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装了,他砸你有理,你骂他不行!

半刻闲情 2024-10-25 15:53:18

有时候,吃顿饭都能给人上一堂“社会学”课,比如最近网上疯传的一段视频。

男子一伙人嫌上菜太慢,和厨师吵了起来。“上菜慢”这种情况,大部分人应该都遇到过,但直接因为饭店上菜慢,然后快进到“骂人”、“拿起酒瓶要砸人”的程度必然不多。

除非拿起酒瓶的那个人,并不普通。

其实我早就猜到了,因为这段监控视频的前半段里,男子一直气势汹汹的在重复同一句话,“你跟谁说话呢?”

至于之后,男子的朋友才傲然表示:人家是检察院的,你骂人家就不行。

一句话定了三分江山,也定了对错。你骂他不行,他拿酒瓶子砸你有理。

这种场景并不罕见,权力如一把随身携带的“酒瓶子”,爱砸谁砸谁,成了某些人眼中最便捷的“通行证”。就连一些在网上对公共事件稍有异议的人,都能迅速被投诉“传播不实”,吓得三魂不见七魄,哪怕他们明明只是在表达自己的看法。

所以大家都怕当官的,就快到谈官色变的程度了。昨天有个公众号,写了写某地的车祸事件,直接被当地公安局投诉“传播不实信息”,吓得那名作者立刻再写一篇文章求助网友,说担心对方已经在来得路上,万一被跨省就恐怖了。

很讽刺,我看了那位作者的文章,非常的小心翼翼,连一张车祸现场的截图都没有放,所说的内容大部分也是转述其他网友发布在网络上的评论之类。那显然跟犯罪还隔着十万八千里,但对方就是能轻而易举的用一个投诉,把人吓破胆。

有时候,一份官方通报内容,丢三落四,不需要受到任何惩罚。反而是知情的人在网络上帮他们“补充”两句话,轻则删帖警告问候,重则说你造谣直接要来“接”你走。

这不就是另一种“你骂他不行,他拿酒瓶子砸你有理”的体现吗?

有网友可能要说了,“这不没砸吗?”

可在我看来真正可怕的是这种概念,能不能举起酒瓶子要砸,能不能随随便便就对普通老百姓跨省?

有些所谓的“规矩”,说清楚的反而不可怕,没说清楚,留下了权力寻租空间的,才真正是袖里乾坤,什么都能往里面装。

10月25日媒体报道了这样一条消息,说有市民建议取消“家长护学岗”……看到这个词我是一脸懵逼,估计在座的也有不少压根没听说过,何谓“护学岗”?

其实在全国范围内已经很多地方开始推行这种“护学岗”了,就是让家长和学校合作,共同维护学生上学和放学的安全。

简单一点说,上学放学期间,家长们去学校门口充当“临时保安”,保证学生的安全。因此有的市民就表示不满,自己哪有那个空闲的时间?不用上班吗?

我也挺好奇的,那么多辅警、基层、城管招过去,这种时候不用他们?养了干嘛?

官方的回应则是:自愿,没时间你可以不去。

这就又是一种模糊的权益空间了,一些人看到“自愿”两个字很兴奋,“反正我每天都不自愿,都不去”就行了。太天真,谁愿意每天去干义务劳动?生活压力还不够大吗?你不去别人就也不去,结局便是压根就没有人去。

它像是个无形的契约——你不签,但周围的环境会让你逐渐服从。这便是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学校直接点名明天是某某孩子的家长来护学岗,你们自己家里选个自愿的人出来。什么?都没空?别忘记你的软肋在哪里。

甚至都不用这么麻烦,矛盾转移术,真到了那种时候,用不着学校发难,其他家长就能让你明白什么叫人间险恶。

媒体采访了一位大学教授,得到了这样的建议。

“家长参与护学岗是有必要的。”

“最重要的是学校要及时联系交警,给家长志愿者做交通疏导培训。”

这些话说出来,其实就不能再用“自愿”去描述了。既然是“必要的”,又何来自愿之说?甚至还要家长去培训,那还怎么自愿。

最可怕的,或许并不是那“酒瓶子”真的砸了下来,而是某些权力在模糊地带可以任意蔓延,于是老百姓必须临渊履薄,戒慎惧之。

今天这篇想讲的东西,很微妙,只可意会,不方便言传。简单点就是有些权力本身并不可怕,而是没有言明之下,可以随意扩大的倾向或者空间,才是最恐怖的。毕竟那玩意儿不必说明具体的规则,它的一切似乎都笼罩在模糊的概念里。

4 阅读:25

半刻闲情

简介:时事新闻、搞笑视频、影视剪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