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魏韩三家为什么能分晋,《资治通鉴》开头为什么要讲三家分晋?

元昊说历史 2024-09-20 14:08:44

《资治通鉴》的开篇讲了什么?

讲的是三家分晋。

赵魏韩三个卿大夫为什么能瓜分一个诸侯国,要知道晋国曾经是春秋第一强国啊!

答案是因为诸侯君王的权力,被卿大夫全占了,君王被架空,可不是只能任人宰割了么。

其实王室权力下放,也不全是坏处。

当年晋文公能称霸中原,凭借的正是权力下放的改革红利。

经常看历史的朋友应该知道,春秋时期你能不能当官,当多大的官,从出生就已经决定了。

晋文公改变了这种状态,他在外流浪了19年,回到晋国后,接手国君的宝座,把有能力的人安排在了合适的位置,还设立了三军六卿制度。

这个制度有什么作用呢?

晋文公已经离开晋国太久了,在国内很难有强大的影响力。

于是晋文公就面临两个问题:

待在中央,可以震慑有想法的王室成员,但没法带着部队,四处征战,扩大自己的影响力。

带着军队四处打仗,可以确保自己对部队的控制权,但离开庙堂,有想法的人又容易改朝换代。

怎么解决呢?

晋文公的选择是,自己待在庙堂,把军队交给自己信任的人,再让他们互相制约互相监督。

所以就有了这个三军六卿制度。

设立上中下三大军种,每个军种有正副两位领导。

三军六卿制的出现,使晋国出现了长达近百年的辉煌,尤其是晋文公和他的儿子晋襄公,先后打败楚国与秦国,把晋国推向了春秋霸主的位置。

随着晋文公、晋襄公、晋灵公、晋成公等一系列君主的更替,三军六卿制度的弊端出现了。

什么弊端呢?

六卿的职位由狐氏、先氏、郤氏、胥氏、栾氏、范氏、中行氏、智氏、韩氏、赵氏、魏氏等十一个世族所把持。

他们采用“长逝次补”的原则,就是上一位六卿去世,由这个家族的下一辈选出人来继承,接下来就是十一个家族在君王面前各显神通,由君王决定是否换人。

根据强者恒强的原则,那十一个世家大族,慢慢被吞并被灭族,最后只剩下了智氏、韩氏、赵氏和魏氏四家。

而掌握了军队的四大家族,逐渐在朝廷里扩大影响力,慢慢地,政治、军事、经济,都是这四个家族的人,晋国公成了摆设。

晋国公失去话语权,他们在中间没有想过反抗吗?

有啊!

明面上,在诸侯国内,君王是老大,但是下面的活儿总要有人去做。

找谁干活呢?

不是狐家,就是先家、郤家,要么就是胥家、栾家、范家,慢慢就只剩下智、韩、赵与魏四家。

他们在朝廷里根深蒂固,已经很难一网打尽了。

细心的网友可能发现了,上面什么家都有,就是没有王室的姬家。

为什么不把权力,交给自己的叔叔伯伯堂兄堂弟呢?

因为王室早没人了!

事情还要从晋穆侯说起。

当初晋穆侯有俩儿子,一个叫仇,一个叫成师。

由于仇是嫡长子,所以他继承了晋穆侯的家业,但是成师不仅名字好听,个人能力也很不错,在民间的声誉一直很好。

公子仇后来继承侯爵,成了晋文侯,他的儿子就把身为叔叔的成师,分封在了曲沃,这是一个比晋国都城还大的城市。

有了地盘的成师,得了一个心病。

就是想要取代老大的那一脉,让自己或者自己的儿孙成为新王,以证明自己比大哥更优秀。

于是成师一家三代人,打败了公子仇一家六代君王,竟然真的成了晋国君王。

成师的孙子,就是晋武公。

非正常得了权力之后,就要堵死这条路,防止被别人也钻了空子,把自己赶下台。

所以,晋武公的儿子晋献公废除了公族大夫制度,公开捕杀他的叔叔伯伯,以及这些人的儿子,主要是剥夺他们在朝廷里的职务和兵权。

没有了家族帮衬,晋国公要治理国家,只能去寻求其他家族的帮助,作为回报,把一些重要职位送给他们家族的年轻一辈。

直到晋文公,创立三军六卿制度。

六卿掌握晋国的军队,关键还是世袭的,这些卿大夫家族一代一代的传承权力,势力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他们不仅仅在军事上有话语权,在政治、经济等方面也逐渐把控了局面。

