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的长卷中,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选拔人才的重要方式,它影响了古代无数学子的命运,为国家选拔出许多的官员,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及第》这首诗创作于明代,这是一个科举制度盛行、文人士子梦想通过考试改变命运的时代。而舒芬,作为一位才华横溢的文人,通过这首诗记录下了自己金榜题名、高中状元的瞬间,表达了他对皇恩浩荡的感激之情以及对未来光明前景的无限憧憬。
《及第》
五百名中第一先,花如罗绮柳如烟。
绿袍着处君恩重,黄榜开时御墨鲜。
足蹑青云辞白屋,手攀丹桂上苍天。
时人勿讶登科早,月里嫦娥爱少年。
题目为“及第”,很直接的就告诉了我们诗歌的写作背景,就是诗人科举及第之时。要理解这首诗,先要对诗人有所了解。诗人舒芬(1484年-1527年),字国裳,号梓溪,学者称梓溪先生,江西进贤人,是明代文学家、经学家。舒芬自幼聪慧,七岁能诗,不愧骆宾王,十二岁写成《驯雁赋》,不惭王勃,也因此他得到南昌知府祝瀚的赞美,推荐他为博学弟子。明正德十二年(1517年),三十三岁的舒芬中丁丑科状元,授翰林院修撰。
首联“五百名中第一先,花如罗绮柳如烟”,开篇两句,诗人便以直白的笔触,将自己高中榜首的喜悦之情展露无遗。五百名考生中名列第一,这份荣耀与自豪,无疑是对诗人多年寒窗苦读的最好回报,诗句充满了诗人的自信与自豪。“花如罗绮柳如烟”,诗人巧妙地运用比喻,将登科后的春日美景与内心的喜悦之情融为一体,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繁花似锦、杨柳依依的春日之中,写出诗人及第后的风光无限,也暗含了对青春年华的赞美。
颔联“绿袍着处君恩重,黄榜开时御墨鲜”,绿袍,是唐代进士及第后所穿的袍服,象征着朝廷的恩赐与身份的转变。黄榜,即皇帝亲自颁发的金榜题名,意味着至高无上的荣誉。这两句诗通过色彩鲜明的对比,强化了及第者身份的尊贵与荣耀,同时也隐喻了皇权的威严与恩宠,展现了科举制度下士人对皇恩的感激与忠诚。
随后,“足蹑青云辞白屋,手攀丹桂上苍天”,诗人描绘了及第后的人生转折。在这里,“青云”与“丹桂”均是古代象征成功与荣耀的意象,前者代表着仕途的平步青云,后者则寓意着科举的金榜题名。“白屋”与“苍天”的对比,表达了从平凡到卓越的人生飞跃。白屋,象征着贫寒的出身;苍天,代表了至高无上的境界。通过这一对比,诗人不仅表达了自己由平民百姓到朝廷官员的身份转变,更凸显了科举制度对于改变个人命运的巨大作用,也表达了对个人才华与努力的肯定,以及对未来仕途的乐观期待。
“时人勿讶登科早,月里嫦娥爱少年”,最后一联,诗人以幽默风趣的口吻,回应了世人对其年轻即科举及第的惊讶。他借用“嫦娥爱少年”的谚语,美女爱俊杰,暗示自己的才华与潜力被认可,表达了对青春与才华的颂扬。嫦娥在月里,少年折桂蟾宫,也隐指其名标鳌头。舒芬中状元时三十三岁,或许放在现在并不年轻,但在古代中进士本就不易,能在这个年龄中状元更是难得了。
《及第》是舒芬状元及第的自豪之歌,这也是明代科举制度下士人心态的真实写照。在古代中国,科举考试被视为改变命运的关键途径,无数士子为此寒窗苦读,梦想有朝一日能够金榜题名。舒芬的《及第》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诞生的,它不仅表达了个人及第的喜悦,也反映了广大士子对于功名的渴望与追求。
舒芬的《及第》展现了一个寒门学子通过科举考试改变命运的故事。我们知道,在那个时代,科举是选拔人才的手段,更是一种社会流动的渠道,给予了无数学子追求梦想、实现价值的可能。然而,科举之路并非坦途,背后隐藏着无数的挑战与艰辛,需要学子们付出辛勤的努力与智慧。我们常把现在高考与古代的科举相比,但其实二者并不相同,并不能相提并论,但学子们都需要付出才能谋求收获,这则是千古不变的道理。
《及第》 五百名中第一先,花如罗绮柳如烟。 绿袍着处君恩重,黄榜开时御墨鲜。 足蹑青云辞白屋,手攀丹桂上苍天。 时人勿讶登科早,月里嫦娥爱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