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10年百家连锁,55亿市值,一脉阳光医学影像今日港股上市!

老夏的笔记本 2024-06-08 15:39:48

6月7日,一脉阳光医疗影像集团登临港股上市,市值55亿。成立10年时间,从扎根县域默默无闻的第三方医学影像企业,到推动成为中国医学影像领域的领头羊,基层医疗市场的广阔天地,正为有志于扎根改善基层医疗生态、带来创新价值的企业敞开怀抱。

来源:诊锁界

作者:太白

封面来源:一脉阳光集团

2024年6月7日,一脉阳光集团登临香港联合交易所,正式敲锣上市,成为港交所“医学影像服务第一股”。截至中午收盘微涨2.94%,市值达54.9亿港元,本次IPO计划募资最高近3亿港元,用于自建/投资/并购影像中心网络、医疗影像业务出海(东南亚、中东)等用途。本次IPO基石投资者包括影像国产龙头联影医疗、新锐医药、江西国资卓投管理。

一脉阳光目前在全国有101家医学影像中心,门店数量为第三方影像中心行业第一,影像中心收入位居行业第二。十年时间,从江西省新余市分宜县的第一间医学影像中心到港交所“医学影像第一股”和最大独立影像服务平台,有天时地利人和,有饮冰卧薪波折,这家创新医疗企业的成长速度让人侧目。

十年走来,正如一脉阳光对自己的创新路径描述“将分级诊疗、共享理念、社会办医与公立医疗体系有机结合,打造典型且经过商业验证的模式。”

专注下沉市场,第三方影像中心掘金者

被冠以“县域影像之王”的一脉阳光,在2014年成立,发展至今已有10个年头,最新资料显示旗下独立影像中心数量超过100家,分布在全国17个省(市/自治区)覆盖了54个县,是中国门店数量规模最多的第三方医学影像中心,也是持有“第三方医学影像中心许可证”牌照数量最多的机构。2023年其影像中心的日检查量可达20000次,拥有PET、超导MRI、多层螺旋CT总量超220台。

2015年一脉阳光从研发云平台起家,为连锁化影像中心打下后台信息化基础,并在11月开启了首家位于江西新余分宜县影像中心的运营。2016年8月,原国家卫计委出台《医学影像诊断中心基本标准(试行)》,我国医学影像诊断中心行业发展得到规范和指导。

同样在2016年8月,一脉阳光获得了北京高盛资本的投资,从此开启了资本化连锁道路,上市前接受了高盛资本、佰山投资、中金盈润、北京人保、京东盈正、OrbiMed等多个投资者的6轮超11亿元注资,在完成最后一轮融资完毕后,估值为50亿元人民币。次年一脉阳光创新性提出了“影像医生创业计划”,让影像医生登上广阔创业舞台。

2018年2月在江西新余开设的首家区域共享型影像中心,奠定了被国家医改称作合作共建医学影像中心“新余模式”的基础。当年已经在8个省份布局37个医学影像中心,初步奠定形成了连锁效应。2019年一脉阳光首次将最大的4200㎡旗舰影像中心开设到北京,完成了“农村包围城市”向一线城市迈进的战略壮举。

2021年开始建立互联网医院,并于2022年在成都取得具有互联网医院资质的医疗机构执业许可,与医疗机构开展远程影像诊断和远程多专科诊疗服务。

一脉阳光在招股书中披露,当前医学影像在医学诊治过程中的作用和价值尚未得到充分认可,尤其是基层医疗体系中更为稀缺,存在优质医学影像设备资源缺乏分布不均,基层医疗机构的医学影像专业人员诊断能力和培训机制不足,影像设备利用率低、放射科医生与临床医生的互动不足等痛点和难点。2023年我国CT、MRI、PET/CT每百万人装机量与美日等发达国家存在3~10倍的差距。

自2013年卫健委政策鼓励大型连锁第三方医学影像中心发展,在分级诊疗、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互联网远程医疗等政策背景助推下,中国第三方影像医学市场迎来快速萌芽式增长。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显示,由于政府办医体系的强大,当前第三方医学影像中心规模29亿元,在中国影像服务市场的千亿市场占比仅约1.1%,过去五年保持着29%的年复合增长率,超过整个国内医疗影像市场增速近20个百分点,预计在2030年第三方医学影像中心规模可达186亿元人民币。

虽然规模增速客观,但第三方医学影像中心市场资质和参与者有限,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显示,当前我国仅有163张有效第三方医学影像中心许可证(1张许可最多可创办3间不同地址的影像机构),被80家公司持有,其中知名企业包括全景影像、一脉阳光、联影医疗、高尚影像、平安健康检测等。

但同样随着医疗改革持续深化,尤其是近年出现了大型公立医院扩建、强力医药反腐和严查对外送检、院外合作等,对部分地区公立医疗体系和第三方影像中心的共建、合作签约续约等存在一些客观影响,对于一脉阳光影像集团而言,高速平稳的人才、业绩增长也将是一种挑战。

