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寸黑白间(二)|碑与帖

翻蓁熙 2024-04-13 17:53:22

《碑帖与临摹》

临摹是学习书法最重要的一环,也是最基础且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任何一门艺术,都有其独有的法则和规律,书法也不例外。通过临摹的方式,弄清所学书体的用笔、结体、章法,用“古人之法度”“运自己之丰神”,通过临摹,慢慢摸索出属于自己的书法艺术。

宋代黄伯思在《东观余论论临摹二法》中写道:“世人多不晓临、摹之别。临,谓以纸在古帖旁,观其形势而学之,若临渊之临,故谓之临。摹,谓以薄纸覆古帖上,随其细大而拓之,若摹画之摹,故谓之摹。又有以厚纸覆帖上,就明牗影而摹之,又谓之“响拓”焉。临之与摹,二者迥殊,不可乱也。“

《论语》又云:“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则无所得矣”。

临本的好坏直接决定了学习者的审美和眼界手法的高低,正因如此,临本的选择对于古今学书者至关重要。

书法美学、艺术方面的临本便是“碑帖”,但不是所有的碑帖都可以作为临本使用。书写碑文书帖的书法家创作水平有高低之分,一定是具有很高层次的艺术水准,足以使人从中受益的优秀作品才能纳入“碑帖”范围,类似“地界碑”、皇帝巡游的石碑一类的并不能算在其内。

《碑》

关于“碑帖”中的“碑”,自古至今大概有三种说法:

其一,它是宫、庙前观日影的竖石;

其二,它是祭祀时用来拴牲畜的竖石;

其三,也是我们广泛认知中,在墓葬文化中用以吊引棺木入穴的石柱。这样的碑在顶部会有一个圆孔用以吊引作用,后期也形成了碑的一种风格,叫做“碑穿”(图一)。

图一 《鲁孔子庙之碑》

“碑穿”常见于碑的顶部,大多为图案装饰后的碑名,这一部分被称为“碑额”。碑分正反两面,正面为“碑阳”,反面为“碑阴”,正面常用来书写墓主人的姓名文字和生平事迹,为死者歌功颂德。

三国曹魏时,曹操认为厚葬立碑耗时费力,过于奢华,便严禁民间立碑。民间便将巨石卧倒后缩小,改大字为小字,刻成之后作为陪葬放入墓穴之中,称之为“墓志铭”。

随着碑石上文字的出现,碑的用途已不再局限于墓葬文化,如记载帝皇封山祭神大典的《秦泰山石刻》;表彰官员卓越政绩的《北魏张猛龙碑》;记录重要建筑落成的《唐孔子庙堂碑》、《唐九成宫醴泉铭》、《唐玄秘塔碑》(图二)等。还有传扬佛教经典的《北齐泰山金刚经》、宣扬哲学思想的《汉熹平石经》(图三)、宣传文学名著的《宋醉翁亭碑》《清兰亭集序》等等。

图二《唐玄秘塔碑》

图三《汉熹平石经》

镌刻在石料上的碑文可以历经千百年沧桑,相比较竹木绢帛更容易流传,不同时代不同层次的人群都可以去拓印临摹学习,更好地传播了书法的艺术,实现了跨越千年的书法对话。

《帖》

铭刻记事的刻石被称为碑,其余用于日常书写的文字就可以被称为帖了。

在东汉蔡伦发明造纸术之前,书写的材料无非是竹木和丝帛两大类。写在竹片上的是“简”,写在木片上的是“牍” ,写在布帛上的便称为“帖”了。在造纸术发明之后,丝帛与纸张并用于书写,而竹木因其笨重且不易保存,慢慢淡出了书写材料的行列。

最早的帖尺幅很小,是用简短语言记录的文书小品,如“军帖”“名帖”“请帖”等。尺牍手札的易于流传,更让书法家的墨迹广为流传,收藏家开始大量搜集各类名士尺牍,一时成为了社会风尚。

后世人将“帖”赋予了新的意义,它成为可以放置案头,供人学习、欣赏、临摹的范本。篇幅精简,字数不多,可以平展于案头的晋代陆机《平复帖》(图四);文字略多,尺幅稍长的“神龙本”《兰亭序》;突破了尺幅的概念,洋洋洒洒三千字的唐孙过庭的《书谱》(图五),都是极好的临帖范本。

图四 晋代 陆机《平复帖》(局部)

图五 唐 孙过庭《书谱》(局部)

好的书法作品可以启迪人们的思维,拓展人们的眼界,并不应局限于碑帖的形式,在一定条件下,碑帖是可以转换的,如赵孟頫的《妙严寺碑》(图六)。

图五 唐 赵孟頫《妙严寺碑》(局部)

赵孟頫的原稿是手卷的形式,也可以称为“帖”,当其打破原有章法,重新排版,进行刻石的时候,就可以称为“碑”了;王羲之的手稿是帖,经过后人刻板拓印,以横幅形式保留原本格局,还是被称之为帖。

此类形式中最为著名的便是宋太宗时期的《淳化阁帖》,它是中国最早的一部汇集各家书法墨迹的法帖,收录了中国先秦至隋唐一千多年的书法墨迹,上至历代君王,下到名臣大夫、书法名家。至此之后,刻帖之风盛行不衰,直到近代珂罗版印刷术的出现才逐渐衰弱。

不论碑帖的形式如何变换,人们最直观感受到的是书法扑面而来的视觉冲击,线条的翻转腾挪、墨色的温润老辣、结构的斜正险峻、章法的对立统一;其次,才会去细细品味文章的文学性。

书法艺术肇始于自然,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汉字的书写者“与天为徒,与古为徒”,从历代法帖、名人书家中汲取营养,提升自己的审美高度。

“书,心画也。”

文章来源:

【蓁熙文化】微信公众号,敬请关注

更多内容也可搜索并关注:喜马拉雅、bilibili平台【蓁熙文化】

更多学习平台可搜索:小鹅通【蓁熙文化】

版权申明:

文中音视频作品及图片版权归【蓁熙文化】所有,未经正式许可或授权,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

0 阅读:0

翻蓁熙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