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清水:老家的路

冰海谈小说 2024-04-14 09:11:21

那年夏季的一天,我的手机总是响个不停。三千里远的乡亲们纷纷给我打电话通报老家通油路的喜讯。特别是我的侄子、侄女们把老家修好的柏油路通车的情景,用手机拍下视频发给我看。他们个个无不笑逐颜开,都说:“您快回来看看吧,咱这小山沟也通油路了,公路就在村后过,出行太方便了。”我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说:“太好了!老家通油路是多少代人的梦想,今天终于梦想成真了。要想富,先修路。乡亲们的生活水平一定如芝麻开花节节高。”他们说:“政府投巨资改善交通条件,不仅将县乡公路装铺了柏油路,而且连村里的街巷都修了水泥路,真正为老百姓谋了幸福。”

孩子们发来的视频,我看了一遍又一遍。那条就像一条彩带似的公路穿过山岭小河,路边的小杨树频频点头,花坛里的鲜花五颜六色,争奇斗艳,绿油油的庄稼地点缀在青山绿水之间。公路两旁是一排排漂亮的红砖黑瓦的民房,一片片蔬菜大棚似天水相连,一个个养殖小区牛吼羊欢……新修的公路为家乡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此时,我看着视频,心潮起伏,思绪万千,禁不住回忆起过去老家那崎岖不平的小路。

记得小时候,老家根本就没有公路,通往外面的只有一条羊肠小道,即使去县城也没有大路可走。小路窄的可伶,也就三米多宽,坑坑洼洼。距离老家的村庄十多里地,有一个农贸市场,每到集日,一大早,人们有的挑着担,有的背着口袋,有的推着手推车去赶集。他们把自己家省下来的粮食、采集的山货、编织的家什、饲养的牲畜......弄到集市上交易。小路上一天从早到太阳偏西,人们都来来往往,个个走得疲惫不堪。

那个时候,因为交通不便,乡下人得了急病,很多由于不能及时送医院救治而失去了宝贵的生命。记得有一年夏天,小弟咳嗦不止,虽经当地几个赤脚医生治疗,却始终不见效果。他已经骨瘦如柴,面无血色。后来,听说四十里外有一个军医在家休假,父亲便急忙和大哥一起背着弟弟步行去求医,结果诊断为胸膜炎,从胸部抽出一千多毫升浓水,并输液消炎。他们背着小弟往返几次去就诊,小弟才保住了性命。每次回来,他们都是灰头土脸,汗水湿透了衣衫。父亲愁眉苦脸地说:“这乡下什么时候通公路就好啦。”

我的父亲母亲,含辛茹苦养育了我们七个子女,为了我们能不挨饿,不受冻,长年累月奔波在那坎坷的小路上,不知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罪。一想到这些,我的心里就觉得难过。

后来,随着时代的发展,崎岖的小路变成了沙石公路。如今油路通到村,村子大街小巷都修了水泥路,再也不过那种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日子了。如果在天有灵,父母知道家乡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们也一定会含笑九泉的。

公路通,百业兴。这几年,老家人的日子越过越红火。乡亲们利用当地有效积温高,昼夜温差大的有利条件,因地制宜,栽培果树,十里八村就是一个大果园,成了远近闻名的水果之乡,“蒙富”苹果享誉大江南北。人们借助当地大面积种植玉米,饲草饲料充足的优势,大力发展养殖业,肉牛、肉羊小区比比皆是。便捷的交通条件,为农民增收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我们兄妹七家的日子也越过越好。孩子们都念了大学,有了稳定的工作,分别在杭州、广州、重庆、锦州、唐山等城市安居乐业了。

老家的路,是我永远难忘的路,是我魂牵梦绕的路,是幸福吉祥的路。

作者简介:孝清水: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退休公务员,曾任中学语文教师、乡镇领导,酷爱文学阅读和写作。

微刊投稿邮箱:1505105907@qq.com

◆总编兼创作基地主任: 刘云宏

0 阅读:0

冰海谈小说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