给了德累斯顿一名建筑学教授,当时已经成为了独裁者的希特勒大为光火,连结婚礼物都没有送——不过她仍旧是元首后半生来往密切的唯一家人。

对于他那位同父异母的哥哥阿洛伊斯,希特勒则完全是另外一个态度,他非常讨厌别人在他面前提起这个家伙。不过他的这位兄长也是个人间极品:从18岁开始就是监狱的常客,后来在奥地利混不下去,跑到德国也不消停——希特勒因为暴动蹲监狱时,他也因为重婚罪坐了半年牢。

出狱后,阿洛伊斯跑到了英国,居然还成立了一个新的家庭,不过他很快就抛弃妻子跑回了德国。纳粹党上台后,阿洛伊斯·希特勒的小日子总算安稳了许多,胸无大志的他在柏林开了个小酒馆,许多纳粹党的高官经常光顾。即便战争初期物资紧缺,他的酒馆却一直供应充足。

他的年龄比那位异母兄弟大不少,每天最担心的一件事,就是生怕元首兄弟一生气就会吊销他的酒馆的营业执照。纳粹党的圈子里都知道,元首特烦这个让人会联想起希特勒一家出身寒微的人。

对于自己的家庭出身和早年生活,希特勒不但自己很少提及,也几乎不允许其他人在他面前谈论,除了在《我的奋斗》一书中零星讲述过之外,外人对于这位独裁者的过去几乎一无所知。

希特勒的童年和少年

希特勒幼年的照片,大约拍摄于1890年前后。

希特勒家族可能天生就带着不安分的基因,这点在他的祖父和父亲那一辈就已经体现得淋漓尽致。光他的父亲前后就结了三次婚,退休后仍然带着一家人在林茨附近的各个村庄里面搬来搬去,到阿道夫15岁时,已经先后搬了7次家,换了5所学校就读。

11岁的时候,希特勒第一次展现出了坚强不屈的意志——他的父亲打算送他到林茨上中学,以便让他日后成为一个像自己一般的公务员——但这却是他儿子最不想做的事。

在《我的奋斗》一书中,未来的元首罕见地花费了大量笔墨,详细地记载了这次和父亲的正面对抗:

“我不要当公务员,不,不。我……一想到坐在一间办公室里,被剥夺了自由,不能再自由支配我的时间,不得不把我的一生花在填写各种各样的表格上面,心中就感到作呕……”

在希特勒的自述中,他就是在此时,决心成为一个画家,而他父亲的反应也很正常:

“我的父亲听了吃了一惊,张口结舌说不出话来。”

“艺术家?不行!只要我还剩一口气,我绝不答应!”…… 我父亲绝不改变他的“绝不!”,而我却加强了我的“决心!”。

1899年,希特勒(最后一排中间)和老师同学的合影。

这次冲突的直接结果,就是希特勒在中学里不好好读书了,虽然他的小学成绩很好,但是在林茨中学里却成了个妥妥的学渣。最后,他不得不转学到施泰尔州立中学,没过多久,没有毕业就离开了。

虽然我们有充分理由怀疑,元首在二十多年后写下这些,更大可能是在为自己的糟糕成绩找借口;但是有一点却毋庸置疑,终其一生,希特勒对于自己学习方面的失败,一直都耿耿于怀,哪怕后来已经在战场上指挥数百万大军决战了,仍然将吐槽自己的老师们当成一个保留节目。

林茨中学只有一名教师没有成为希特勒口中的“天生白 痴”,相反,这名叫做利奥波德·珀奇的历史教员对年轻的希特勒产生了一种强有力的影响,此人是名狂热的日耳曼民族主义者,给希特勒的历史评分是“中”。

35年后,德国吞并奥地利,希特勒在奥地利各地巡视时,还特地跑到克拉根福去探望这位已经退休的老教师,更加令他高兴的是,这位退休教师居然还是个地下纳粹党冲锋队的队员。和曾经的老师畅谈了一个小时后,元首兴奋地告诉纳粹党的高官们:“你们想象不出我从这位老人那里得益有多么大。”