县域影像合作赋能:公立医疗合作贡献6成营收

一脉阳光目前在全国17个省市布局101家医学影像中心(2023年底为97家)。旗下拥有影像中心服务、影像赋能解决方案、一脉云三大业务板块。整体来看,公立医疗机构的合作业务占比贡献了66.2%的营收。

第三方影像中心实体连锁业务包括旗舰影像中心、区域共享影像中心、专科医联体影像中心、运营管理型影像中心四大类,一脉阳光目前在全国布局了97间影像中心,提供CT、MRI、PET、X光、超声波、乳腺钼靶等影像检查和诊断服务,作为一脉阳光集团的主要收入,近三年实体影像中心业务收入占比在63~75%之间,2023年实现了6.4亿元的收入规模,其中86%的门店都处于盈利状态。

来源:一脉阳光IPO招股书 制图:一脉阳光/诊锁界

除了主要位于北京、郑州、长沙、福州、南昌、辽宁、长春等一二线省会城市的旗舰影像中心外,区域共享影像和专科医联体影像大部分都在三线以下城市,在总部江西更是与40多家卫生院、医院、妇幼保健院开展了影像共建合作。

招股书显示,影像赋能解决方案业务从2019年开展,主要包括为医院等医疗机构提供设备筛选采购、设施改造、医技培训、维护保养等服务,近三年该板块业务营收贡献度在23%~35%之间,目前有80多家医疗机构与一脉阳光在影像赋能上保持合作。

一脉云平台板块则是为用户提供影像中心的信息化管理、数据管理等SaaS软件服务,以实现医疗机构在诊断业务的标准化、效率提升、患者体验提升等效果,近三年占比收入在1.3~2.2%之间。

尽管过去三年营收保持了25%的年复合增长,年收入达9亿规模,但受疫情影响、内部运营管理、新门店投资、股东金融回报支出等多重原因,在2021~2022年并未实现盈利,2年出现了近4亿的净亏损,在2023年转亏为盈,实现近4000万的正向营收,毛利率提升至35.8%。

从经营成本角度来看,作为一家重设备投入的连锁企业,一脉阳光的盈利能力受医疗设备买卖成本波动影响较大,医疗设备交易成本占其销售成本在30%~40%之间。其次开支是物业场地与设备折旧成本,一脉阳光目前国内租赁物业58项,面积约64000平方米,过去三年物业及设备折旧支出占总成本的16%~20%之间。而人力薪酬福利综合支出在2021年高达3.8亿元,占当年一脉阳光总营收的65%,在2022年启动上市计划推行股权激励后,人力成本占比回落至22%左右。

连锁能力核心:人才与运营标准化

在内部管理上,一脉阳光形成了SOP化的质控体系和培训体系。在质量控制上,一脉阳光采取线上、线下两级质控体系,包括线上的云质控系统对图像与诊断报告的盲抽审核评分质检、线下定期现场质控巡检两个部分组成。培训上则包括多重层次多个岗位的专业培训,并设置导师团队、资深运营管理、医学专家派驻指导。

作为专业的影像专科医疗集团,在医疗人才板块,目前包括500余名全职医务人员和260余位多点执业医务人员,在顶级人才和专家顾问层面,一脉阳光的顾问团队来自国内知名医院,覆盖了15个专科科室,影像顾问团队中86.6%为副主任以上职称。

针对临床医生和放射影像医生之间互动性弱问题、影像长期处于”辅助科室“的情况,一脉阳光提出“影像服务临床”的经营理念,以发挥先进影像设备潜能,改善影像科医生对临床专业知识的短板,增强临床诊断症状的完整性,增强临床医生与影像医生的专业交流和需求了解,通过精细化运营改善影像检查项目的工作流程,实现对设备性能与检查项目的精准度和项目品类丰富度。加上2017年“影像医生创业计划”的推行,吸引了不少摆脱“辅助科室”标签的影像放射科医生的加入。

立足广大的基层市场,做好空白市场有价值的长远之事,这也是从默默无闻小企业,成为中国医学影像领域的领头羊和公共公司的核心精神。正如一脉阳光在上市后的推文所述——一个具有主导地位的医学影像解决方案平台“链接整合影像产业价值链”资源,是成功的定位和融合需求,服务影像需求的医疗机构、服务健康需求的个人、让临床医生获得更精准的诊断、让影像医生实现更大的专业价值。我国第三方医学影像中心在县域商业模式的发展,以及对基层医疗的赋能之路,一脉阳光似乎开了个好头,可预见的是,未来的创新者仍然在路上。

/ END /

// 本文来源:诊锁界

❖ 慎重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学习交流,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图中图片基于CC0协议,已获取授权,如有疑问请联系编辑。

0 阅读:0

老夏的笔记本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