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临床实践中,我观察到有些肾病患者,在服药仅三五天后,由于未见到关键指标和症状的明显改善,便认为治疗无效,进而要求更换治疗方案。医生不同意,患者就急,说医生是庸医;医生也急,说患者没脑子,双方互相埋怨。
那么问题来了:
治疗一周未见效
是否意味着治疗失败?
在少数情况下,确实是治疗无效的表现;
多数情况下,一周的时间还没到评定治疗之时。
对于大多数肾病而言,疗效的评价往往需要在用药后的3个月进行。以我们公众号读者中较为常见的IgA肾病和膜性肾病为例,这两种肾病的疗效评估通常也是看3个月。
世界上最权威的肾病指南——KDIGO指南建议,膜性肾病在治疗3个月后如果仍未见效,则被视为治疗抵抗,需要考虑调整治疗策略,如图:
同样地,对于IgA肾病,也是在治疗3个月后评估其治疗效果和进展风险,并据此制定后续的治疗计划,如图:
有些患者可能会问:难道就不能在一周内看到效果吗?
少数患者确有可能,比如有不少儿童肾病综合征患者,属于微小病变,在使用激素后一周内,可能会看到尿蛋白转阴。另外,急性肾炎/急性肾衰竭也可在一周内恢复。
但这种情况并不普遍,大多数肾病是慢性病,在用药后的2-3周才会逐渐看到指标的改善。
还有少数病种见效较慢,可能需要12-16周。
为什么见效会这么长时间?不能快点吗?其实,药物阻断病因非常快。
进入人体后,几分钟到几个小时,药物就会代谢并发挥生化作用。比如常用的厄贝沙坦,半衰期11-15个小时,这已经算是长的了。
但肾脏的损伤修复,却相对缓慢。
肾脏是一个修复和再生都较慢的器官。在致病因素解除后,肾脏需要一段时间,来修复损伤。
就像有人被歹徒拿刀捅伤后,虽然警察可以迅速抓住歹徒(药物可以迅速阻断致病因素),但受伤者的恢复却需要一定的时间。肾脏也是如此,它需要一段时间来修复由致病因素造成的损伤。
我们不能因为歹徒被抓了,就宣布被捅的受害者(肾脏)没事了。因为即使警察制止了歹徒,受害者仍然可能因伤势过重而恶化。
所以,肾脏的关键指标,不是看药物在几分钟、几小时内产生的反应(免疫变化、肾小球内压变化等等),而是看最终指标肾功能。最终指标可以反映出肾脏损伤有没有修复、可以评估几十年后肾脏的最终结局。
我们不能仅仅因为短期内尿蛋白和血肌酐没有下降,就判定治疗无效,其实经常是时间未到。如果患者着急,医生可以和患者交流一下反应较快的指标:抗体、血压、淋巴细胞亚群、并发症等等。这些指标如果得到了改善,虽然不直接代表尿蛋白和肾功能必将恢复,但是会有帮助,接下来的好转希望就会大一些。
另外,有些患者在治疗了四个月、甚至半年以上后,仍未见到明显效果,仍在按原方案治疗,这时我们可以确定原方案已经无效。
无论肾脏疾病的病因是哪种,显效时间都不可能超过4个月。再不更换方案,任病情发展,可能延误救治时机。
各病种的最大显效时间
微小病变1个月;
IgA肾病3个月;
膜性肾病3个月;
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4个月;
肾衰竭差异大,从一周、到三四个月不等。因为病因、分期、合并症/并发症和用药等因素差异较大,种类较多,这里暂不详细讨论。
如果到了对应的最大显效时间,仍未见好转,那么就需要进一步明确诊断、调整治疗方案,并考虑转诊至更高级别的医院或专科医院进行进一步诊疗。
总之:
大多数肾病的显效时间约为2-3周。而病情不同、用药不同,显效时间会有个体差异。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和医生要共同面对疾病带来的挑战,应保持充分沟通和耐心。
但各个病种的显效,都不会超过对应的最长显效时间。当发现治疗无效时,需及时采取调整措施。
除非自身细胞培养生成肾脏外没有好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