1903年,希特勒13岁时,他的父亲突然死于肺部出血,这个少年看见父亲的遗体时,不禁失声痛哭。变成了寡妇的母亲,仍然坚持让希特勒继续上学,以便按照父亲的意愿成为一名公务员——阿道夫继续我行我素,一如既往地荒废学业。

一场突如其来的肺病帮了他的大忙,阿道夫休学了近一年。病好后,他暂时回到施泰尔州立中学。他的最终成绩单(1905年9月16日)上的记分是:德语、化学、物理、几何、几何画是“及格”,地理和历史是“良”,自由绘画是“优”。

终于脱离学校这个牢笼了,无比兴奋的希特勒有生以来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喝了个大醉——直到第二天被一个挤奶姑娘从大马路边上将他扶回了家。希特勒发誓再不会犯这类错误,在后来的岁月里,他不仅不吸烟不喝酒,还一直吃素。

随后的两三年无疑是希特勒一生中最快活的日子,这个当时面容苍白、身材瘦弱的少年,虽然平时羞怯怕生,沉默寡言。却一直陶醉在将来做艺术家的美梦里。尽管明知道体弱多病的母亲收入微薄,艰难度日,但他却拒绝出外谋生来帮助自己的母亲。

“打工维生是万万不可能的”——这也成为了希特勒坚持了一生的信念之一。

虽然只有16岁,但此时的阿道夫已经是一名狂热的日耳曼民族主义信徒了。这名立志要成为一名画家,最差也要当一名建筑家的少年,却已经对政治产生了极大的热情,他强烈憎恨奥匈帝国境内的所有非日耳曼民族,也同样热爱这日耳曼民族的一切。

在这段无忧无虑四处闲逛的日子里,这个厌恶学校的青年人忽然喜欢起读书来,他总是埋首在书堆里,最喜欢阅读的是关于德国历史和德国神话的著作。

林茨毕竟只是一个奥匈帝国的外省城市,很快,金碧辉煌的帝国首都就向这名充满幻想而又雄心勃勃的青年伸出了诱惑之手——1906年,刚满17岁的阿道夫拿着母亲给他的一点钱,去这个大都市居住了两个月,这座城市的一切都让他目眩神迷、痴迷沉醉。

他当然不是跑来旅游的,阿道夫的主要目的是打听维也纳美术学院的入学手续。第二年的10月,年方18岁的希特勒再次回到维也纳,参加入学考试,这是他实现自己成为画家的梦想的第一步。

梦想和希望瞬间就被学院公布的录取甄别单戳了个粉碎:

下列诸生考试成绩不良,不予录取——阿道夫·希特勒。籍贯:茵河畔的布劳瑙。生日:1889年4月20日。民族:日耳曼。宗教:天主教。父亲职业:公务员。学历:中学四年。考题:人头像。评语:试画成绩不够满意。

第二年,希特勒再次尝试,结果这次的成绩更差,连参加正式考试的资格都没有。这无异于是晴天霹雳,不甘心的阿道夫找到院长,要求他说明原因。

希特勒的画作之一。

“那位先生告诉我,我交的几张画肯定地说明我不适合学绘画,我的才能显然在建筑方面;他说,对我来说,维也纳美术学院的绘画系是肯定不合适的,合适的地方是建筑系。”

和传言不同,希特勒这回倒是很认可院长的评价,但是他很快想到一个问题——他中学没有毕业,这才是妨碍他进建筑系的最大问题。

命运并没有给还在犹豫的阿道夫太多考虑的时间,他的母亲患上了致命的癌症,他只能赶回林茨。第二年,希特勒的母亲去世,这个19岁的青年人提着一个衣箱,怀着“坚定的意志”,头也不回地去了维也纳,他向亲戚们告别,宣布他若不得志,绝不回乡。

随后的四年,将是希特勒一生中最为惨淡、贫困和悲哀的生涯。

注1:希特勒的母亲就是他父亲的堂外甥女。结婚时还特意征得了教会的同意。

本文为不负人生优雅原创,谢绝任何媒体转载。

各位朋友们,都看到这里了,点个赞再转发一下呗?

0 阅读:2

近代史知识分子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