这时候晋国国君想要起来挽回失去的权力,可是已经晚了,权力已经被分散得差不多了。

但这个还不是晋国公被废的关键。

权力就这么大,那么多世族要抢,他们就不得不依靠国君居中调节。

关键是晋国实力太强,不断的对外发动战争,扩张版图。

那可是占领了不少的土地,开发了很多资源。

这些新开发的土地资源到了谁的手里,没有国君的份,全到了世家大族手里。

谁打下来算谁的,打的越多,地就越大。

比如说赵氏,他们在自己的封地里,鼓励百姓开垦荒地,发展农业生产,还积极开展手工业。

这一来二去的,卿大夫们的经济实力就不平衡了。

有的家族富得流油,有的相对就弱一些。

那些强大的家族,像智氏,就开始觊觎更多的土地和资源。

土地资源的争夺,在卿大夫之间那是相当激烈。

就好比两个孩子抢糖吃,都想把最大的那份拿到自己手里。

这种经济上的不平衡和对资源的争夺,让卿大夫之间的矛盾不断激化,都想在晋国这块大蛋糕上多切一块。

切了外面的蛋糕,实力发展的不均衡,导致大家族之间摩擦不断。

卿大夫之间的战争那是没停过。

就说十一家卿室贵族势力,他们之间互相争斗,今天这个联盟,明天那个又反水。

中行氏和范氏这两家和智氏、魏氏、赵氏、韩氏就有过激烈的冲突。

一开始是智氏联合魏、赵、韩三家把中行氏和范氏打败了,这其中的战斗那是相当惨烈。

史书上记载那战场上是尸横遍野,血流成河。

可是打完这仗呢,赵、韩、魏三家又联合起来把智氏给灭了。

联盟到最后,就只剩下自己了,要想继续发展,只能在联盟里找对手。

作为老大的智氏家主智瑶,出了昏招,结果把自己给坑了。

他要求其他三家割地给他,赵家的赵襄子不乐意,就联合起来反抗。

这些卿大夫们通过连年征战,都有了自己的军队,而且在战争中不断积蓄力量,相比之下,晋国国君的军事力量就被边缘化了。

国君想指挥这些卿大夫的军队,可人家根本就不怎么听你的。

当然,我们看问题不能单一化,晋国卿大夫的权力发展,不单单是自己的努力,周边国家也有人暗中使坏。

晋国周边的秦国、楚国那都不是省油的灯。

秦国在西边不断发展,想要东出,晋国就是它的一大障碍。

楚国呢,也是野心勃勃,一直想在中原地区扩大自己的影响力。

晋国在应对这些外部威胁的时候,内部卿大夫们却不能团结一致。

就拿城濮之战来说,晋国虽然打赢了楚国,但是背后也能看出卿大夫之间的协作存在问题。

而且,周边国家也想利用晋国内部的矛盾来削弱晋国。

比如说,有时候他们会暗中支持一些卿大夫家族,给他们提供一些物资或者情报,这就更加剧了晋国内部的分裂。

比如,智氏家族曾经是很强大的,智瑶被称为智襄子,他的能力是有,但是品德不行。

他老是觉得自己比别人强,对赵、韩、魏三家那是各种欺压。

他觉得自己可以掌控一切,可没想到最后被人家联合起来给灭了。

赵、韩、魏三家呢,他们在长期的争斗中学会了抱团取暖。

当智氏强大到威胁到他们的生存的时候,他们就联合起来了。

赵家的赵鞅、赵襄子,韩家的韩康子,魏家的魏桓子,这些人都是相当有谋略的。

他们知道单凭自己一家是很难对抗智氏的,所以就组成了联盟。

而且他们在自己的封地内治理得也还不错,不断发展自己的实力。

这里最难的应该就是晋国国君了,他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国家被瓜分!

想当初,晋国国君也想过办法,可是大势已去。

权力一旦分散出去,想要再收回来就太难了。

而且国君自己的实力也被削弱得差不多了,没有足够的力量去制衡这些卿大夫家族。

随着卿大夫势力的崛起,晋国的社会阶层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原来以公族为核心的阶层结构被打破,卿大夫成为了实际上的统治阶层。

这就好比原本的金字塔结构,塔尖的公族被换掉了,变成了卿大夫。

这种阶层结构的变化也影响了晋国的政治走向,让国家的权力分配更加偏向于卿大夫。

还有一点很关键,就是文化和思想方面的影响。

在春秋时期,百家争鸣的思潮也影响到了晋国。

卿大夫们受到不同思想的影响,他们的治国理念和权力欲望也在不断变化。

比如说,有的卿大夫受到法家思想的影响,更加注重实际的权力和利益,这种思想促使他们不断地去争夺更多的权力。

再看看晋国的地理位置。晋国处于中原地区,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这既是它的优势,也是它的劣势。

优势在于它可以在中原地区进行广泛的贸易和文化交流,促进自身的发展。

但是,它也成为了周边国家觊觎的对象,周围的国家都想在晋国这块肥肉上咬一口。

而且由于地理位置的重要性,晋国内部的卿大夫们也想争夺对关键地区的控制权,这也加剧了内部的矛盾。

从人才的角度来看,随着国内局势的混乱,很多人才都流向了卿大夫家族。

因为在卿大夫家族里,他们能够得到更多的发展机会。

这就使得卿大夫的力量更加强大,而晋国国君这边可用的人才就越来越少了。

甚至在卿大夫家族内部,已经形成了一套自己的管理体系。

他们家族中有明确的分工,有人负责军事,有人负责经济,有人负责外交。

这种在重压下完善的内部结构,是他们在和其他家族的争斗中,能够更加有效地发挥自己的力量。

这俨然已经是一个国中之国了,如果不是智家被赵魏韩三家打败,而是智伯打败了那三家,晋国也会改朝换代,卿大夫依旧会取代国君,掌握晋国权力。

这是春秋向战国过度的关键事件,也是晋文公权力下放改革的必然结果。

而司马光把三家分晋,放在开篇,原因是什么,答案已经很明显了。

0 阅读:1016
评论列表
  • 2024-09-24 11:12

    故意抹黑王子朝之乱,鸠占鹊巢。东周王室的非法即位,才是战国的真正开端[得瑟][得瑟]

元昊说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