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之问《春日芙蓉园侍宴应制》:穿越千年,再现大唐风华

无心随墨 2024-06-14 20:23:11

宋之问《春日芙蓉园侍宴应制》:穿越千年,再现大唐风华

西安的大唐芙蓉园一直很火爆,甚至受欢迎程度超过了许多真正的老牌景区。现在这个芙蓉园是新建的,历史上真正的大唐芙蓉园那更是景色旖旎,风华无双,是名副其实的旅游胜地。这是唐中宗景龙三年(709)的某个春日,这里正在举行一场盛大的宴会,宴会的主角当然就是高坐上位,众星捧月般的皇帝。皇帝也是兴奋异常,命令文臣赋诗,记录下这美好的一天。现在正是这些宫廷御用文人大展身手之时,他们一个个摩拳擦掌,互不相让,奋争第一。最终结果出来,宋之问胜出,名列榜首。下面就让我们来欣赏他的这首诗歌,以此也可了解真正的大唐芙蓉园的繁华与热闹。

《春日芙蓉园侍宴应制》

芙蓉秦池沼,卢桔汉家园。

谷转斜盘径,川回曲抱原。

风来花自舞,春入鸟能言。

侍宴瑶池夕,归途骑吹繁。

先来看题目。所谓“应制”,就是应皇帝的命令而进行。“春日芙蓉园侍宴”,告诉了我们写作的背景,这是在春天这个美好的季节,在芙蓉园这个美丽的地方,进行的宴会,而自己有幸参加,并应制而创作了这首诗。

诗歌一开篇,“芙蓉秦池沼,卢桔汉家园”,诗人就有些迫不及待点明地点和文化底蕴。芙蓉花开在秦时就开凿的池塘边,芦橘,也即枇杷,长满汉朝就存在的园中。或许我们也可以把这两句了解成互文,就如“秦时明月汉时关”一样,写出了芙蓉园的历史之悠久,这里在秦汉之时已经就成为了皇家园林,繁花似锦、美轮美奂。

进入颔联,“谷转斜盘径,川回曲抱原”,诗人巧妙地运用了“谷转”和“川回”两个动词,将读者的视线从平面的园林景色引向了更为深远的空间。随着山谷的转折和河流的蜿蜒,一条斜斜的小路出现在我们眼前,它就如同一条丝带般萦绕在园林之间,引领着人们去探索更多的美景。而河流则像是一个温柔的母亲,将整个园林紧紧地拥抱在怀中,给人一种宁静而祥和的感觉。这种移步换景、曲径通幽的写法,不仅使诗歌的意境更加深远,也增加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和想象空间。

“风来花自舞,春入鸟能言。”这两句诗,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春日芙蓉园中的花鸟景象。春风拂面而来,花儿便随风起舞,它们如同少女般婀娜多姿、轻盈飘逸。而春天的气息也似是感染了园中的鸟儿,它们欢快地鸣叫着,仿佛在诉说着春天的故事。花鸟相映、生机勃勃,让人怎能不喜欢。

“侍宴瑶池夕,归途骑吹繁。”最后这两句诗,诗人将笔触终于转向了宫廷宴会的场景。在瑶池边举行的宴会上,宫廷乐师们演奏着优美的乐曲,舞者们跳着轻盈的舞蹈,整个宴会洋溢着欢乐和祥和的气氛。而诗人在参加完宴会后,在归途中依然能够听到乐队演奏的乐曲声,这种盛大的场面和热闹的气氛让诗人难以忘怀。这里的“瑶池”不仅指代宴会举办的地点,更象征着天宫仙境般的美丽和神秘。诗人以此赞美了宫廷宴会的盛大与豪华,也表达了自己对于能够参加这样一场宴会的荣幸与自豪之情。

《春日芙蓉园侍宴应制》是一首典型的唐代应制诗,它在形式上遵循了宫廷文学的规范,充分表现了皇家园林的壮观和宴会的盛况,展现出唐朝的盛世繁华。

作为一首应制诗,歌功颂德是基本任务,这可是宋之问的长项。再看流传下来其他几人的同题之作,苏颋以“宁知穆天子,空赋白云秋”结句,把皇帝的这次宴会,和周穆王别西王母相比,不知道皇帝会不会生气。李峤以“今日陪欢豫,还疑陟紫霄”,语言直接而没有余味。李乂更是写道“朝来江曲地,无处不光辉”,真是更没诗味,马屁拍得也不够巧妙。再看人家宋之问,以“侍宴瑶池夕,归途骑吹繁”结束,自己的自豪感,宴会的热闹,帝王的尽兴,都蕴含其中,委婉而含蓄,怪不得会成为此次诗歌大赛的第一名了。

0 阅读: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